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国

作品数:34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入路
  • 9篇神经内镜
  • 9篇手术
  • 9篇内镜
  • 7篇血管
  • 6篇血管减压
  • 6篇微血管
  • 6篇微血管减压
  • 6篇减压术
  • 5篇电刺激
  • 5篇电刺激术
  • 5篇血管减压术
  • 5篇切除
  • 5篇小脑
  • 5篇脑膜
  • 5篇脑深部
  • 5篇脑深部电刺激
  • 5篇脑深部电刺激...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痛

机构

  • 34篇山东大学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34篇李卫国
  • 27篇马翔宇
  • 26篇徐淑军
  • 22篇李新钢
  • 12篇李超
  • 11篇陈腾
  • 6篇张鑫
  • 5篇张文华
  • 4篇王新宇
  • 4篇徐硕
  • 3篇郭兴
  • 3篇吴倩倩
  • 3篇黄斌
  • 2篇倪石磊
  • 2篇冯子超
  • 2篇王济潍
  • 2篇张超
  • 2篇鲍修风
  • 2篇杨宁
  • 2篇陈思

传媒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5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LOD3与LRRN3作为联合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PLOD3与LRRN3作为联合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以PLOD3与LRRN3作为联合标志物能够对人群中帕金森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相比于传统依赖帕金森病典型临床表现...
郭兴李卫国胡文君高梓杰樊扬吴倩倩
颈部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的研究
李超徐淑军李卫国陈腾马翔宇
乙状窦后入路无血快速开颅技术单中心标准化操作流程被引量:1
2019年
乙状窦后入路是进入桥小脑角区的主要入路,适用于听神经瘤、岩骨背侧脑膜瘤、胆脂瘤等桥小脑角区病变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临床常常遇到如何快速实施乙状窦后入路开颅,达到良好的术中显露、避免术中过多出血及静脉窦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的困扰。自2014年起实施乙状窦后入路无血快速开颅技术并于2015年初步制定并实践了该入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乙状窦后入路无血快速开关颅技术快速、简单,出血量极少,术野干净整洁,可有效避免静脉窦损伤,极大地缩短手术时间,改良了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其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提出有助于该技术的推广。
马翔宇刘士宝李卫国徐淑军李新钢张磊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乙状窦后入路
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疼痛缓解程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中35例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平均手术时间为85.6 min;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3例,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单独完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可消除传统显微镜下手术的视野盲区,不易损伤血管、神经,明显减小对正常脑组织牵拉和损伤。故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或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的替代手术,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济潍李超陈腾张文华李卫国马翔宇徐淑军李新钢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
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
马翔宇冯子超李超陈腾李卫国徐淑军李新钢
补救黏膜瓣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初步探讨补救黏膜瓣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补救黏膜瓣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3例.观察鼻腔期及蝶窦期手术耗时及患者的嗅觉障碍、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鼻腔期和蝶窦期耗时为15~30 min,平均(24.0±4.5) min;术中27例(23.9%)发生脑脊液漏,其中低流量脑脊液漏24例,20例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行鞍底重建;高流量脑脊液漏3例,均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行鞍底重建.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8.0±4.3)个月.术后17例(15.0%)嗅觉减退或消失(其中11例为转为鼻中隔黏膜瓣者);1例(0.9%)鼻出血(为对侧蝶腭动脉分支出血),1例(0.9%)脑脊液漏,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补救黏膜瓣技术处理蝶窦开口处鼻中隔黏膜,可以在术中出现鞍膈破裂脑脊液漏的情况下制作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鞍底重建,且不增加蝶窦期和鼻腔期的手术时间.
马翔宇时传君倪石磊黄斌李超李卫国陈腾徐淑军李新钢
关键词:垂体肿瘤经鼻蝶窦入路
颈部单切口在迷走神经刺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1988年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VNS是通过放置神经控制辅助系统进行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一项新技术,VNS以其独特的安全性、长期有效性及可耐受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
李超马翔宇徐硕陈腾李卫国徐淑军
关键词:迷走神经刺激术单切口药物难治性癫痫颈部神经控制
DBS手术中相关微差错和非计划事件的总结分析对策预测
徐淑军李卫国马翔宇吴倩倩
术中唤醒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央沟定位运动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实施术中唤醒配合中央沟定位胶质瘤切除术,初步探讨该技术对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6例运动区附近胶质瘤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无头皮夹快速开颅、术中唤醒,通过皮质诱发电位进行中央沟定位,在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最后在唤醒状态或全麻下快速关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患者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5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或改善.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7例.无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无痛苦回忆.结论 唤醒状态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央沟定位切除运动区胶质瘤,能够在保护患者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预后.
张鑫徐淑军马翔宇李卫国张文华王新宇李新钢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唤醒麻醉脑功能定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监测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术中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电极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双侧丘脑底核(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全麻组),以及同期接受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的双侧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局麻+全麻组)的临床资料。全麻组患者术中选择双侧口轮匝肌、大小鱼际肌和踇短屈肌,记录CMAP的引出情况。局麻+全麻组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给予术中电刺激,并记录出现锥体束反应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刺激电压阈值、术后CT与术前MRI影像融合结果显示的电极位置,以及与术前(药物关期)相比,两组术后开机3个月(药物关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的改善率。结果全麻组与局麻+全麻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术前药物关期UPDRS-Ⅲ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比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全麻组患者给予术中电刺激时均记录到典型的CMAP。(2)全麻组3组肌肉CMAP引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轮匝肌最高(60/60),其次是大小鱼际肌(35/60),踇短屈肌未记录到CMAP。(3)全麻组中3例患者、局麻+全麻组中4例患者进行了电极位置的调整;两组中未做电极位置调整的患者相比较,电压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CT与术前MRI的融合结果显示电极位置良好,全麻组双侧副反应触点外缘距内囊内缘的距离与局麻+全麻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UPDRS-Ⅲ评分改善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DBS中电刺激时记录CMAP是一项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技术;其中面部及上肢的CMAP更容易被记录到;电压阈值的大小能够为电极与内囊相对距离的判断�
吴倩倩陈思徐淑军李卫国马翔宇徐硕杨宁郭兴张超李超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电极定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