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智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胆囊
  • 5篇胆囊癌
  • 5篇预后
  • 4篇手术
  • 3篇星状细胞
  • 3篇平滑肌
  • 3篇切除
  • 3篇肝星状细胞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胰腺
  • 2篇上皮
  • 2篇食管
  • 2篇索拉菲尼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微环境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延安大学咸阳...

作者

  • 16篇李文智
  • 15篇耿智敏
  • 14篇王林
  • 11篇陈晨
  • 7篇陶杰
  • 3篇姚春和
  • 3篇张东
  • 3篇徐之超
  • 3篇石磊
  • 2篇李波
  • 2篇马丽
  • 2篇刘青光
  • 2篇张瑞
  • 2篇陈强
  • 2篇郑健宝
  • 2篇郑见宝
  • 2篇吕毅
  • 2篇刘德春
  • 1篇刘昌
  • 1篇祁光裕

传媒

  • 3篇西部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奥曲肽(善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采用奥曲肽(善宁)治疗的有60例,确定为观察组;与6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60.0%。结论大剂量奥曲肽(善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季秀丽李文智陈晨耿智敏王林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神经菌毛素促进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神经菌毛素(neuropilin-1,NRP-1)作为NRP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常表达于内皮细胞及一些肿瘤细胞,是信号素(Sema 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相关因子的共受体。因此,它在神经轴突的生长、血管的生成发育和肿瘤生长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同样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实NRP-1可以促进VEGF介导的血管形成,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NRP-1促进VEGF血管形成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徐之超陈晨李文智陈强姚春和耿西林王林耿智敏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形成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和慢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变化及术后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中胰腺导管腺癌1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IPMN 2例,慢性胰腺炎2例(1例合并胰管结石)。其中手术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4/15),其中胃排空障碍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无胆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控制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18~30U,效果理想,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提高。11例患者获随访6~37个月,平均25.4个月,其中胰腺导管癌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3~18个月)。结论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达到R0,围手术期管理的提高使近期疗效更理想,并发症无增加,血糖控制满意,同时可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因此对部分胰腺疾病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陶杰耿智敏王林石磊李文智姚春
关键词:胰腺肿瘤并发症
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GFBP3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迁移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实验筛查两者CM中IL-6、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常见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α-SMA(CAFs标志物)和IGFBP3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LEC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分为无血清培养基组(Control组)、CAF-CM共培养组、NF-CM共培养组、IGFBP3组和CAF-CM+IGFBP3抑制剂(2-Deoxy-D-glucose)组,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中LECs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LECs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检测发现CAF-CM较NF-CM中IGFBP3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囊癌组织α-SMA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IGFBP3高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CAF-CM组中的IGFBP3可明显促进LEC迁移,并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采用2-Deoxy-D-glucose处理后,可以逆转CAF-CM对LECs迁移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论CAFs通过分泌IGFBP3影响EMT过程,从而促进LEC细胞迁移。
张瑞陈晨宋虎伟李起张东李文智王林耿智敏
关键词:胆囊癌
389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1年经验总结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08例,女181例;平均年龄(59±12)岁。合并胆管炎22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7例。分析患者治疗方式及疗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根治性切除132例,姑息性切除134例,姑息性减黄治疗123例。2008~2013年根治切除率和联合半肝切除率分别为56%(104/187)和31%(58/187),明显高于2003~2007年的35%(28/79)和6%(5/79)(χ~2=9.04,18.73;P<0.05)。联合半肝切除患者中,术前减黄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6%(6/23),明显低于未减黄组的45%(18/40)(χ~2=4.58,P<0.05)。术前减黄组胆道感染发生率为35%(8/23),明显高于未减黄组的8%(3/40)(χ~2=7.54,P<0.05)。姑息性减黄治疗患者中,ERCP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38%(16/42),明显高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组的14%(10/71)(χ~2=8.59,P<0.05)。单纯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40%、23%,联合半肝切除相应为81%、46%、31%,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TNM分期、切缘残留肿瘤细胞及淋巴结转移与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相关(χ~2=24.66,80.31,57.81;P<0.05)。结论近年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提高,术前减黄可降低联合半肝切除患者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与PTBD相比,ERCP姑息性减黄治疗具有胆道感染发生率低的优势。联合半肝切除患者生存优于单纯根治性切除。
张东李文智陶杰陈晨王林石磊孙昊刘青光吕毅刘昌仵正耿智敏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预后
5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及处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开腹手术术后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评价二次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开腹手术发现的5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50例均为肿瘤高危人群,18例由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后确诊,32例术后确诊。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22例,Ⅳ期17例。二次术后中位生存期22个月,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个月、24个月、17个月及6个月。结论胆囊癌症状隐匿,术前仔细分析临床资料,术中对可疑标本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能有效避免意外胆囊癌的漏诊。
姚春和耿智敏王林陶杰李文智马丽陈强陈晨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二次手术预后漏诊
肝脏非特异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附1例报告(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是一组罕见的和血管关系密切的间叶肿瘤,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的特征,联合表达黑色素瘤抗体和肌源性抗体。尽管已有相关病例的报道,如良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但对于其起源及分型仍有争议,需深入探讨。我们报道一例肝脏非特异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具有不同于一般良性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肝脏非特异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可以被新定义为一种具有"潜在恶性风险"或"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罕见肿瘤,需收集相关病例及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此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新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分型。
张晓刚王林蒋依娜万真李文智姚春和耿智敏吕毅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5例行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8例,女197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0~88岁。根据不同肿瘤分期施行相应手术。术后根据化疗指征施行辅助治疗。观察指标:(1)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治疗情况:①手术治疗。②术后辅助治疗。(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5)影响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以死亡为终点,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5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_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超声、CT、MRI检查诊断率分别为84.06%(174/207)、85.71%(168/196)、63.11%(65/103)。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Al9.9、CAl25、CEA阳性率分别为55.34%(145/262)、48.06%(124/258)、46.15%(126/273)。(2)治疗情况。①手术治疗:305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术,其手术方式为肝楔形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145例,肝楔形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61例,肝1VB段及肝V段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55例,肝ⅣB段及肝V段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11例,右半肝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9例,肝楔形切除+D,淋巴结清扫+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Tis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3例,右半肝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3例,肝ⅣB或肝V段切除+D,淋巴结清扫+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肝ⅣB段及肝V段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D,淋巴结清扫术、肝IVB段或肝V段切除+D,淋巴清扫+胃或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术、右半肝�
陈晨张东王林王作仁石磊陶杰白纪纲张瑞李起李文智刘德春刘青光耿智敏
关键词:胆道肿瘤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预后因素
索拉菲尼对肝星状细胞活性及活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索拉菲尼对肝星状细胞(HSC)活性及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1、2、5、10μmol/L索拉菲尼培养液作用于LX2细胞,通过MTT检测观察不同浓度索拉菲尼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LX2细胞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LX2细胞上清中PDGF-BB和TGF-β1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X2细胞PDGF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各时间点LX2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 045.010,F时间=279.740,F交互=20.130,P均<0.001)。各组α-SMA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630,P<0.001)。各组、各时间点PDGF-BB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中ERK1、ERK2、AKT的表达基本相同,但在10μmol/L索拉菲尼干预后,各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索拉菲尼可抑制HSC的增殖及活化。
王林李波耿智敏徐之超陈晨李文智郑见宝
关键词:索拉菲尼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
2010年
孙哲李文智王林耿智敏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囊性病变上皮细胞增生胰腺恶性肿瘤低度恶性肿瘤位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