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夏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中医
  • 10篇肿瘤
  • 9篇恶性
  • 8篇恶性肿瘤
  • 4篇中药
  • 4篇中医腹诊
  • 4篇肿瘤患者
  • 4篇腹诊
  • 3篇证型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3篇化疗
  • 3篇恶性肿瘤患者
  • 3篇肺癌
  • 2篇形神
  • 2篇预后
  • 2篇症状
  • 2篇四诊
  • 2篇疼痛
  • 2篇中医病

机构

  • 2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7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25篇李夏平
  • 14篇殷东风
  • 14篇高宏
  • 7篇邢玉庆
  • 6篇唐广义
  • 5篇朱颖
  • 4篇周立江
  • 4篇张宁苏
  • 4篇潘琳
  • 4篇潘玉真
  • 3篇邢向荣
  • 2篇潘淋
  • 2篇崔小天
  • 2篇周跃华
  • 2篇刘欣
  • 2篇田奎正
  • 1篇阚凤龙
  • 1篇张晓丽
  • 1篇潘琳
  • 1篇郑晓佳

传媒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建筑电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扶正抗癌汤配合化学疗法、温热疗法治疗卵巢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殷东风邢玉庆高宏潘玉真张宁苏潘琳朱颖唐广义邢向荣李夏平周立江
1.课题来源与背景:在临床实践中课题组用扶正抗癌汤,配合副作用较小的顺铂分割给药的PC方案并配以局部微波治疗卵巢癌,结果不仅肿瘤局部肿块得到缩小,而且还观察到其化疗毒副作用小、化疗通过率高。但该方法尚未进行标准的临床试验...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扶正抗癌汤微波治疗
恶性肿瘤中医病名初探
1头颈部肿瘤1.1唇癌:中医虽无唇癌之名,但确有类似描述。如《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唇茧图说》说:"茧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其形似蚕茧故名之。""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定名茧唇也,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
李夏平殷东风邢玉庆高宏刘欣潘淋
文献传递
半夏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方证规律及安全性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殷东风教授临床应用半夏复方(半夏均为法半夏,以下简称半夏)治疗恶性肿瘤的方证规律及安全性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总结门诊患者处方中使用半夏复方的方证运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住院患者服用半夏复方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估其安全性。结果98例门诊患者半夏用量范围为6~15 g,门诊患者辨证分型以气滞痰阻居多,约占20.4%,均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其次为痰瘀互结,约占19.4%,均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莪术、延胡索等活血药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2%;病房患者服用半夏复方剂数最多为359剂,应用半夏总量最大者为3590 g,最小者为370 g,治疗前后肝、肾功及血常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殷东风教授认为半夏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病机靶点主要为痰阻、气逆,且痰阻、气逆两个基本病机可与气滞、瘀血、湿阻、实热、脾虚、阴虚相参杂。其中最常见的证候为气滞痰阻,基本处方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其次为痰瘀互结,基本处方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莪术、延胡索等。半夏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当根据体重、体力状况、年龄、证型综合决定用量大小。在剂量合理、配伍正确的前提下较长时间服用半夏复方(≥30 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对血常规及肝、肾功无明显毒性作用。
唐浩殷东风李夏平高宏
关键词:恶性肿瘤安全性
中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探究中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2012年1月-2022年2月近十年中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文献,将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方剂中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药对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128篇文献,包含128个处方,158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中药依次是黄芪、当归、白术、鸡血藤、熟地黄、茯苓、枸杞子、党参、女贞子、菟丝子;其中以补气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补血药。结论:中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以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利水渗湿等治法。
张晓丽张宁苏李夏平
关键词: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数据挖掘中药用药规律
中医腹诊在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腹诊对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中医腹诊方法诊察2007年1月16日—2007年3月1日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33例恶性肿瘤患者,研究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腹诊特点,及其与传统四诊...
李夏平
关键词:腹诊中医四诊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的初步探讨
目的:规范恶性肿瘤的现代中医病名诊断。方法:结合中医古典文献中有关恶性肿瘤的病名描述,并根据恶性肿瘤的三个特点(1,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肿块侵及正常器官:2,肿瘤影响其相应器官的功能;3,恶病质),加以整理。结果:从以下...
李夏平殷东风邢玉庆高宏刘欣潘淋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医病名器官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肺滑膜肉瘤一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探讨原发性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治疗和疾病进展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原发性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咳嗽、咳痰、右侧胸部胀痛9个月入院。胸部增强CT检查示:右下胸腔见一球形肿块影,直径约3.6 cm,边缘光滑,邻近肋骨未见骨质破坏,CT值63 Hu。CT引导下右胸腔肿物穿刺活组织病理报告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示:CR(++),Vim(+),Bcl-2局灶(+),Ki67阳性率10%。临床诊断原发性右肺下叶滑膜肉瘤。患者拒绝行手术及放化疗,仅行中药治疗,症状控制尚可,但未能延缓肿瘤生长。结论肺滑膜肉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需结合病理、免疫组化及SYT-SSX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本病标准化治疗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建议结合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及一般状态行积极抗肿瘤治疗。
周立江李夏平邢玉庆殷东风
关键词:滑膜肉瘤肺肿瘤放化疗
乳腺癌合并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血脂水平、化疗史、内分泌治疗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入院的资料完整的乳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年龄、血脂水平、化疗、内分泌治疗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气血两虚,不同中医证型在年龄、血清胆固醇水平、内分泌治疗史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及化疗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最多,年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
王译高宏李夏平
关键词:乳腺癌高脂血症中医证型
吗啡快速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吗啡快速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NRS≥4分的60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吗啡快速滴定,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参照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吗啡滴定。结果 52例患者完成快速滴定,静脉组25例,口服组27例。两组滴定完成时NRS评分均≤3分,并均较滴定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NRS评分在滴定前、滴定后和滴定前后差均无明显差异(P>0.05);吗啡制剂滴定完成时,口服组与静脉组的疼痛明显缓解,达到65%以上,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组滴定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P<0.05);滴定后两组的ZP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口服组更为明显(P<0.05);滴定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组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啡快速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时,口服及静脉滴注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滴定,而静脉滴定的速度更快。
殷东风高宏潘玉真邢玉庆邢向荣周跃华朱颖唐广义李夏平张惠子潘琳崔小天周立江
关键词:癌性疼痛吗啡静脉滴注
中医腹诊对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医腹诊对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中医腹诊方法诊察2007年1月16日-2007年3月1日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33例恶性肿瘤患者,研究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腹诊特点,及其与传统四诊的比较。结果:腹部肿瘤的患者腹力多偏实(36.0%)或实(20.0%),92.0%出现心下痞硬。肝癌和腹水的患者中100%出现心下痞硬。腹力实的5例患者中都为腹部肿瘤且其中4例在观察期间死亡。舌脉无明显异常的16例患者中,出现胸胁苦满者8例,心下痞硬13例,振水音5例,腹部压痛8例,腹力异常13例。腹诊正常的3例患者至观察期结束病情稳定,一般状态评分良好(Perfam ancestatus,PS≤2)。结论腹诊是四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肿瘤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李夏平殷东风
关键词:腹诊中医四诊恶性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