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栋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长江口
  • 4篇有机碳
  • 4篇溶解氧
  • 4篇水界面
  • 4篇沉积物
  • 3篇东海内陆架
  • 3篇植物
  • 3篇生物扰动
  • 3篇碳同位素
  • 3篇同位素
  • 3篇稳定碳同位素
  • 3篇陆架
  • 3篇内陆架
  • 3篇降解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悬浮颗粒物
  • 2篇生物地球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机构

  • 17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2篇李栋
  • 8篇姚鹏
  • 7篇赵彬
  • 6篇王金鹏
  • 6篇潘慧慧
  • 4篇韩正兵
  • 4篇潘建明
  • 4篇张婷婷
  • 4篇赵军
  • 3篇刘诚刚
  • 3篇孙承君
  • 3篇陈建芳
  • 2篇侯居峙
  • 2篇王明达
  • 2篇梁洁
  • 2篇胡佶
  • 2篇于新生
  • 2篇孟佳
  • 1篇张海峰
  • 1篇张晶晶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车内CAN总线的入侵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内CAN总线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基于CAN流量相邻位变化率的信号边界划定算法和基于信号间相关性的入侵检测算法,信号边界划定算法包括:步骤S1、获取CAN流量;步骤S2、...
蒋若冰杨科李栋张家祥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获取了夏季沉降颗粒物通量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颗粒有机碳平均通量分别为4088.13,508.99μmol/(m^2·d),生物硅则分别为7358.91,2034.63μmol/(m^2·d),其中生物蛋白石占夏季颗粒物通量均超过70%,表明硅藻是普里兹湾夏季的优势种和沉降通量的主要贡献者.2014~2015年有机碳沉降通量仅为2009~2010年12.5%,主要是由于缺少压舱物无法使上层有机质发生快速沉降,造成异养微生物对上层水柱中有机质降解程度更高,进一步影响有机碳的沉降效率.与非硅藻优势种的海域相比,夏季普里兹湾具有非常高的沉降通量和沉降效率,利用Martin曲线估算夏季普里兹湾的100m深度沉降通量平均为净初级生产力的8.67%,主要归因于硅藻的高沉降效率.为了预测南极海域生物泵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南大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变化.
韩正兵韩正兵孙维萍扈传昱扈传昱潘建明赵军张海峰李栋
关键词:沉降通量
沉积环境对雅浦海沟沉积颗粒物组成和分布的影响
2018年
通过对西太平洋雅浦海沟不同水深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SSA)等参数的分析,探讨了雅浦海沟不同水深沉积颗粒物来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雅浦海沟沉积物TOC含量和δ^(13)C平均值分别为(0.34%±0.14%)和(-20.8‰±0.7‰),其中海洋浮游植物、陆源土壤和维管植物来源有机碳(OC)的贡献分别为(70%±3%)、(22%±3%)和(8%±2%),且不同水深差异不大,海沟内沉积物的横向输运可能是深部沉积OC的重要输入途径。由于水深更深站位沉积颗粒物中具有更强的微生物活动和在水柱中更长的保留时间,导致其TOC和TN含量较低,但δ^(13)C无明显差异。水深较浅站位TN含量、SSA、粒径组成和中值粒径等参数垂向变化波动较更深站位更为显著,表明海沟沟壁水深较浅处物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不稳定。同时,由于低OC含量、低SSA以及高密度的海底火山喷出岩在海沟水深较浅的沟壁坡折处的广泛分布,导致该区域粒径组成与T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较深站位中TOC含量与粉砂呈正相关,与砂和黏土含量呈负相关。整体而言,雅浦海沟沉积物中粉砂粒级颗粒物是OC的主要载体,而SSA是影响海沟沉积OC剖面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吴彬李栋赵军刘诚刚孙承君陈建芳潘建明韩正兵胡佶
关键词:比表面积粒度
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被引量:7
2015年
从分级的角度认识大河三角洲前缘河口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对深刻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于2012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和浙闽沿岸共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水淘选的方法按照颗粒物水动力直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分级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同位素、比表面积以及木质素等参数,并且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讨论了此区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特点。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在小粒级中含量较高,如816μm 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均值为1.30%,而3263μm 粒级的均值为0.90%,但是大粒级有机碳对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最高(81.3%),这是因为大粒级的质量贡献占绝对优势(72.0%)。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沉积有机碳的贡献以海洋来源为主(平均为73%),土壤和维管植物也有一定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1%和6%)。在小粒级(816μm)中,土壤对于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粒级,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比较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木质素的参数,如 C/V(0.040.32)和 S/V(0.331.23),显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草本和木本被子植物的混合,随着粒级的增大,草本被子植物的来源逐渐增多。浙闽沿岸分级沉积物的 OC/SSA<0.4 mg/m2,而长江口的站位中 OC/SSA>0.4 mg/m2,表明长江口沉积有机碳的保存效率比浙闽沿岸的高。木质素降解参数,如(Ad/Al)v、3,5-Bd/V 和 P/(S+V)随着粒级的增大逐渐降低,表明小粒级降解程度较高,而大粒级中降解程度较低。
王金鹏姚鹏孟佳赵彬潘慧慧张婷婷李栋
关键词:长江口木质素降解
东海内陆架典型区域沉积有机碳的保存和损失及其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
李栋姚鹏赵彬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的时空分布影响研究
随着人类科技向海洋的进展,海底边界层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沉积物——水界面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界面,界面上溶解氧含量与分布的测量对于了解生物扰动的复杂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着重要意义。生物通过建造洞穴、生...
