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腮腺炎与其并发脑炎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
- 1998年
-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显示26例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患儿血浆ET水平(73.419±10.30 pmol/L)明显高于健康儿童(52.31±5.26 pmol/L)及无并发症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50.733±4.937pmol/L)。2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浆ET水平与健康儿童无显著差异。提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患儿有血管内皮及神经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血浆ET增高。
- 杨敏雷尚兵李云刘幼慈
- 关键词:腮腺炎流行性脑炎脑炎血浆内皮素
-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组67例、疑似心肌炎组(NVMC组)72例及健康对照组小儿L 65例。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cTnI、CK-MB mass和hs-CRP水平。结果 VMC组的cTnI、CK-MB mass及hs-CRP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P<0.01)。单个指标cTnI、CK-MBmass和hs-CRP诊断VMC的灵敏度依次为hs-CRP(68.66%)>cTnI(65.67%)>CK-MB mass(55.22%),特异度为cTnI(100.00%)>CK-MB mass(93.06%)>hs-CRP(81.94%)。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准确率(92.09%),均高于应用cTrI、CK-MB mass和hs-CRP单一指标。3项指标对VMC患儿的动态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表明,VMC患者康复时以hs-CRP恢复最快,CK-MB mass次之,cTnI最慢。结论联合应用cTnI、CK-MB mass和hs-CRP检测,能更准确地诊断VMC,为建立一种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对VM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李云李新魏荣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61例临床及诊断
- 1995年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61例临床及诊断王大斌,李云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因腹泻死亡婴儿1500万左右,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儿腹泻估计占全部病例的40%~50%,严重危害小儿...
- 王大斌李云
- 关键词:儿童轮状病毒肠炎
- 78例男性不育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 1999年
- 男性不育是生育异常中较常见的疾病。我室自1985年至今对7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染色体异常16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来自本院泌尿外科和男性不育专科门诊,均经临床检查及多次精液分析确诊为男性不育症,其中包括无精子...
- 蔡桂香涂自良邵玲李云
- 关键词:不育症细胞遗传学
- 细胞凋亡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 ,VM)鼠不同时期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小鼠感染后 7d即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 ,10~ 14d病变最严重 ,2 1d以后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逐渐减轻 ,代之心肌纤维化 ,对照组无病变。实验组 7、10、14、2 1、2 8d均可见到凋亡细胞 ,且感染后 7~ 14d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 2 1~ 2 8d(P <0 .0 5 ) ,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
- 李云陈宝芳李涛麦根荣
- 关键词:细胞凋亡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B3小鼠
- PCR技术在儿童金葡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根据已知的金葡菌核酸酶(NUC)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临床标本127例,并与常规的分离培养、涂片鉴定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对金葡菌具有高度特异性,而与其它葡萄球菌珠、6株临床普通分离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086pg(相当于25CFU)。血样本:PCR阳性率2957%(34/115)、培养阳性率1130%(13/115);体液样本:PCR阳性率3333%(4/12)、涂片阳性率833%(1/12)。故PCR技术可作为检测儿童金葡菌感染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且不受临床用药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涂自良蔡桂香陈宝芳邵玲李云
- 关键词:PCR金葡菌感染儿童
- 灵芝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李云陈宝芳李涛潘同国陈荣光
- 该课题立题新颖,实验设计合理,方法正确,检测指标全面,结果真实可靠,结论正确,讨论严谨,逻辑性强,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该课题为临床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新的手段,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经文献查新证实,该研究成果...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灵芝动物模型中药药理学
- 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金葡菌感染诊断中临床应用的探讨
- 1999年
- 根据已知的金葡菌核酸酶(NUC)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临床标本127例。并与常规的分离培养、涂片鉴定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对金葡菌具有高度特异性,而与其它葡萄球菌株、6株临床普通分离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0.86pg(相当于25CFU)。PCR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涂片的阳性率。故PCR技术可作为检测儿童金葡菌感染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涂自良蔡桂香陈宝芳邵玲李云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
- 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及抗炎效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病毒性肠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佐治,比较两组的疗效、病毒转阴率以及炎性因子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大便异常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腹痛、腹泻、大便异常、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NF-α、IL-6、IL-10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毒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能够迅速缓解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李云
- 关键词:喜炎平西咪替丁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抗炎
- 发作性睡病(附17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睡眠过多及白天不抗拒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多数病人可有一或数种症状,如大笑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现总结全部收治病人17例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1例,女性6例,起发病最小3岁,最大12...
- 常燕群蔡桂香李云王大斌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四联症脑电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