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日升

作品数:18 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精神分裂症
  • 11篇分裂症
  • 5篇眼球运动
  • 5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精神病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症状
  • 3篇探究性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对照
  • 3篇病例对照研究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强迫症
  • 2篇强迫症患者
  • 2篇儿童
  • 1篇单核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日本大学
  • 2篇通辽市精神病...
  • 1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加州大学
  • 1篇天津市精神卫...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通辽市神经精...

作者

  • 18篇朱日升
  • 15篇韩永华
  • 5篇潘超
  • 3篇沈渔邨
  • 3篇王秀丽
  • 2篇王玉凤
  • 2篇张伯全
  • 2篇陈景旭
  • 2篇方明昭
  • 2篇王丽莉
  • 2篇小岛卓也
  • 2篇崔玉华
  • 2篇张岱
  • 2篇唐宏宇
  • 1篇岳伟华
  • 1篇顾伯美
  • 1篇王力芳
  • 1篇汪毅
  • 1篇陈进
  • 1篇周东丰

传媒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动分析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 (EETM )对精神分裂症不同病程的影响及其组间比较。方法 :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 (MODELIV ,日本提供 )对 13 3例病程小于 1年 (第 1组 ) ,14 8例病程在1~ 5年 (第 2组 ) ,10 5例病程在 5~ 10年 (第 3组 ) ,112例病程在 10年以上 (第 4组 )四组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81人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实验检查。用差别分析值 (DiscriminantAnalysis ,D分值 ) ,眼固定点数 (NumberofEyeFixations ,NEF) ,反应性探索分 (ResponsiveSearchScore ,RSS) ,认知性探索分 (CognitiveSearchScore ,CSS) ,眼示踪总距离 (TotalEyeScanning ,TESL) ,眼示踪平均距离 (MeanEyeScanning ,MESL)分析四组实验结果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 :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 3 86人 (敏感性 77 5 % ) ,负分112人 ;81人正常对照组获正分 7人 ,负分 74人 (特异性 91 4% )。D分值、EETM在正常人受试者与精神分裂症组间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D分值、EETM在第 1组与第 4组间比较除NEF、MESL外 ,其它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ETM其它各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眼球轨迹运动实验检查是对精神分裂症敏感性较强的辅助诊断工具 ;病程较长的精神分裂症其认知功能?
王丽莉韩永华朱日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动分析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特点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影响。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1-10/2004-12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另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体健康的职工与在院研究生80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记录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结果为①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对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为61.5%,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6.3%。②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总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4.05±5.30),(30.96±6.34)个;6.27±0.86,7.20±0.89;(424.12±146.12),(563.70±164.79)mm;9.69±1.43,10.85±1.10,(P<0.01)]。③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抑郁症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单用抗抑郁药组与合用两种抗抑郁药组除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465.01±143.76),(330.45±122.04)mm;(20.33±4.93),(16.23±3.76)mm,(P<0.05)],D判别分值、眼球注视点、认知功能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①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基本不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单一使用抗抑郁剂与合用两种抗抑郁剂因素的影响。
朱日升潘超韩永华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眼球运动
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异常及其临床相关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探究性眼球运动与其临床变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1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首次就诊的强迫症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按用药情况分为2组,用药组30例,未用药组28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职工和实习生为对照组,共30例。分别对各组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并进行评分,评定指标包括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长度、眼球注视平均长度、认知性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及判别分析值(正分为异常,负分为正常)。并分析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未用药组有1例因头围过大,无法使用眼球运动仪而退出,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27及3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病例组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反应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以及眼球注视总长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2.02~3.90,P<0.05或<0.01),判别分高于对照组(t=-4.37,P<0.01)。②病例组判别分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犤37%,8%,(χ2=0.56,P<0.01)犦。与判别分正常的强迫症患者相比,判别分异常的强迫症患者自知力较差(t=2.52,P<0.05)。③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的判别分、反应性探究分、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及眼球注视总长度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F=5.19~10.49,P<0.05或<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应性探究分仅与思维形式障碍有关;认知性探究分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精神运动迟缓分、Mausley强迫症状总分有关;眼球注视点数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用药和抑郁有关;眼球注视总长度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及用药有关。结论: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存在异常,而且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及精神运动迟缓分等临床指标相关。
张伯全朱日升韩永华方明昭阎俊崔玉华沈渔邨
关键词:强迫性人格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强迫症状
