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国

作品数:120 被引量:738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3篇建筑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8篇热泵
  • 33篇地源
  • 33篇地源热泵
  • 20篇有机朗肯循环
  • 20篇朗肯循环
  • 18篇换热
  • 17篇蓄热
  • 16篇发电
  • 15篇埋管
  • 14篇供热
  • 13篇换热器
  • 12篇热源
  • 12篇空调
  • 11篇太阳能
  • 11篇热解
  • 11篇工质
  • 10篇埋地换热器
  • 10篇埋管换热器
  • 10篇垃圾
  • 9篇制冷

机构

  • 120篇天津大学
  • 4篇天津城市建设...
  • 4篇天津华厦建设...
  • 2篇天津市房屋鉴...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海尔集团
  • 1篇沈阳第一冷冻...
  • 1篇北京龙源冷却...
  • 1篇天津百利机电...
  • 1篇金大地新能源...

作者

  • 120篇李新国
  • 62篇赵军
  • 27篇朱强
  • 10篇汪洪军
  • 10篇李丽新
  • 9篇李庆
  • 8篇宋德坤
  • 7篇张春雷
  • 7篇张于峰
  • 7篇周欣
  • 6篇王健
  • 6篇胡晓辰
  • 5篇薛玉伟
  • 4篇陈雁
  • 4篇陈志豪
  • 4篇周倩
  • 4篇赵翠翠
  • 4篇邓娜
  • 4篇余乐渊
  • 4篇李伟

传媒

  • 27篇太阳能学报
  • 5篇煤气与热力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建设科技
  • 3篇流体机械
  • 3篇化工进展
  • 3篇制冷学报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节能与环保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北京节能
  • 2篇中国太阳能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太阳能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暖通空调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14篇200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垃圾外热式固定床热解气化技术被引量:2
2006年
介绍了垃圾热解气化的原理,进行了医疗垃圾外热式固定床热解实验,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取样监测。提出了外热式固定床医疗垃圾处理工艺流程,探讨了在设计中对外热式固定床热解气化炉的炉形、密封、物料破料、传热、气化、焦油、烟气处理等问题的解决措施。
陈静张于峰邓娜刘志凯周欣李新国胡峰毛学栋刘永刚
关键词:医疗垃圾处理热解气化
饱和地层地埋管钻孔回填料的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热湿迁移模型,针对不同孔隙度、固体颗粒粒径的两种回填料-碎石和细砂与粘土混和物,对含水层中地埋管换热进行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流速较高的砂砾型含水层中,热作用区域集中在来流下游;流速较低的粘土型含水层,不同回填料下的孔壁温差约24h可趋于稳定。据此,可将下游侧支管作为U型管入口以减少热响应测试期间两支管间的热短路,而采用对比实验,有利于在较短的测试时间内获得更准确的地层传热特性。无论是粘土型还是砂砾型含水层,采用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的碎石进行回填,有利于钻孔内的对流换热。在饱和粘土层中,以碎石进行回填时,取热工况下单位井深换热量较细砂与粘土混和物回填提高5%~10%,排热工况下提高10%~15%。
陈雁赵军李虎祥李新国
关键词:回填料含水层对流换热U型埋管换热器
低温地热动用热泵供热的技术经济性
地热供暖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供暖后地热排放水温比较高,一般在45℃以上,有的甚至达60℃,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热污染。另外,有少数地热田温度低(低于55℃)。如采取传统的锅炉加热方式,供暖后的排放水温仍将在40℃以上,因...
李新国尤克勤
关键词:低温地热热泵供热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提高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能力的系统。系统具体连接与工作流程为:预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喷射泵、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主循环回路。预热器、喷射泵、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辅循环回路。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主、辅两循环...
李新国吴晓松高冠怡弭慧惠李志游李庆
文献传递
供热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优化分析
本文简单介绍了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太阳能热泵、地源热泵和燃煤锅炉+空调等不同冷热源方案进行模糊综合分析计算,简单分析了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综合性能相近,且优于燃煤锅炉+空调和地源热泵最优的原因。
薛玉伟赵军李新国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地源热泵隶属函数
文献传递
竖埋螺旋管地热换热器理论模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对竖埋螺旋埋管地热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分析了流量、土壤传热系数对热输出的影响,并计算了等效传热系数、竖埋螺旋埋管换热器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情况。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一竖埋螺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试值,并分析了热泵系统的性能。
余乐渊赵军李新国朱强周军
关键词:地源热泵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周围土壤温度数值模拟被引量:61
2004年
在所建立的内热源型埋地换热器模型基础上,采用专业多孔介质计算软件Autough2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在对单根换热器不同土壤物性对土壤温度影响模拟结果基础上,着重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模拟只有取热或只有排热单季运行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和既有取热又有排热的双季运行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分析各自对地源热泵应用效果的影响。
李新国赵军周倩
关键词:内热源
地源热泵冬夏两季运行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结合天津某小区一地源热泵工程,在分析单螺杆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及总效率对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工况进行求解,发现机组运行性能夏季比冬季好;分析了冬、夏季典型运行日机组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以及冬、夏季性能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发现冬、夏两季土壤的吸、排热负荷差值比设计值大。
宋著坤赵军李新国黄涛
关键词:地源热泵运行性能输气系数总效率
三种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与经济性分析
本文针对一地下埋管地源热泵实验示范工程所采用的三种不同埋管方式:井埋管、桩埋管和水平埋管分别进行取热和放热实验研究。对三种埋管方式的投资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单位管长换热量投资指标进行经济性评价。
李新国薛玉伟赵军汪洪军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
文献传递
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热力及经济分析被引量:20
1997年
着重分析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对两种采暖终端暖气片和风机盘管,分析计算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供暖参数和热泵性能参数。对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并与常规地热锅炉调峰供暖和传统锅炉供暖进行了比较。
李新国张启
关键词:热泵调峰供暖地热能地热热泵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