李栋
关键词:生物扰动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海洋环境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时空分布影响研究
随着人类科技向海洋的进展,海底边界层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沉积物——水界面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界面,界面上溶解氧含量与分布的测量对于了解生物扰动的复杂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着重要意义。生物通过建造洞穴、生...
李栋
文献传递
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色素提取与分析
2016年
沉积色素已经成为反映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有效指标,被广泛应用到研究过去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中.但是由于色素的特殊化学属性,不同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对不同介质中的色素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因此,在不同区域,为获得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等信息,需要选择合适的色素提取和分析方法.本文利用L9(3^4)正交实验方案,对青藏高原中部典型半对流型湖泊(达则错)和双季对流型湖泊(江错)表层沉积物进行对比研究,选择适用于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色素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对比发现提取试剂的类型及含量、色谱柱和流动相分别是影响湖泊沉积色素提取与分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利用丙酮:甲醇:水混合试剂(80:15:5,体积比),冰浴超声30s并低温静置6h对于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色素提取具有最佳提取效率.在进行色素分析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系统中采用Eclipse Plus C8色谱柱(150mm×4.6mm,粒径为3.5mm),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0.25m吡啶(50:25:25,体积比);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丙酮(20:60:20,体积比),流动相A的pH利用醋酸调节为6,柱温保持40℃时,色素分离效果最好.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色素研究湖泊初级生产力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供了实验基础.
梁洁李栋王明达张鑫雨侯居峙
关键词:色素提取正交实验
一种基于模板法制备的碳纳米材料及其在全碳基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
对于器件中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追求,全碳基锂离子电容器最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发明基于以碳酸氢钠为模板来制备的碳纳米材料作为正负极,成功组装了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功率密度结合的全碳基锂离子电容器。通过对正负极材料进一步...
柳伟崔永朋王焕磊吕妍张源张晶晶李栋
文献传递
雅浦海沟沉积有机碳垂向分布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采集了西太平洋雅浦海沟沉积柱样,分析了总有机碳(TOC)、δ^(13)C、粒度和比表面积(SSA)等参数,结合端元混合模型、降解模型及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不同来源有机碳(OC)垂向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估算了TOC降解速率、累积速率及通量.结果表明,雅浦海沟TOC%均值为(0.31%±0.10%),与浅海环境相当.由于外源OC主要赋存于粉砂等大粒径颗粒物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TOC%与粉砂%正相关,与SSA值及粘土比例负相关.微生物来源OC是TOC的主要贡献者(52%±21%),其次为海源(37%±19%)和陆源(11%±4%)OC,3种来源OC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PCA结果指出,微生物来源与外源OC相对贡献间不耦合,表明海底地下水输送的OC可能是海沟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源.主导沉积物中TOC垂向分布的难降解OC降解速率约为0.0012a^(-1),略高于普通大洋环境,但较浅海环境更低.雅浦海沟TOC累积速率为1.8×10^(-5)gC/(cm^2·a),沉降通量为2.2×10~9g C/a.
吴彬李栋赵军刘诚刚孙承君陈建芳潘建明韩正兵胡佶
关键词:垂向分布降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