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耀军

作品数:53 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红树
  • 15篇红树林
  • 13篇湿地
  • 8篇植物
  • 7篇红树林湿地
  • 6篇胁迫
  • 5篇土壤
  • 4篇植被
  • 4篇生物量
  • 4篇干旱
  • 4篇沉积物
  • 3篇性状
  • 3篇幼苗
  • 3篇沼泽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湿地生态
  • 3篇湿地植物
  • 3篇泥炭地
  • 3篇物量

机构

  • 3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7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新疆农垦科学...
  • 5篇广州市林业和...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福建中烟工业...
  • 2篇东营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际竹藤网络...
  • 1篇霍城县林业局
  • 1篇吉林省蛟河林...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山东科达基建...

作者

  • 51篇朱耀军
  • 15篇武高洁
  • 14篇郭菊兰
  • 9篇郭嘉
  • 8篇姜继元
  • 8篇郭志华
  • 8篇李铭
  • 8篇董鹏
  • 8篇马新
  • 6篇马牧源
  • 6篇王成
  • 6篇于一雷
  • 5篇贾宝全
  • 5篇赵娜娜
  • 4篇粟娟
  • 3篇李胜男
  • 3篇文菀玉
  • 3篇马牧源
  • 3篇韦玮
  • 2篇崔向慧

