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雄
-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西地区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39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按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分为TLC>1300个/μl(G1)与TLC≤1300个/μl(G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9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90.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4.1%)、细菌性肺炎(44.9%)、肺结核(36.7%)、皮肤感染(28.7%)、感染性腹泻(23.6%)。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8.1%,高于G1组患者(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总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总淋巴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许超宇张宇锋朱宇佳覃琼芬吕日英李仕雄江波
- 关键词: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总淋巴细胞计数
- 重型肝炎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判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肝病资料进行验证,评判模型判断能力。结果 145名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8%(94/1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是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预后判断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研究发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8.0%,总正确率为90.0%。结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后判断模型的构建。本研究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 吕日英李仕雄吴继周朱宇佳付少萍
- 关键词:预后
- 阿德福韦酯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谢伟乾李仕雄朱宇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香菇多糖
- 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发病率,研究重型肝炎伴HE患者与单纯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探讨重型肝炎并发H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重型肝炎住院的145例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E,将研究对象分成重型肝炎伴HE(HE组,52例)和单纯重型肝炎组(非HE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综合征等其他并发症患病率和血液生化指标,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为35.9%(52/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因素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1.57,95%CI:1.04~2.44)、血氨(OR=1.03,95%CI:1.02~1.04)。结论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较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氨是影响重型肝炎并发HE的主要危险因素。
- 吕日英吴继周李仕雄
-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39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45例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76%(91/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肝性脑病(OR=16.27,95%CI:3.52~74.90)、腹水(OR=7.00,95%CI:2.12~23.10)、肌酐(OR=1.02,95%CI:1.01~1.03)、血氨(OR=1.02,95%CI:1.00~1.03)、凝血酶原活动度(OR=0.56,95%CI:0.47~0.65)。结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是重型肝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吕日英吴继周李仕雄
- 关键词:重型肝炎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 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及其与CD_4^+T细胞的关系——附210例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分析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类型,检测210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分析不同CD4+T细胞计数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发生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类型是口腔假丝酵母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96.5%,高于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63.2%(P<0.05)。结论: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CD4+T细胞计数≤0.2×109/L提示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高。
- 许超宇张宇锋李仕雄朱宇佳
-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机会性感染CD4+T细胞
- 210例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TLC>1300个/μl组(G1组)和TLC≤1300个/μl组(G2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1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为口腔念珠菌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3.6%,高于G1组患者(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LC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TLC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TLC,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 许超宇张宇锋朱宇佳陈昌枝覃琼芬梁世寅李仕雄
- 关键词: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总淋巴细胞计数
- 210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_4^+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0例HIV/AIDS患者进行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来寻找能有效预测CD4+细胞计数<200个/μL与<350个/μL的总淋巴细胞的范围。结果:调查对象总淋巴细胞计数和CD4+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602,P<0.01),总淋巴细胞<1 400个/μL对应于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有73.0%的灵敏度,69.2%的特异度,92.0%的阳性预测值;总淋巴细胞<1 700个/μL对应于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有76.9%的灵敏度,66.7%的特异度,97.3%阳性预测值。结论: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地区可利用总淋巴细胞计数作为CD4+细胞计数的一项替代指标,来预测了解HIV/AIDS患者的疾病进展状况及指导临床治疗。
- 许超宇朱宇佳覃琼芬李仕雄江波吴登强
- 关键词: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
- 拉米夫定联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附8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对HBVDNA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2组均予拉米夫定10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2mg肌内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DNA。2组各有40例患者具有肝穿刺指征,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比16%,90%与71%,均为P<0.01);2组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3%和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为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远期疗效,且较安全。
- 朱宇佳黄民娇梁世寅覃琼芬黄旭美李仕雄许超宇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拉米夫定
- 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9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40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90名患者中好转102例,恶化死亡188例,病死率64.8%(188/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肝性脑病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肝肾综合征(HRS)(OR=16.27,95%CI:3.52~74.90)、腹水(OR=7.00,95%CI:2.12~23.10)、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OR=7.00,95%CI:2.12~23.10)、肌酐(OR=1.02,95%CI:1.01~1.03)、血氨(OR=1.02,95%CI:1.00~1.0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OR=0.56,95%CI:0.47~0.65)。结论 HRS、腹水、SBP、肌酐、血氨、PTA是肝性脑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提示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动态监测PTA、血清肌酐及血氨,有望降低病死率。
- 吕日英李仕雄
- 关键词:肝性脑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