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沙丁胺醇人工抗原的制备及ic-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21年
- 以合成沙丁胺醇(SAL)完全抗原为基础获得针对SAL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AL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为此,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活化酯法制备SAL-BSA免疫原和SAL-OVA检测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SAL多抗血清,建立检测SAL 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SAL-BSA和SAL-OVA,其偶联比分别为17∶1和6.4∶1;免疫后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102400,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4.84μg/L,最低检测限(IC_(10))为0.78μg/L,线性范围IC_(20)~IC_(80)为3.16μg/L~80.1μg/L;精密度(CV)%<10%,回收率在98%~110%之间。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SAL多抗血清除与侧链上含有叔丁基官能团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不存在与其他同类分子的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检测SAL的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 崔芳微郭东光李文明李文明朱艳平李鹏孙国鹏岳锋
- 关键词:沙丁胺醇人工抗原多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
- 长链非编码RNA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免疫系统中基因的精确表达和调控是生物体产生对病原体强大免疫能力及限制自身免疫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能够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以及免疫细胞效应功能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论文结合lncRNA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阐述相关lncRNA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从事lncRNA调控免疫应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郭东光陈明艳王丰卞爽丽崔芳微李文明李文明孙国鹏孙国鹏李鹏朱艳平岳锋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 猪瘟病毒结构蛋白E0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为建立一种经济、可靠的猪瘟病毒(CSFV)血清抗体检测方法,采用间接ELISA(E0-ELISA)方法,以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的重组蛋白E0为包被原,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E0-ELISA在包被原1.0μg/mL质量浓度下37℃包被1 h效果最佳,最佳封闭条件为5%脱脂奶粉溶液37℃作用2 h,待检血清以1∶100稀释后37℃作用60 min效果最佳,二抗以1∶5000稀释后37℃孵育45 min效果最佳。当OD 450<0.370时,判断为猪血清CSFV抗体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分别为1.99%~7.69%和2.16%~9.2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E0-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阳性血清时结果均为阴性;当CSFV阳性血清稀释至1∶640时结果仍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IDEXX 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相比,E0-ELISA检测符合率为92.00%,敏感性为97.86%,特异性为78.33%。综上,成功建立一种经济、稳定、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CSFV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 郭东光陈明艳朱艳平李鹏岳锋崔芳微李文明李文明王选年
- 关键词:猪瘟病毒抗体检测间接ELISA
- 长链非编码RNA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缺乏开放阅读框架,且长度大于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本,其绝对数量大、种类多,在表达模式上具有明显的细胞特异性。lncRNA通过碱基配对与DNA或RNA,或通过RNA高级结构与蛋白质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分子调控网络。结合近年来对lncRNA的研究发现,在阐述lncRNA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lncRNA在动物生产性能及动物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关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lncRNA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提供参考,为lncRNA在畜牧业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郭东光陈明艳李文明李文明郭赞莹孙国鹏孙国鹏李鹏岳锋朱艳平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RNA编辑
- PCV2 Cap蛋白刺激PBMCs中IL-21和IL-17A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 2021年
- 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Cap蛋白能否模拟PCV2在体外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使猪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IL-17A基因转录水平发生变化,试验根据IL-21和IL-17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和IL-17A基因的转录水平。为进一步分析IL-21和IL-17A转录调节的机制,研究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PD-L1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PCV2 Cap蛋白和PCV2在体外均能刺激PBMCs,导致IL-21、IL-17A和PD-L1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其中PCV2 Cap蛋白导致的IL-21基因转录水平升高更多,几乎是PCV2刺激时表达量的2倍,IL-17A基因的转录水平基本和PCV2刺激时保持一致;PCV2 Cap蛋白能模拟PCV2刺激PD-L1基因转录水平发生变化,但是与PCV2感染时转录水平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PCV2刺激时PD-L1的转录水平更高,预示着PD-L1基因与IL-21和IL-17A基因的转录可能存在一定的调节关系。
- 朱艳平刘佳刘佳何勇岳锋郭东光李文明郭东光
- 关键词:CAP蛋白IL-21转录水平
- TASCC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总结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Inter—SocietyConsensus,TASC)新版动脉疾病治疗指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型中C、D型病变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8例(71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男47例,女21例;年龄55—84岁,平均(69±7)岁;病变范围:主髂动脉病变15条肢体,股浅、胭动脉病变45条肢体,髂股胭动脉多节段病变11条肢体;病变分型:TASCC级病变49条肢体;TASCD级病变22条肢体;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94.4%(67/71)。68例患者术后63例获得随访,5例失访,随访率92.6%。随访3—26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期内踝关节以上截肢5例,总保肢率92.9%,死亡6例,死亡率8.8%。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C、D型病变,腔内治疗仍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保肢率。
- 温志国杜丽苹李文明李彦州李晓健赵松峰胡灵梁德安
-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血管成形术气囊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0
- 2016年
-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概有DVT患者3000—6000万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是DVT的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0%~50%的DVT患者在两年内发展为PTS,其中伴有静脉溃疡约5%~10%,尽管对下肢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仍有约30%.
- 温志国杜丽苹赵晓旭李文明李晓健赵松峰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并发症DVT静脉溃疡
- PK-15细胞中猪瘟病毒的增殖特点研究
- 2020年
- 为探讨猪瘟病毒(CSFV)感染PK-15细胞后的病毒增殖特点,以CSFV Shimen株细胞毒和PK-15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建立病毒感染细胞模型,将已感染靶细胞连续传至3代,采用IDEXX CSFV抗原检测试剂盒、反转录PCR(RT-PCR)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检测CSFV复制水平和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建立细胞感染模型且无细胞病变产生;CSFV抗原检测试剂盒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随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CSFV复制水平明显提高;同代次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SFV复制水平也逐渐提高,且靶细胞的培养方式对CSFV的增殖效果有明显影响;IPMA检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靶细胞对CSFV敏感性存在明显不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并且感染程度逐渐加强。以上结果表明,病毒感染时间、阳性细胞数量、培养方式及细胞敏感性是影响CSFV体外增殖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CSFV体外增殖滴度奠定了基础。
- 郭东光陈明艳崔芳微李文明李文明司艳芳刘佳陈威刘佳王选年
- 关键词:猪瘟病毒PK-15细胞病毒增殖病毒感染
- Cockett综合征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年对85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进行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5~7d后复查造影,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置入支架,术后配合抗凝、溶栓、静脉活性药物、循序气压等治疗,以及穿着医用弹力袜。结果85例患者中共置人永久滤器6例,CDT治疗后髂静脉的通畅率为67.2%。单纯球囊扩张36例,联合支架置入49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无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79例(92.94%),其中6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12例行CT血管成像检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8)个月,18月通畅率为94.94%(75/79)。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4例(5.06%),其中2例为滤器置入术后。症状体征情况:静脉性跛行患者24例(30.38%);患肢不同程度水 肿4l例(51.9%);足踝皮肤色素沉着5例(6.33%);患肢浅静脉曲张4例(5.06%);无并发皮炎、浅静脉炎及溃疡病例。结论C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李彦州温志国杜丽苹李晓健胡灵赵松峰梁德安李文明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成形术COCKETT综合征
- 西布特罗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重组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 西布特罗(Cimbuterol,CIB),属于β-受体激动剂,与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等都被列为非法添加物,随着对CL、RAC的严格监控,CIB可能作为替代...
- 李文明
-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