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章丽

作品数:34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油菜
  • 16篇不育
  • 14篇甘蓝
  • 14篇甘蓝型
  • 12篇杂交
  • 12篇甘蓝型油菜
  • 10篇核不育
  • 9篇选育
  • 8篇杂交油菜
  • 8篇不育系
  • 6篇油菜新品种
  • 6篇两型系
  • 5篇雄性不育
  • 5篇种子
  • 4篇雄性不育系
  • 4篇制种
  • 3篇隐性核不育
  • 3篇隐性上位互作...
  • 3篇油菜种
  • 3篇油菜种子

机构

  • 29篇贵州省油菜研...
  • 5篇贵州省油料科...
  • 2篇铜仁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34篇曾章丽
  • 17篇张瑞茂
  • 17篇陈大伦
  • 10篇李敏
  • 10篇伍林涛
  • 9篇韩宏仕
  • 7篇张敏琴
  • 7篇杜才富
  • 6篇奉斌
  • 5篇徐春
  • 5篇胡腾文
  • 4篇朱文秀
  • 3篇侯国佐
  • 3篇田世刚
  • 3篇侯燕
  • 3篇汤晓华
  • 3篇王仙萍
  • 2篇沈奇
  • 2篇何惠平
  • 2篇陈芝能

传媒

  • 10篇种子
  • 7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Agricu...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调查贵州地区紫苏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紫苏叶色性状的差异及成因,收集并种植贵州地方栽培及野生紫苏资源53份,调查苗期叶片颜色性状,并测定其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有面绿背紫、全绿、全红(紫)等多种性状。全红(紫)紫苏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较低;绿色紫苏则相反。不同紫苏材料间,花青素含量差异最高可达到60倍,叶绿素含量差异最高在3倍左右。但是,其中有2个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及花青素含量。叶片中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差异,导致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该工作为紫苏资源研究打下基础。
王仙萍李敏张敏琴曾章丽向阳韩宏仕杜才富沈奇
关键词:紫苏花青素叶绿素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的选育被引量:2
2014年
为给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黄籽高油份品系5602R、隐性上位核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及临保系118C为亲本,通过杂交、自交、回交、兄妹交等育种方法,育成了黄籽高油分的隐性上位核不育系6515A。该不育系含油量45.5%~46.5%,芥酸含量0.1%~0.4%,饼硫苷含量18~22μmol/g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一致性好,利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人工杂交组配的全不育系不育株率达100%,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配制全不育系不育株率达97%以上。
陈大伦张瑞茂伍林涛曾章丽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纯合两型系临保系
一种简化的杂交油菜种子制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杂交油菜种子制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选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或萝卜胞质不育系作为母本,选用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常规油菜品种(自交系)或萝卜胞质不育恢复系作为父本,在油菜制种隔离条件下,将母本与父本混合,将混...
陈大伦曾章丽张瑞茂余顺波陈芝能陈俊锟戴祥来
文献传递
植物病原防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植物对外来病原体侵害的免疫应答进化出相关的防御机制,形成复杂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植物通过水杨酸SA、茉莉酸/乙烯JA/ET及油菜素类脂BR等介导进行免疫应答,从而表现出对病原菌一定程度的抗性水平。笔者对上述3种抗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伍林涛杜才富曾章丽张敏琴韩宏仕
关键词:信号转导生物胁迫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Ⅱ系列品种“早熟型油研七号”的选育被引量:4
1999年
用油研七号的不育和恢复亲本22A和821-77进行早熟性定向系统选择,育成了早熟2287A和早熟821,所配制的“早熟油研七号”(尚未审定,因需要暂用此名,下同)生育期平均提早2天,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千粒重等性状比油研七号分别多0.53个/株,39.6个/株和0.229,产量比原油研七号增产3.08%。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何惠平潘文生郑治洪曾章丽陈大伦
关键词:油研七号早熟性双低油菜选育
一种拟南芥高效培育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拟南芥高效培育的技术方法,将油菜籽饼粕发酵10天后与培养拟南芥营养土及蛭石混合在高压灭菌锅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室温放置冷却后播种春化处理的拟南芥种子,待拟南芥生长至现蕾期摘除主花序而抑制顶端优势,生长至盛花...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徐春曾章丽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对油研七号、油研十号设置5个纯度处理,研究了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的纯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纯度每降低1%,该品种的产量下降0.5%左右;不育株率为5%,即种子纯度为90%,减产幅度在5%以上,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关键词: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
一种拟南芥双元过表达株系构建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拟南芥双元过表达株系构建的技术方法,该方法是将拟南芥在培养箱培养后选择开始现蕾的单株,摘掉现蕾的花朵后密闭环境放置,用镊子摘掉用作母本单株的雄蕊后用1%的氯化钠溶液对拟南芥的花进行喷施,氯化钠溶液喷施后以用作...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徐春曾章丽
文献传递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 A(原118 A)与恢复系5958 R(又简称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5.91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7.63%(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2位和2009年A组第1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5%,15点次试验,15点增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6.7%;平均产油量76.34 kg/667 m2,比油研10号(ck,下同)平均增产10.13%,最低年份比油研10号增产4.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59.39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9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4 d,比油研10号早2.6 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3.3 d,比油研10号早熟4.5 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77.1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8.5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主序长61.5 cm,主序有效角80.8角,着果密度1.34个/cm,单株有效角438.8个,角粒数20.9粒,千粒重3.9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1.06%,芥酸平均0.4%,硫苷26.97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5.88%。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的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曾章丽田世刚徐春周介雄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选育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临保系的遗传改良
2016年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是一种优良的授粉控制系统,但是由于该授粉系统受到三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规律复杂,选育的难度很大,临保系的选育是其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材料的发现,探讨了隐性上位核不育油菜临保系的选育方法,期望为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有益的启发。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关键词:油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