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和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咪喹莫特
  • 7篇疗效
  • 5篇痤疮
  • 4篇疱疹
  • 4篇复发
  • 3篇生殖
  • 3篇生殖器
  • 3篇生殖器疱疹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3篇光动力
  • 2篇软疣
  • 2篇酮戊酸
  • 2篇咪喹莫特治疗
  • 2篇痤疮丙酸杆菌
  • 2篇消化性溃疡
  • 2篇疗法
  • 2篇疗效比较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7篇东莞市太平人...
  • 4篇暨南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22篇朱和玲
  • 19篇阮建波
  • 17篇张霞
  • 11篇郑文亮
  • 10篇朱瑞清
  • 7篇方少仪
  • 5篇邓向军
  • 4篇林秋鸣
  • 3篇邓敏芝
  • 3篇王雅文
  • 2篇陈就好
  • 2篇邓向军
  • 2篇郑文亮
  • 2篇邓天勤
  • 2篇王雅文
  • 2篇孙菲
  • 2篇唐慧菁
  • 1篇肖正勤
  • 1篇李萍
  • 1篇万雪芬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60例临床疗效
2014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进一步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A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C组采用液氮冷冻进行治疗。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的清除情况。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疣体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的病毒清除率为85.00%,B组的病毒清除率为55.00%,C组的病毒清除率为51.67%。B组和C组的病毒清除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A组的总复发率为11.67%,B组的总复发率为33.33%,C组的总复发率为38.33%。B组和C组的复发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均显著高于A组(11.67%,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是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朱和玲阮建波林秋鸣张霞
关键词:光动力5-氨基酮戊酸尖锐湿疣
三种方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的比较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减少生殖器疱疹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频繁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3次/半年)随机分成3组,Ⅰ组单纯口服万乃洛韦3个月,Ⅱ组口服万乃洛韦加肌注α-2b干扰素3个月,Ⅲ组口服万乃洛韦加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3个月。结果:三种方案治疗后半年复发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半年复发频率(P<0.01),且Ⅱ、Ⅲ组减少复发效果优于I组(P<0.01)。Ⅱ组与Ⅲ组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用药方便,但部分患者局部出现刺激反应。结论:三种治疗方案对减少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均具有显著作用,且Ⅱ、Ⅲ组疗效明显优于I组。
阮建波邓敏芝朱瑞清张霞朱和玲郑文亮方少仪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复发干扰素咪喹莫特
消化性溃疡96例内科治疗分折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来诊的96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经治疗,各个病种均有良好的转变。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耐药性低。
朱和玲
伐昔洛韦联合咪喹莫特乳膏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对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至2012年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口服伐昔洛韦片450 mg,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周3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2,P>0.05)。治疗组总复发率(36.5%)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1,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伐昔洛韦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比单用伐昔洛韦更能减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朱和玲林秋鸣阮建波
关键词:频发性生殖器疱疹伐昔洛韦咪喹莫特
痤疮丙酸杆菌156株抗生素耐药情况与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与患者临床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环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100%敏感,对红霉素(30.13%)、阿奇霉素(48.72%)、克拉霉素(83.97%)和克林霉素(28.85%)总耐药139例,耐药率高达89.10%(139/156)。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痤疮临床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痤疮患者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存在高度耐药,耐药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分度无关。
唐慧菁孙菲阮建波邓向军朱和玲张霞郑文亮陈莉莉王雅文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抗生素耐药临床分型
电离子术配合咪喹莫特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电离子术后咪喹莫特预防尿道口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电离子术治疗,观察组电离子术去除疣体后外用咪喹莫特8周,隔天1次。所有患者随诊3个月。结果观察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为20.0%,对照组为63.3%(P<0.01)。结论尿道口湿疣经电离子治疗后,继续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具有较低的复发率、较好的耐受性和方便的给药方式等优点,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治疗方法无创伤性,没有感染、排尿困难和血尿等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阮建波邓敏芝朱瑞清朱和玲张霞
关键词:尖锐湿疣咪喹莫特电离子术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胶原贴治疗中、重度痤疮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胶原贴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ALA—PDT联合胶原贴治疗,每7—10d1次,共治疗3—4次;对照组(31例)予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治疗,2次/周,共治疗6—8次。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ALA—PDT联合胶原贴治疗中、重度痤疮较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阮建波张霞王雅文谢嫦婷黄珍珍朱和玲郑文亮邓天勤陈就好
关键词:痤疮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针刺联合臭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臭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颈胸腰骶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针灸+加巴喷丁胶囊口服+百乐眠胶囊口服组)和观察组(腹针+浮针+臭氧椎旁注射组),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状况(SRSS)评分、焦虑状态(HAM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疗效(91.43%比65.71%)(χ2=6.873,P〈0.05),观察组治疗后SRSS、HAMA、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RSS:(17.23±3.36)分比(10.79±2.48)分,t=8.472,P〈0.05;HAMA:(12.14±2.62)分比(8.49±2.77)分,t=7.251,P〈0.05;VAS:(3.19±0.98)分比(1.87±0.68)分,t=6.919,P〈0.05)].结论 采用针刺联合臭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姬成茂袁小华陈霞朱和玲谭国雄
关键词:针刺疗法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光动力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阮建波张霞朱和玲谢嫦婷王雅文黄珍珍郑文亮邓天勤邓向军李萍陈莉莉朱瑞清刘艳玲黄媛何美婷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6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ALA-PDT联合胶原贴治疗,每7~10d1次,共治疗3~4次;对照组予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治疗,2次/周,共...
关键词:
关键词:痤疮治疗光动力治疗
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克林霉素和甲硝唑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克林霉素(CLI,Clindamycin)和甲硝唑(MNZ,Metronidazole)的耐药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痤疮丙酸杆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进行鉴定,并按照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12例痤疮患者中分离出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CLI和MNZ的耐药率分别为:28.21%(44/156)和100%(156/156),CLI和MNZ能抑制90%受试菌所需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90))为:MIC_(90 CLI)≥256,MIC_(90 MNZ)≥256。结论本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MNZ 100%耐药、CLI 28.21%耐药,且均为高度耐药。
唐慧菁孙菲邓向军张霞朱和玲阮建波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克林霉素甲硝唑药物敏感性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