传统与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情感矫正剂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方法: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30.19±8.21)d,测试并分析眼球轨迹运动,应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PANSS在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3.10,P<0.01),判别分析值、眼固定点数、反应性探索分、认知性探索分眼示踪总距离,眼示踪平均距离治疗前、后其差异均无显著性(t=0.36,0.56,0.47,0.77,0.06;P均>0.05)。判别分析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自身一致性分别为84.2%和81.6%,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t=0.36,P>0.05)结论:传统与非传统抗精神药物及情感矫正剂对眼球轨迹运动各项指标均无影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眼球轨迹运动的指标基本不受抗精神药物影响。判别分析值在药物治疗前、后一致性是稳定,并反应眼球轨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征。
韩永华覃松朱日升王秀丽孙秀琪卞征宇
关键词:传统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
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系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及其与他们的父母、同胞等遗传关系的研究。方法 :使用眼球轨迹运动检查仪对 5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他们的父母双亲、同胞各 5 0人进行测试 ,并测试正常健康对照组 3 0人。以差别分析值 (Discriminantanalysis ,D分 )的结果来判定其是否为精神分裂症性障碍。凡D分是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障碍 ,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障碍。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 ,按ICD -10和DSM -Ⅳ诊断标准检查每一受试者。结果 :5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40人D分值为正分 (40 / 5 0人 ,80 0 % ) ,患者的父亲 5 0人中有 2人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2 3人D分值为正分(2 3 / 48人 ,47 9% ) ,同胞 5 0人中有 5人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2 5人D分值为正分 (2 3 / 45人 ,5 1 1% ) ;正常健康对照组 3 0人中有 4人D分值为正分 (4/ 3 0人 ,13 3 % )。患者与父亲、母亲、同胞之间在反应性探究分(RSS)、眼运动注视点数 (NEF)、认知性探究分 (CSS)、眼视踪总距离 (TESL)、眼视踪平均距离 (MESL)等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父亲与母亲、父亲与同胞、母亲与同胞之间比较除个别项目外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眼球轨迹运动作为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具有特异性 ,?
韩永华朱日升李瑞珍王汉玉王秀丽张贵岚王鹏孙晓军小岛卓也高桥沈渔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同胞家系
31例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标记运动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Type-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对31例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检查,间隔时间(34±8)天;31例正常人对照组只作一次检查。结果判别分析值(Discriminantanalysis,D分值)在抑郁症组前后两次检查的结果(0.52±1.58,0.79±1.44)均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00±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t=4.40、5.80,P<0.01)。抑郁症组前后两次检查HAMD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32.14±5.72,17.48±7.82,t=11.91,P<0.01),但前后两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主要指标之间比较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结果不同,抑郁症组经过抗抑郁剂治疗后,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主要指标前后两次比较无明显变化。
潘超单敏朱日升韩永华
关键词:抑郁症病例对照研究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2
1995年
本文选用感觉统合治疗法对42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感觉统合失调显著改善率为83.3~91.7%,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及学习成绩的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朱日升沈渔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疗效感觉统合治疗
强迫症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57例强迫症(其中27例无用药史,30例有用药史)和50例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方面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并分析探究性眼球运动与临床的关系。结果:强迫症患者的探究性眼球运动多数指标均低于正常人(P<0.05或者P<0.01);强迫症患者差别分析值正分者占37%,而正常对照组为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12.27,P<0.001)。以眼球运动指标为因变量并以临床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被选入反应性探究分回归方程者有思维形式障碍(如赘述);选入认知性探究分回归方程者为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精神运动迟缓分、Mausley强迫症状总分。结论: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异常,支持强迫症额叶皮层-基底节异常学说,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在生物学上存在某些关联或者重叠。
张伯全崔玉华韩永华朱日升方明昭沈渔邨
关键词:强迫症病例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 IV,日本提供)测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对PANSS五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认知因子)、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探究性眼球运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探究性眼球运动各指标评定结果均小于正常对照组(t=3.22-8.46,P<0.01)。认知探究分(CSS)、反应性探究分(RSS)与PANSS阴性症状呈负相关(均为r=-0.256,P=0.048),与PANSS认知因子呈负相关(r=-0.331、-0.427,P< 0.01)。结论:PANSS认知因子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运动障碍这一生物学标记的外显症状。
陈景旭唐宏宇韩永华朱日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例对照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探究性眼球运动特点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探究性眼球运动的特点。方法 :应用眼球运动轨迹标记记录仪对 33例ADHD儿童及与之按年龄、性别配对的 33名正常儿童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轨迹检查 ,比较两组眼球注视点、眼球注视总长度、眼球注视平均长度、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及D公式分。结果 :眼球运动轨迹中的基本成分比较 :ADHD儿童眼球注视点 (NEF)数目减少 ,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眼球注视平均长度 (MESL)较正常儿童延长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ADHD儿童反应性探究分低于正常儿童 ,差异有显著性 ;ADHD儿童D公式分为正分 ,正常儿童为负分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DHD儿童探究性眼球运动眼球注视点数目明显减少 ,眼球注视平均长度延长 ,反应性探究分明显降低 ,这些特点可能反映了ADHD儿童执行功能受损。
孙黎王玉凤韩永华朱日升
关键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