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周

作品数:43 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脂肪
  • 14篇肝炎
  • 12篇酒精
  • 12篇酒精性
  • 12篇非酒精性
  • 12篇非酒精性脂肪
  • 10篇脂肪肝
  • 8篇干预作用
  • 7篇单胞菌
  • 7篇脂肪性
  • 7篇铜绿
  • 7篇铜绿假单胞
  • 7篇铜绿假单胞菌
  • 7篇耐药
  • 7篇假单胞菌
  • 6篇亚胺培南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
  • 6篇耐亚胺培南

机构

  • 30篇宁波市第二医...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宁波大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华北油田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淮安楚州医院

作者

  • 43篇李德周
  • 21篇李红山
  • 13篇朱德东
  • 9篇应豪
  • 7篇潘发愤
  • 6篇傅琪琳
  • 4篇胡爱荣
  • 4篇周飞
  • 4篇郑南红
  • 4篇冯琴
  • 3篇姜秀浓
  • 3篇段志良
  • 3篇胡耀仁
  • 3篇文金生
  • 3篇丁世雄
  • 3篇高国生
  • 3篇宋展
  • 2篇范玲燕
  • 2篇赵玉亭
  • 2篇陈少东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药材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死亡与否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死亡组的血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和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致病菌;两组中的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发现死亡组致病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中,血清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和致病菌的耐药性均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李德周郑南红李红山胡耀仁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
基于脂质过氧化环节的中药组分HJJB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HJJB方对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环节的影响,揭示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HJJB方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1)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2)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3)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4)肝组织TG、FFA、MDA、SOD、NOS、i NOS、GSH-Px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MDA、NOS、i NOS含量较正常组亦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HJJB方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TG、FFA、MDA、NOS、i NOS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模型组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G、FFA含量与肝组织MDA、NOS、i NOS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组织GSH-Px、SOD含量间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JJB方具有明显的改善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李红山应豪应豪胡爱荣胡耀仁李德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过氧化
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马少民李德周
关键词:鼻内镜微波手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合并组)、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单纯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含量,分析合并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合并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脂联素含量与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HOMA-I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ALT、AST、GGT活性及血清TG、TC、LDL-C含量亦显著负相关,与血清HDL-C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合并组患者存在严重的低脂联素血症,腹型肥胖可能通过加重低脂联素血症进一步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李红山朱德东朱德东李德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腹型肥胖血清脂联素
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中药祛湿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干预组(祛湿化瘀方组)82例,西药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之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含量、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变化。通过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GGT活性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干预组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部分患者治疗后肝/脾C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G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脾CT值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含量显著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祛湿化瘀方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高瘦素血症,这可能为该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的重要机制。
李红山冯琴朱德东李德周傅琪琳
关键词:瘦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药
丙型肝炎病毒CTL-Th表位嵌合DNA疫苗的构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CTL-Th表位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体内免疫学效应。方法:基于我们前期从HCV中鉴定的4条HLA-A*0201限制性CTL(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NS4b78-86、NS5a367-375、C181-189和NS2172-180),2条HLA-A*1101限制性CTL表位(NS3609-617和NS5b251-259),1条HLA-A*2402限制性CTL表位(NS5b382-390)和2条Th(辅助性T细胞)表位(P73-15和NS5A276-288),合成编码串联CTL表位和Th表位的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 DNATM3.1/myc-His(-)A;阳性重组质粒分别免疫HLA-A*0201、HLA-A*1101和HLA-A*2402转基因小鼠,采用ELISPOT实验和CTL杀伤实验检测小鼠脾细胞内单个CTL表位特异性T细胞的水平及其杀伤靶细胞的效应。结果:合成了含有Kozak序列和编码Igκ信号链序列、7条CTL表位、2条Th表位的基因序列并顺利克隆入了真核表达质粒。阳性重组质粒免疫三种转基因小鼠后,采用ELISPOT实验检测到小鼠脾细胞内存在单个CTL表位特异性分泌IFN-γ的CTL,后者可杀伤负载单个CTL表位的脾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诱导CTL反应的HCV的CTL-Th表位嵌合DNA疫苗。
李德周段志良郭江龙王思娜刘慧芳王志斌钟晓芝陈永平文金生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DNA疫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分析在不同病情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差异;通过对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与肝/脾CT值、血清肝损伤指标(ALT、AST、GGT)、血脂指标(TG、TC、LDL-C)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在不同程度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F=447.581,P<0.01)。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与肝/脾CT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ALT、AST、GGT活性及血清TG、TC、LDL-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红山朱德东朱德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游离脂肪酸
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分类检测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RPA)的耐药特点以及耐药机制的分布。方法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30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60...
潘发愤李德周
文献传递
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脂质代谢轴的变化及中药对其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 A)脂质代谢轴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各8只。造模12周,中药干预组在第8周起按1 ml/100 g鼠重予中药(中药"HJJB"复方: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白术多糖)灌胃治疗。观察项目:1肝组织HE染色;2生化法检测血清及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酶免法检测肝脏游离脂肪酸(FFA)、AMPK、ACCase、Malonyl CoA含量;3肝脏TG、FFA、AMPK、ACCase、Malonyl CoA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模型组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脏TG、FFA、ACCase、Malonyl CoA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AMPK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干预组的肝脏TG、FFA、ACCase、Malonyl Co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AMPK含量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2肝脏TG、FFA含量与肝脏ACCase、Malonyl CoA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肝脏AMPK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脂肪肝大鼠AMPK-ACCase-Malonyl CoA脂质代谢轴明显异常,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李红山朱德东郑南红周飞高国生李德周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肝中药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茵(PA)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亚胺培南一直认为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茵感染的可靠药物,但近年来随着亚胺培南的广泛使用,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逐年增加,...
李德周潘发愤周铁丽
关键词: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妥布霉素医院获得性感染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