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蛛网膜
  • 11篇蛛网膜下
  • 11篇蛛网膜下腔
  • 1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1篇网膜
  • 11篇细胞
  • 11篇下腔出血
  • 11篇膜下
  • 11篇出血
  • 9篇脑损伤
  • 9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早期脑损伤
  • 5篇果酸
  • 5篇大鼠蛛网膜下...
  • 4篇凋亡
  • 4篇痉挛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机构

  • 27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沈阳市红十字...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沈阳出入境检...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李晓明
  • 14篇梁国标
  • 7篇苏静缘
  • 5篇朱廷准
  • 4篇陶英群
  • 4篇韩雨薇
  • 4篇刘秀娟
  • 3篇宋振全
  • 3篇曹鹏
  • 3篇张婷婷
  • 3篇郭冰玉
  • 3篇王晨辰
  • 2篇潘冬生
  • 2篇王晓刚
  • 2篇许峰
  • 2篇冯思哲
  • 2篇蒋为
  • 2篇赵旭
  • 2篇徐英辉
  • 2篇罗力涵

传媒

  • 8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齐墩果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齐墩果酸10、20 mg/kg组,每组18只。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在造模1 h后给药,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脑水含率、脑伊文思蓝浸出;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VE-cadherin、p120-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齐墩果酸(20 mg/kg)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P<0.01);降低脑水肿和脑血管通透性(P<0.01);增加VE-cadherin、p120-catenin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齐墩果酸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改善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血管内皮粘附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
韩雨薇刘秀娟高阳李晓明
关键词:齐墩果酸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
白细胞介素11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表达特征及意义
2017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1(IL-11)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2例a SAH患者为a SAH组,患者均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选取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两组者进行血清IL-11含量测定。将22例a SAH患者再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标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L-11含量。比较各组血清IL-11水平,分析其表达与GCS评分、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11水平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关系。结果 a SAH组与正常组血清IL-11含量分别为(68.58±14.07)pg/ml、(45.50±12.39)pg/ml,a SAH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1水平与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而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发生CVS患者的血清IL-11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CVS患者。结论 IL-11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影响a SAH后CVS的发生。
王晨辰赵英李晓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介素-11血清脑动脉痉挛
伊马替尼与顺铂联用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顺铂联合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凋亡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ubG1法检测U87细胞株在伊马替尼及顺铂单药处理和联合处理时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观察不同治疗对U87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及Q值;测量各组裸鼠体质量变化,评价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伊马替尼与顺铂联合处理对U87细胞凋亡诱导率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各单药处理组;联合治疗组与相同剂量的各单药治疗组比较,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值为1.264;与顺铂高剂量组比较,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与顺铂联用有协同效应,二者联用可降低顺铂使用剂量,减轻对裸鼠的毒副作用。
李晓明朱廷准曹鹏王婷婷梁国标
关键词:伊马替尼顺铂U87细胞裸鼠
微电极记录和宏刺激丘脑底核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和宏刺激丘脑底核在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BS治疗的10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与CT图像融合定位、单纯微电极记录或微电极记录并宏刺激确定靶点坐标,术后行MRI和(或)CT检查确定颅内电极的位置。单纯应用微电极记录69例(对照组),应用微电极记录并宏刺激40例(试验组)。调整术后DBS程控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随访时间为1.0~4.5年。结果两组电极位置和电极植入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术后程控平均电压为(2.5±1.1)V,高于试验组的(2.1±0.7)V(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UPDRS评分改善率为(43.7±6.9)%,高于对照组的(33.7±4.9)%(P〈0.01)。结论在DBS手术中应用微电极记录与宏刺激技术安全、有效,可结合术前影像辅助定位丘脑底核。
许峰姚晨李晓秋王新红李晓明王晓刚林军梁国标张世忠陶英群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法微电极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表达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a SAH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IL-13含量。24例a SAH患者再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标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L-13含量。比较各组血清IL-13水平,分析其表达与GCS评分、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关系。结果观察组与正常组血清IL-13含量分别为(68.58±14.07)pg/ml、(45.50±12.39)pg/ml,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3水平与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发生CVS患者的血清IL-13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CVS患者。结论 IL-13在a SAH患者中分泌增高,其可能参与发病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影响a SAH后CVS的发生。