传媒

  • 5篇湿地科学与管...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林业资源管理
  • 2篇绿洲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湿地科学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丹开花前后营养变化分析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对牡丹开花前后根、枝条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前、后总糖、多糖、二糖、粗蛋白、粗纤维、果糖、N、P、Ca、Mg、S的含量变化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牡丹的开花过程是一个明显能量消耗的过程。从牡丹开花前后根、枝条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来看,根中多糖、葡萄糖、总糖、淀粉、粗脂肪的含量明显高于枝条,而枝条中二糖、粗纤维的含量明显高于根,充分证明了牡丹根是植株的主要养分贮存器官,为开花提供所需营养,当年形成的枝条为下一次开花提供较少的养分,更主要的是起运输通道的作用。
高志民王雁李振坚周伟伟朱耀军严彦
关键词:开花养分变化
湛江高桥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被引量:10
2014年
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在2条垂直于海岸的样线A和样线B上,根据潮汐淹没时间各选择3个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用于解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为粉-砂型质地,其中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13±4)%、(39±12)%和(48±16)%;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2%-3.7%,pH值为2.5~7.3,交换性盐基总量为1.4~16.4cmol/kg,总氮含量0.01%~0.2%,总磷含量130~435mg/kg;A、B样线的沉积物粒度、pH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沉积物中11种金属的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Al(4.5%~19.2%)、Fe(1.0%-4.7%)、Mn(50.4~163.4mg/kg)、Cr(24.4—43.0mg/kg)、Zn(14.4~52.1mg/kg)、Pb(11.3—34.913mg/kg)、Ni(3.5~19.4mg/kg)、C0(3.0—7.7mg/kg)、cu(1.4~9.6mg/kg)、As(1.4~5.8mg/kg)、Mg(0.2~0.9mg/kg),除Co、Cu、As、Fe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金属元素间差异显著;A样线上cr、Cu、Mn含量显著高于B样线,其他金属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低潮位沉积物的含砂量、pH值更高;垂向梯度上,细颗粒(黏粒、粉粒)含量、pH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均以表层值最高,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而含砂量则相反。金属含量表现为更低潮位点的金属含量低,但也因金属元素而异,潮位因素对不同金属分布的影响存在差异;各样点金属含量垂向上均以表层最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与pH值、含砂量负相关,而与细颗粒含量正相关;金属元素含量除了与含砂量显著负相关、与pH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与盐基总�
朱耀军郭菊兰武高洁林广旋吴晓东
关键词: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理化性质金属
湿地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代谢响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3.5%的Na Cl溶液分别对碱蓬、三七景天和星星草等3种植物进行浇灌,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和土壤中离子含量、生物量、土壤p H值、全盐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碱篷植株体内可聚集大量的Cl-和Na+,但是,在碱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很高的交换性钠含量,因其不断进入土壤胶体,从而加重了土壤碱性化程度;三七景天在生长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及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对降低土壤盐碱性具有较好的作用;星星草通过迅速增加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来降低其渗透势,缓解体内盐分浓度,以抗盐胁迫环境,且能积累较高的干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含水率。因此,这3种植物都是较好的耐盐植物,可用以进行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选育。
韦玮李胜男朱耀军郭嘉于一雷
关键词:湿地植物盐胁迫耐盐性生物量
欧洲和北美地区退化泥炭地修复技术与借鉴被引量:1
2020年
泥炭地是重要的自然湿地类型,具有固碳、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侵蚀、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排水疏干、过度放牧和基础建设等强烈的人为干扰,全球泥炭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源。文中从水文修复、植被修复和生态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欧洲和北美国家退化泥炭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结合若尔盖湿地修复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展望,旨在为我国高原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朱耀军马牧源赵娜娜
关键词:泥炭地植被修复生态监测高原湿地
基于树冠覆盖的广州市中心区绿化格局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城市森林功能分类和斑块等级的思想框架,对高空间分辨率航片数据进行解译,以广州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区,对其树冠覆盖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树冠覆盖率为19.5%,其中天河区最高达26.5%,芳村区最低仅6.6%。生态公益林在5个类型组(生态公益林、公共园林、居所林、生产林和防护林)的树冠覆盖斑块中面积最大,占55.4%,其次为生产林,占19.9%。各类型的平均面积以生态片林最大,行道树最小。2)树冠覆盖斑块以面积大于1hm2的特大型为主,占总斑块面积的78.8%,小斑块(<0.1hm2)、中斑块(0.1~0.5hm2)和大斑块(0.5~1hm2)分别占9.2%,7.9%和4.2%。生态片林在特大型斑块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生产林,其他面积等级斑块均以居所林所占比例最大。3)特大斑块主要位于中心区北部的白云山和城市发展东部拓展区的天河、黄埔的丘岗林地区域,以及海珠区南部,而荔湾区、越秀区和东山区均以小斑块数量占优。面积在0.5~1hm2的斑块多分布于特大型斑块周边,主要是由人为干扰引起的破碎化表现。树冠连续覆盖是实现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的有效途径,行道树类型斑块数量最大,相对破碎,但最具形成连续覆盖的潜力。通过对航片数据中树冠覆盖数据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绿化质量,了解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在更小尺度上的城市森林相关的生态过程研究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朱耀军王成贾宝全粟娟
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分布及埋藏特征被引量:22
2016年
红树林是世界上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能够持续地固定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深远影响。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旨在分析我国典型红树林湿地的固碳潜力,为红树林湿地碳计量提供依据。在垂直于海岸线的两条样线上选取6个不同潮位的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分析,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基于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推演沉积率,并对湿地有机碳密度和埋藏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2.14—36.94 g/kg,平均(12.79±9.91)g/kg。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密度为(0.0100±0.0056)g/cm3,空间上差异显著显著,水平方向上两条样线均以中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最大,近陆侧(内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高于近海侧(外带);垂直方向上,内带和外带样柱的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最高,而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研究区红树林湿地百年尺度上沉积率为6.5—11mm/a,且外带样点沉积速率显著快于内带样点。有机碳埋藏率空间差异大,外带样点为(34.58±7.67)g m-2a-1,而中带样点可达150.56 g m-2a-1。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分布受潮位的影响大,更高潮位点和表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更高,而处于低潮位的外带样点的有机碳沉积更快。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比更低纬度带低,但均高于地带性陆地植被,且其能够通过持续的沉积过程来捕捉和固定有机碳,固碳潜力大。
朱耀军赵峰郭菊兰武高洁林广旋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碳
秋茄幼苗光合特性对寒害的响应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秋茄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防御机制,以期为抗寒性红树植物种的选育、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秋茄幼苗为材料,分别在5℃与12℃低温下进行胁迫试验。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便携式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AM-2500)分别测定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应用EXCEL和SPSS13. 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作图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水分利用率(WUE)影响显著(P <0. 05);(2)低温胁迫下,Pn、Gs、Ci均显著降低,持续5 d低温,Pn、Gs随低温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Ci则呈现上升趋势。5℃低温胁迫第1天,WUE明显高于对照(CK),第2天之后开始下降且低于对照(CK); 12℃低温胁迫下,WUE略高于CK且低温期内持续高于CK。(3) 5℃低温胁迫下,可变荧光(Fv)与最大光能转换速率(Fv/Fm)低于CK,随低温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低温第5天,显著低于CK(P <0. 05); 12℃低温胁迫下,Fv和Fv/Fm变化不明显。[结论]秋茄幼苗可在12℃低温胁迫下存活,但秋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生物产量减少,而5℃低温胁迫持续2 d是秋茄幼苗的生存阈值;秋茄幼苗叶片在未使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损的低温胁迫下,Pn下降主要受气孔因子限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提高叶片水分利用率,以减少光合速率下降,提高抗寒能力。
郭菊兰朱耀军文菀玉武高洁宁宇马骅王义飞
关键词:秋茄幼苗低温胁迫光合特征
基于益本分析的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系统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化是21世纪的主要问题,城市化给城市内部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森林已经成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市区域中不同的功能需求重点,通过对与树种选择相关的生物生长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影响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来进行城乡绿化树种选择和植物群落设计,能够降低城乡绿化成本并使其发挥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和持久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朱耀军林喜双王成贾宝全
关键词:城市化树种选择
新疆文冠果苗期选育植物学性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田间测量和观测法,以新疆干旱区引种文冠果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两步聚类分析方法,对424个文冠果优选样本进行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幼树植物学性状均有较大变幅,且各指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80.106%,基本反映了原始指标所涵盖的信息,包含长势因子、色度因子、树形因子、小叶因子。两步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枝条颜色是反映文冠果植物学性状的重要指标,而与叶相关因子的预测重要性较低。
董鹏姜继元李铭朱耀军马新
关键词:植物学性状
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地下水监测设备领域,该地下水监测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监测组件,相邻两个监测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监测组件包括外筒和套设于外筒内且放置有水位监测计的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具有...
徐卫刚朱耀军郭嘉于一雷杨思文莞玉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