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军

作品数:40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垫层
  • 11篇模型试验
  • 10篇地基
  • 10篇颗粒流
  • 10篇复合地基
  • 6篇载力
  • 6篇受力
  • 6篇承载力
  • 5篇碎石
  • 5篇碎石垫层
  • 5篇破坏模式
  • 5篇桩筏
  • 5篇桩筏基础
  • 5篇细观
  • 5篇荷载
  • 5篇筏基
  • 5篇筏基础
  • 4篇水平荷载
  • 4篇沉管
  • 3篇砂土

机构

  • 27篇东南大学
  • 22篇扬州大学
  • 4篇中交公路规划...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江苏省水利勘...
  • 1篇江苏省广播电...
  • 1篇中铁十一局集...
  • 1篇商丘工学院

作者

  • 36篇朱小军
  • 15篇龚维明
  • 11篇赵学亮
  • 9篇费康
  • 8篇李文帅
  • 4篇徐国平
  • 4篇许朝阳
  • 3篇陈辉
  • 3篇霍少磊
  • 2篇郭荣
  • 1篇郭霞
  • 1篇程建华
  • 1篇王树兵
  • 1篇宋根萍
  • 1篇陈懿
  • 1篇闫峭

传媒

  • 5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公路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江西冶金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2012年江...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一届全国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管斜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根据南京长江夹江跨江步行桥的工程特点,为适应长江中下游冲刷水流的水文条件,确定其基础形式为钢管斜桩,采用打桩船锤击钢管斜桩,完成该步行桥的基础施工。钢管斜桩在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与普通钢管桩相比,施工及测试难度较大。为了确定钢管斜桩的承载力,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2根钢管斜桩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其中1根钢管斜桩承载力不够,使用打桩船对其进行锤击,其后进行第2次自平衡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霍少磊朱小军龚维明
关键词:桩基础钢管桩斜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
基于离散单元法研究沉管复合地基水平工作特性
通过颗粒流模拟,建立了沉管复合地基水平受荷时的离散元模型,对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和应力变化等宏观因素,以及土颗粒力链、配位数和孔隙率等细观参数.由模拟结果可知:竖向荷载作用下沉...
朱小军李文帅费康许朝阳孔伟阳
关键词:水平荷载受力性状颗粒流模拟
β-环糊精对Triton X-100胶束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在T riton X-100/β-环糊精(-βCD)/H2O体系中,当T riton X-100浓度小于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1,c,m时,β-CD可以包合T riton X-100,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然而,当T riton X-100浓度大于c1,c,m后,T riton X-100与β-CD形成混合胶束,且T riton X-100与β-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随β-CD浓度的增加,T riton X-100的扩散系数增大,聚集数减小.
郭荣朱小军郭霞
关键词:Β-环糊精
高置换率挤密砂桩模型试验与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体系的沉降、破坏机理及承载特性,通过自行研发的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单桩、普通置换率与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对比模型试验,获得了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桩土应力比、沉降-时间及桩土应力比-时间数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砂桩单桩与群桩复合地基相比,其承载力低,沉降量大;当置换率达到55%以上时,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沉降及桩土应力比随时间效应显著,表明高置换率下砂桩置换作用较明显,可以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特性。根据挤密砂桩的承载特性及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了挤密砂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70%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室内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对比承载力的各种计算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朱小军孔伟阳李文帅
关键词: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承载力
砂桩群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砂桩复合地基加固体系的承载力、沉降及破坏机理,通过自行研发的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对砂桩单桩、群桩复合地基进行了2纽室内模型试验,并进行了l组钢管桩单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获得了砂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桩土应力...
朱小军龚维明赵学亮
关键词:砂桩承载力复合地基
文献传递
砂土中筒型基础静压下沉试验及受力特性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探究筒型基础静压下沉过程中筒-土之间的阻力特性,开展了3种不同口径的筒型基础在砂土中静压下的沉模型试验,测量了下沉过程中筒壁内外及筒端土压力与总的下沉阻力.基于土拱效应理论推导出筒体内壁土压力计算公式,建立了考虑筒内土塞作用的贯入力预测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在沉贯深度达约1倍口径时开始出现土塞效应,在沉贯过程中,筒内土塞闭塞程度随口径的增大而降低,沉贯结束时各工况土塞增长率分别为65%,70%,80%.筒体内壁土压力呈双折线形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外壁土压力成线性增大,可用折减的被动土压力进行计算;土拱阻力占贯入总阻力比例高达70%,考虑筒内土塞作用的贯入力计算方法能够对此进行较好地预测.
朱小军李文帅龚维明费康
关键词:筒型基础土塞效应模型试验
竖向-水平组合荷载下桩筏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2022年
为研究竖向-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的受力特性,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考虑桩长、桩数、竖向荷载及桩间距对桩筏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桩身弯矩、剪力及桩侧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桩筏基础的水平承载力随着竖向荷载、桩数、桩长、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水平位移相应减小;桩身最大弯矩位于0.3倍桩长处,且前桩桩身最大弯矩较大,约为后桩的1.14倍;桩身弯矩及剪力均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桩身最大弯矩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桩顶及桩端弯矩几乎保持不变;增大桩间距可以调整最大负剪力位置,桩顶剪力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桩端剪力值则随桩间距增大而增大;增大桩间距可以带动更大范围的桩间土,桩身内力分布规律保持相同且变化值较小;桩筏基础受组合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符合刚性桩破坏规律,桩身水平极限承载力主要由桩侧土体的抗压强度控制。
朱小军何振宇
关键词:桩筏基础模型试验
橡胶砂混合土静力特性试验
2022年
为了研究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对橡胶砂混合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对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与砂土混合配置成橡胶砂混合土进行了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在砂土掺入橡胶颗粒可提高土体抗剪强度,混合土的强度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量为30%时强度最大,而当橡胶颗粒掺量达到40%后,混合土强度呈现显著降低趋势;1~3 mm粒径的橡胶颗粒与细砂组成的混合土的抗剪强度最大,且掺入1~3 mm粒径橡胶颗粒的混合土强度优于掺入2~4 mm橡胶颗粒的混合土;橡胶砂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特征,随着橡胶颗粒与砂土粒径比的增大,其应力应变曲线软化特性逐渐明显;橡胶砂混合土破坏应变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朱小军梅紫阳张天宇费康
关键词:抗剪强度围压
沉管复合地基水平特性颗粒流数值模拟
2016年
对复合地基进行颗粒流模拟,建立了沉管水平受荷时的离散元模型,并研究了复合地基系统的水平特性,分析了沉管受水平载荷作用过程中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及应力等宏观因素和土颗粒力链、配位数、孔隙率、转角等细观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竖向载荷作用下沉管在水平方向移动时,垫层颗粒受到扰动,当沉管竖向载荷增加时,沉管底部土体所受扰动范围变小;因此,增加竖向载荷使桩间土的挤密作用更显著,对降低土体扰动有较明显效果;桩顶土颗粒中强力链在沉管水平位移影响下的发展趋势说明土体颗粒体系内强弱力链间可相互转换.
朱小军李文帅费康许朝阳孔伟阳
关键词:沉管复合地基水平载荷颗粒流
一种基于离散颗粒碎石垫层破坏模式的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颗粒碎石垫层破坏模式的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桩、碎石垫层、砂土、位移量测百分表、钢板承台、加载装置和用于拍摄碎石垫层图片的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所述模型箱为上部开口箱体,箱体正面为透明钢化玻璃,箱...
赵学亮朱小军龚维明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