王晨辰赵英李晓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介素13血清脑动脉痉挛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 conditioning,RIPC)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RIPC对CIR损伤后自噬-溶酶体途径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即刻用动脉夹夹闭股动脉15min再放开15min,重复3次,进行后处理干预。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质1轻链(MAP1-LC3)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观察RIPC对神经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 RIPC干预CIR,损伤程度减轻,行为功能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IPC能减少CIR后脑梗死体积(P<0.01)。HE染色显示RIPC能改善CIR病理损伤程度,脑组织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IPC组较I/R组LC3、Cathepsin B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 RIPC减轻CIR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IPC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诱导自噬-溶酶体途径有关。
苏静缘李晓明齐广伟梁国标
关键词:脑缺血远隔缺血后处理自噬LC3CATHEPSIN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7例SAH患者,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清IL-17水平的测定;比较不同脑损伤程度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SAH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血清IL-17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结果 SAH组与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163.65±16.71)、(90.71±9.8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IL-17水平与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同时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血清IL-17[(169.57±13.99)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151.72±16.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SAH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对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王晨辰赵英李晓明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介素脑血管痉挛脑损伤
齐墩果酸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墩果酸给药组,每组18只。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大鼠SAH模型,于造模后1 h腹腔注射给药,手术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取6只分别测定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Caspase-3、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给药组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01)、减少SAH后的脑水肿程度(P<0.01)、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P<0.01),同时显著减少脑组织中Caspase-3和Bax的表达(P<0.05),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1)。结论:齐墩果酸可以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的程度。
刘秀娟韩雨薇李晓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齐墩果酸早期脑损伤细胞凋亡
8-OH-DPAT对弥漫性脑损伤及合并二次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5-羟色胺1A(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8-羟基-2-(二丙基氨基)四氢萘]对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及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jury,SBI)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182只健康雄性大鼠(330±25)g,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n=7),假手术组(B组,n=35),单纯DBI+NS对照组(C组,n=35),单纯DBI+8-OH-DPAT治疗组(D组,n=35),DBI合并SBI+NS对照组(E组,n=35),DBI合并SBI+8-OH-DPAT治疗组(F组,n=35);根据伤后取脑时间分为6、12、24、72、168h亚组,各亚组7只。模型做成后,腹腔注射8-OH-DPAT(0.5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到达规定时间点,HE染色观察前额皮层病理表现;免疫组化检测前额皮层脑组织bax、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前额皮层凋亡细胞。结果 A、B组各指标阳性表现很弱,各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C、D、E、F组各时间点各指标分别与A、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C、D组之间及E、F组之间各时间点各指标比较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8-OH-DPAT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及合并二次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李宾宋振全梁国标赵旭毛振立李晓明吕伟雷伟蒋为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元
siRNA干扰半乳凝集素-3对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MG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抑制半乳凝集素-3(Gal3)的表达对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MG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Gal3siRNA表达载体,转染U87MG细胞,并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U87MG/Gal3 RNAi;用RT-PCR方法检测该稳定细胞株中Gal3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MTT法检测Gal3对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结果 U87MG野生型细胞株、U87MG/空载体稳定细胞株和U87MG/Gal3 RNAi稳定细胞株的Gal3 mRNA表达值分别为1.28±0.0431,1.31±0.0278和0.38±0.0506;Gal3蛋白表达值分别为0.56±0.0479,0.54±0.0351和0.12±0.0418,U87MG/Gal3 RNAi稳定细胞株的Gal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三种细胞株对凋亡诱导剂CDDP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83±0.13)%、(30.82±0.159)%和(54.56±0.12)%,U87MG/Gal3 RNAi稳定细胞株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U87MG/Gal3 RNAi稳定细胞株细胞增殖率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结论抑制Gal3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该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细胞的增殖。Gal3可以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的靶基因。
李晓明朱廷准梁国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