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峰

作品数:31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镜
  • 6篇镜检
  • 5篇血管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癌组织
  • 5篇大肠
  • 4篇肿瘤
  • 4篇肠癌
  • 4篇肠镜
  • 4篇大肠癌
  • 3篇血管密度
  • 3篇十二指肠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化生
  • 3篇肠镜检查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肿瘤
  • 2篇蛋白

机构

  • 27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0篇李振峰
  • 15篇唐芙爱
  • 12篇赵治国
  • 7篇冯常炜
  • 7篇程香普
  • 6篇崔静
  • 5篇刘超
  • 4篇刘霞
  • 4篇段芳龄
  • 4篇徐刚
  • 3篇郑鹏远
  • 3篇刘益清
  • 3篇李琨琨
  • 3篇杨荟玉
  • 3篇王黎
  • 3篇李健
  • 2篇于泳
  • 2篇卢高峰
  • 2篇任景丽
  • 2篇马军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率为57.8%;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率在不同浸润深度分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刘超唐芙爱郑鹏远程香普李振峰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咪唑地西泮和异丙酚联用于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咪唑地西泮和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联合应用咪唑地西泮和异丙酚镇静剂进行胃镜检查500例,并与普通胃镜检查200例对照,观察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的发生率。结果:镇静剂组胃镜检查时血压,心率有所下降,对照组血压,心率有所上升,呈一过性,检查结束后自行恢复正常。镇静剂组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但与检查前差异均无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呼吸抑制和心跳骤停。镇静剂组患者满意率100%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60%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胃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咪唑地西泮和异丙酚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干斌李振峰赵治国陆敏尚敏杰
关键词:异丙酚胃镜检查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128例上消化道异物经内镜治疗的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应用电子内镜对12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128例病例中食管内异物55例,胃内异物73例;其中金属异物41例,动物骨头20例,胃石29例,义齿16例及其他异物22例;18岁以下24例,18~55岁55例,55岁以上49例。结论上消化道异物经内镜处理安全而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刘超唐芙爱赵治国冯常炜李振峰周英发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
胃癌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男44例,女27例;高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36例)和19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共制作1个组织芯片蜡块,含90个位点,有效位点86个(95.6%),包括70个胃癌组织位点和16个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位点。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Dax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4%和18.8%,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Daxx与Fas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7,P<0.05)。胃癌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均无关(P均>0.05)。结论:Daxx和Fas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胃癌组织中2者的联合检测可能为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寻找肿瘤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赵治国郭丽娟高艳红李振峰崔静徐刚王宪远唐芙爱
关键词:胃癌DAXXFAS组织芯片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组先于十二指肠镜下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结石一次取净率、术后进食时间、残余结石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胆总管结石一次取净率为91.4%(53/58),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16.5±8.5)h,住院时间(9.5±3.5)d,残余结石发生率1.7%(1/58),并发症发生率1.7%(1/58);对照组胆总管结石一次取净率为75.8%(47/62),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50.5±12.5)h,住院时间(20.0±5.5)d,残余结石发生率24.2%(15/6),并发症发生率22.6%(14/6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创伤小。
韩斌吴刚李振峰庞志刚刘超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镜
7例克罗恩病的临床分析
2001年
李健李振峰
关键词:克罗恩病内镜检查
TGF-β1及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_β1)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分子Smad 4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_P法 ,检测 64例大肠癌组织中TGF_β1和Smad 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64例大肠癌组织中TGF_β1和Smad 4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0 13 %和 5 1 65 % ;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浆膜层 ,Duck’s分期C_D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GF_β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在浆膜以内 ,Duck’s分期A_B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 ,Smad 4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GF_β1的高表达和Smad 4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展 ,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 ,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李琨琨王黎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关键词:TGF-Β1SMAD4大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分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检测VEGF 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从而探讨VEGF C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60例胃腺癌组织中VEGF C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60例胃腺癌组织中VEGF C染色阳性 2 5例 ,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 ,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 ,VEGF C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VEGF C在胃腺癌中选择性地表达 ,其表达与胃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杨荟玉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李琨琨王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胃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
食管癌术前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临床价值
2002年
冯常炜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
关键词:食管癌术前内镜卢戈氏液染色
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p53及血管密度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VEGF、p5 3及血管密度 (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p5 3及MVD的表达。结果  41例VEGF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2 3 5± 14 13 ,2 4例VEGF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0 67± 10 2 7,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P <0 0 5。在 3 9例p5 3蛋白阳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3 0例 ,在 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12例 ,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3 9例p5 3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3 3 8± 12 16,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1.2 7± 11.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3 8例生存期小于 5年的患者VEGF阳性 2 7例、p5 3阳性 2 6例、MVD平均为 5 0 12± 10 64 ,2 7例生存期 5年以上病例VEGF阳性 14例、p5 3阳性 13例、MVD平均为 3 9 72±12 67,VEGF、p5 3、MVD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 ,P <0 0 5。VEGF、p5 3、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存在有异质性。结论 VEGF、p5 3、MVD与食管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李健李振峰牛正先
关键词:食管癌VEGFP53血管密度癌组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