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8301多糖
  • 4篇针刺
  • 4篇禽霍乱
  • 4篇后海穴
  • 3篇禽霍乱菌苗
  • 3篇细胞
  • 3篇菌苗
  • 2篇仔猪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小鼠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增强
  • 2篇免疫增强剂
  • 2篇鸡病
  • 2篇焦虫
  • 2篇焦虫病
  • 2篇虫病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作者

  • 12篇李广林
  • 12篇高芳
  • 11篇孟聚诚
  • 9篇孟宪松
  • 8篇梁纪兰
  • 8篇党萍
  • 7篇樊斌堂
  • 5篇袁永隆
  • 5篇胡庭俊
  • 3篇赵四喜
  • 2篇黄庆洲
  • 2篇郑明
  • 1篇李宏胜
  • 1篇成柏华
  • 1篇朱思玲
  • 1篇王如瑶
  • 1篇张永欣
  • 1篇张玲
  • 1篇李忠华
  • 1篇唐丽萍

传媒

  • 7篇中兽医医药杂...
  • 4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301多糖对禽霍乱菌苗增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8301多糖按10mg/kg,小鼠腹腔注射5次,鸡胸肌注射4次,停药后第3天,用一个致死量的禽源巴氏杆菌(C48^(-1))攻击,结果给药鼠、鸡分别比对照组死亡时间推迟2.27和1.7倍。继而又经多批实验结果表明,该糖与禽霍乱菌苗配合使用,能使菌苗的保护率提高30%左右,而且随着多糖用量的增加,增效作用也相应的提高,重现性较好。从而证实该糖对禽霍乱菌苗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为寻找畜禽菌(疫)苗增效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袁永隆樊斌堂张永欣杨玉英侯奕昭李宏胜梁纪兰党萍孟聚诚胡庭俊高芳李广林唐丽萍孟宪松郑明
关键词:禽病禽霍乱疫苗8301多糖
针刺后海穴对仔猪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针刺仔猪后海穴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的水平变化。结果:针刺后海穴后仔猪血浆中NE、E立即上升(P≤0.05);非经穴针刺后也能引起血浆NE、E的水平变化,但引起变化的时间较针刺穴位组迟。初步证明了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过程是在神经兴奋作用下完成的,提示穴位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
高芳李广林孟聚诚孟宪松
关键词:穴位针刺后海穴儿茶酚胺仔猪
兽用磷脂混悬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以5%丙硫咪唑磷脂混悬液治疗绵羊细粒棘球蚴包虫病,疗效高于丙硫咪唑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用5%骆驼蓬总生物碱脂悬液治疗人工感染的牛瑟氏泰勒焦虫病,疗效高,疗程短,毒性低。用AP脂悬液配合禽霍乱苗预防禽霍乱78天,强毒攻击后,鸡的存活率高于AP注射液组3.8%和单纯疫苗组12.2%。105天强毒攻击,分别高于AP液组及单纯疫苗组5.2%和24%。
李广林高芳党萍孟聚诚梁纪兰赵四喜
关键词:兽药
8301多糖配合禽霍乱苗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率的影响被引量:12
1994年
8301多糖做为禽霍乱菌苗增效剂,能在原菌苗基础上增效约30%,效果明显。我们采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率(%)试验,在免疫后第24~46天时,无论口服组或肌注组,多糖配合菌苗组均比菌苗组效果显著。
党萍樊斌堂孟宪松袁永隆梁纪兰胡庭俊孟聚诚高芳李广林
关键词:8301多糖禽霍乱鸡病
8301多糖增强禽霍乱菌苗效力机理的实验观察被引量:4
1993年
选用依莎褐青年鸡(150日龄以下)20只和壮年鸡(150日龄以上)58只,各分单一注苗(对照组)和8301多糖配合禽霍乱菌苗肌注(实验组),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半、T 淋巴细胞花环(ERFC)形成率、B 淋巴细胞花环(EAC)形成率、血浆 cAMP 和 cGMP、血清补体相对总量及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染料颗粒活性等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了单一多糖对上述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8301多糖可提高禽霍乱菌苗的免疫效力,其机理在于它能够较全面的激活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樊斌堂袁永隆梁纪兰党萍孟聚诚胡庭俊李广林高芳孟宪松
关键词:8301多糖禽霍乱菌苗免疫增强剂
针刺后海穴对仔猪大脑及外周血液中之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SM)技术检测针刺后海穴前后仔猪大脑(皮层、尾核)及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变化。结果针刺后5分钟内大脑皮层和尾核中ACh含量显著增高,非经穴组仅皮层含量增高,尾核含量无显著差异。针刺后海穴后外周血清中ACh含量有下降趋势,针刺后15分钟、30分钟逐渐恢复上升。提示针刺后海穴对神经—内分泌有重要影响,并可能有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作用。
李广林高芳孟聚诚孟宪松成柏华杨红英李忠华李丽王如瑶朱思玲
关键词:仔猪后海穴针刺乙酰胆碱
针刺后海穴对小鼠血清干扰素的诱生作用被引量:9
1994年
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在VSV病毒和Wish传代细胞系统上观察针刺小鼠后海穴对其血清干扰素的诱生作用。结果,一次针刺组小鼠血清干扰素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针刺后海穴有直接诱生小鼠血清干扰素的作用。
高芳孟聚诚李广林黄庆洲孟宪松
关键词:针刺后海穴干扰素小鼠血清
骆驼蓬总生物碱抗人工感染牛瑟氏泰勒焦虫双芽焦虫病试验研究
1991年
本研究应用骆驼蓬总生物碱对人工感染牛瑟氏泰勒焦虫、双芽焦虫病进行了抗病性试验。试验牛共5头,对照组2头,试验组3头。攻毒后,对照组牛经18—21天的潜伏期后全部发病,试验牛治疗前染虫率为2%,最高达32.3%,经辅助治疗无效全部死亡;试验组潜伏期为21—26天,用该总生物碱治疗痊愈2例,死亡1例,疗前血液染虫率为5%,治愈后为0.28—0.8%,达带虫水平。
樊斌堂孟聚成党萍高芳李广林赵四喜梁纪兰
关键词:双芽焦虫病
骆驼蓬总碱对人工感染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病的治疗试验
1990年
骆驼蓬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eganum harmala L.)的盐酸盐注射液按5mg/kg体重肌肉注射;总生物碱纯粉按2~3mg/kg体重溶于定量70%乙醇中静脉注射,对人工感染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8头1~5岁土种黄牛进行治疗试验。结果:对照组4头牛存活3头,死亡1头,其配对分组时平均染虫率为0.23%,病期平均最高杂虫率为8.07%,血液中虫体间歇、反复出现,在20天的观察期内持续存在;试验组4头牛经用骆驼蓬总碱治疗全部治愈,其配对分组时(药前)平均染虫率为0.36%,经肌肉注射药物2次或静脉给药1次后,血液中虫体消失,连续10天涂血片镜检,均未发现虫体。试验表明该总生物碱杀灭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效果显著。
樊斌堂孟聚诚党萍高芳梁纪兰李广林张玲姬良天赵四喜李玉庄
关键词:骆驼蓬总碱疗效试验症状病理变化
针刺后海穴对小鼠脑组织中环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针刺后海穴对小鼠脑组织中环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李广林,高芳,孟聚诚,黄庆洲,孟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宪所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兽医上应用后海穴穴位免疫防治畜、禽疫病的报道很多,不少学者认为后海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
李广林高芳孟聚诚黄庆洲孟宪松
关键词:针刺疗法后海穴脑组织环核苷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