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飞

作品数:38 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户籍
  • 10篇行政
  • 7篇户籍制度
  • 5篇行政学
  • 5篇社会差别
  • 4篇政府
  • 4篇户籍改革
  • 4篇户籍政策
  • 3篇实证
  • 3篇户籍制度变迁
  • 3篇户籍制度改革
  • 3篇服务行政
  • 2篇信任
  • 2篇行政国家
  • 2篇中国综合社会...
  • 2篇身份危机
  • 2篇实证分析
  • 2篇普惠
  • 2篇利益博弈
  • 2篇利益整合

机构

  • 23篇中南大学
  • 1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8篇李晓飞
  • 6篇丁煌
  • 1篇左高山
  • 1篇黄玲
  • 1篇薛生国
  • 1篇吴川
  • 1篇孔祥峰

传媒

  • 6篇行政论坛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理论与改革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华商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公共行政评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分析和路径选择——基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视角被引量:4
2008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无疑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行政体制无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跳出"管制行政"理念的桎梏。而只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考察,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行政理念,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的政府行政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模式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肯的答案。
李晓飞
关键词:和谐社会不和谐因素公共服务型政府
行政发包制下的府际联合避责:生成、类型与防治被引量:51
2019年
在中国府际关系的行政发包制结构中,从治理风险"外溢性"和实际控制权"不确定性"双重维度审视避责行为可以发现,当治理风险溢出了地方(下级)政府"不确定"的实际控制权范围时,地方(下级)政府形成避责联合体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来自中央(上级)政府问责压力,这就是府际联合避责。府际联合避责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展开,纵向上形成了密切合作的避责联合体与结构松散的避责联合体,横向上形成了内部竞争的避责联合体与临时拼凑的避责联合体。府际联合避责的防治需要将公共事务治理的受益范围作为实际控制权的划分依据,将民生指标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核心指标,构建动态精准的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
李晓飞
关键词:实际控制权
淋溶条件下赤泥盐分离子的迁移与分布(英文)被引量:6
2018年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其盐分含量高,对环境有害且制约着赤泥堆场的植被重建。通过土柱模拟淋溶实验,研究赤泥盐离子的动态迁移及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淋溶不同程度地将赤泥中的Na^+、K^+、Ca^(2+)、CO_3^(2-)、SO_4^(2-)和HCO_3^-等盐分离子浸出到渗滤液中,显著降低了赤泥的盐度。赤泥中Na^+和K^+呈现出较高的迁移能力,从柱体的40~50 cm处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而Ca^(2+) 的迁移能力较弱,主要分布在柱体的30~40 cm处。淋溶刚结束时,CO_3^(2-)主要分布在柱体的20~30 cm处,随后向下迁移至30~40 cm处,最终受蒸发作用迁移至20~30 cm处。SO_4^(2-) 最初主要分布在柱体的40~50 cm处,最终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HCO_3^-主要停留在柱体的下部,其迁移特性受蒸发的影响较小。
孔祥峰孔祥峰薛生国黄玲薛生国吴川黄玲
关键词:赤泥盐分淋溶
特大城市的群租治理模式转型: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包容性治理被引量:6
2019年
尽管群租的"治乱循环"已成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但已有研究对此仍缺乏充分的学术建构。依据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可以将群租的"病因"诊断为特大城市中的居住贫困。通过对群租治理京沪叙事的逻辑提炼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的群租治理是一种典型的地方运动式治理,它悬浮在国家运动式治理与基层运动式治理之间,治理意蕴的弱政治化和治理机制的半常规化致使其面临合法性与有效性双重危机,不但难以消除居住贫困,反而造成了居住贫困再生产。相比之下,包容性治理强调将"包容性"嵌入群租治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中,将群租治理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美好生活和赋权增能的政治使命,在特大城市设立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的独立办事机构作为群租的"元治理"单位,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和府际合作机制,不仅可以增强体制特征合法性,还能够通过创造有效性来累积体制作为合法性,是更为适宜的群租治理模式。
李晓飞
关键词:群租运动式治理
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警察信任: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尽管"批判性公民"常被作为高等教育人口不信任警察的理论解释,但"批判性"从何而来仍需要经验证据的支撑。基于CGSS2012数据并采用OLS回归和子样本异质性检验等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基于社团参与的结构型社会资本和中国语境下的"关系"可以增强高等教育人口的警察信任,但基于社会信任和对政府行为评价的认知型社会资本却显著降低了高等教育人口的警察信任水平,且后者的负向影响大于前者的正向影响,"批判性"由此产生。由于高等教育人口对警察的不信任可能会在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传导机制下降低非高等教育人口的警察信任水平,因此,增强高等教育人口的警察信任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增强社会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至关重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建设,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干预,为社会组织发展、社团参与和构建公民契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警察问责制。
李晓飞郭婷婷
隐匿阴茎36例回归分析及探讨
李晓飞
关键词:隐匿阴茎病因
当代中国的户籍分层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原始数据,本文以个人户口性质为自变量,以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因变量,并将其操作化为个人月收入、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以及最高受教育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户籍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差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经历了六十年的改革和变迁之后,户籍仍然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差别的重要因素,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别,仍然都与户口性质密切相关。户籍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差别黏附性,从公共行政学的视阈出发,原因在于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奉行的"管制行政"的理念和模式。因此,要消除户籍与社会差别之间的关联,就必须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入手,实现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
李晓飞
关键词:户籍社会差别管制行政服务行政
户籍分割、资源错配与地方包容型政府的置换式治理被引量:8
2019年
探究户籍分割对资源错配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是对"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顶层设计的学术呼应。本文基于CGSS2003和CGSS2013数据并运用OLS回归分析测算户籍分割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及其变化,基于1994—2013年间非农人口增长率与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率之间的差额测算户籍分割对土地错配的影响及其变化,通过对广东省"积分换户口"和天津市"宅基地换住房"的案例研究来考察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户籍改革和土地城市化策略的实质是"置换式治理",它在保留户籍壁垒的同时降低了户籍分割对劳动力错配及土地错配的影响,让地方政府得以兼顾户籍改革收益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双重红利。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将户籍分割、资源错配和置换式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升华为描摹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地方包容型政府"微观理论,为消除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制度障碍提供决策参考。
李晓飞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内卷化”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户籍制度在经历60多年的改革之后,依然发挥着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功能,现有研究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功能,是因为改革陷入了"内卷化"的局面,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内卷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相比于农业户口者,非农户口者在经济收入、政治身份以及获得高层次教育等方面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在非农户口者中,户口级别越高,在上述各领域的优势也始终明显。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需要通过政府行为优化来带动户籍制度改革,使政府行为实现由管制到服务的转变,使其走出"内卷化"困境。
李晓飞
关键词:户籍制度内卷化
摆脱“身份危机”:中国行政学若干基本问题的再反思被引量:12
2011年
对10年来中国行政学反思工作成果的梳理和评估表明,在行政学中国化、行政学研究方法以及行政学研究目标等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令人困惑之处。就行政学中国化而言,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大问题"应为何物?就行政学研究方法而言,如何构建属于行政学自己的研究方法?就行政学研究目标而言,行政学需要排斥对策研究吗?这些困惑的提出和澄清,可能将有助于行政学研究反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丁煌李晓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