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宪伟

作品数:69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3篇地震
  • 21篇震源
  • 15篇M
  • 11篇震前
  • 11篇震源机制
  • 10篇地震前
  • 9篇小震
  • 7篇应力场
  • 6篇地震活动
  • 6篇断层
  • 6篇小波
  • 6篇小波包
  • 5篇地震前后
  • 5篇震群
  • 5篇震相
  • 5篇震源机制解
  • 5篇震源深度
  • 5篇强震
  • 5篇发震
  • 5篇发震构造

机构

  • 66篇宁夏回族自治...
  • 11篇中国地震局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4篇河北省地震局
  • 4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作者

  • 69篇曾宪伟
  • 17篇马禾青
  • 15篇罗国富
  • 11篇莘海亮
  • 11篇许英才
  • 8篇赵卫明
  • 7篇卫定军
  • 6篇杨明芝
  • 6篇李国斌
  • 5篇盛菊琴
  • 5篇许晓庆
  • 5篇崔瑾
  • 5篇蔡新华
  • 5篇马小军
  • 5篇李新艳
  • 5篇朱鹏涛
  • 4篇任雪梅
  • 4篇师海阔
  • 3篇刁桂苓
  • 3篇龙锋

传媒

  • 10篇地震地磁观测...
  • 9篇地震研究
  • 6篇地震学报
  • 6篇中国地震
  • 4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地震
  • 3篇防灾减灾学报
  • 3篇地震科学进展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新疆地质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初至P震相测定石嘴山M_L4.4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初至P震相较易辨识、读取误差小、有效震相丰富等优点,提出联合Pg与Pn震相到时数据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石嘴山ML4.4地震序列(11次)的震源深度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震源较浅,这也是此次有感地震震感强烈的原因之一.然后利用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分别计算了双层和4层地壳速度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并与双差定位所得深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较双差定位方法得到的震源深度整体上一致性较好,但前者得到的震源深度较之后者略深;对于双层与4层地壳速度模型,二者的震源深度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基于可靠区域地壳速度模型下的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可以应用于震源深度的计算,并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石嘴山M_L4.4地震序列的主震深度为7—8km,最大余震深度为6km,根据银川盆地的速度成像结果可知,主震和最大余震发生于银川盆地基底下部;其余地震的震级偏小,多集中于3—5km深度,主要发生于银川盆地基底顶部或基底覆盖层内.
曾宪伟莘海亮马翀之许晓庆
关键词:震源深度银川盆地
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海原大地震断层面参数
<正>目前,测定地震震源机制解较多地通过P波初动、体波波形、面波波形和大地测量数据,然而针对中国测震台网建设之前发生的历史地震,利用以上方法测定震源机制解比较困难。随着测震台网的逐步完善,历史大震发震断层面及其附近监测到...
曾宪伟刁桂苓冯向东王晓山
文献传递
应用小波包识别宁夏及邻区的地震和爆破被引量:14
2008年
将小波变换理论应用于宁夏及邻区的地震和爆破的识别,利用小波包变换系数与射线能量的关系,计算了射线所包含的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的能量之比。结果表明,当分解尺度j=1时,对于地震信号,ln(Ω01/Ω11)的值一般小于3,对于爆破信号,ln(Ω01/Ω11)的值一般大于3。
曾宪伟赵卫明盛菊琴莘海亮
关键词:小波包地震爆破
基于断层虚位错模式分析2015年内蒙古阿左旗M_(S)5.8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
2022年
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生M_(S)5.8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4个地电阻率观测台.其中,距离震中约67 km的宁夏石嘴山台地电阻率NW45°(NW)向自地震发生前1年开始出现年变幅减小的低值破年变现象,且该测向与地震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近于垂直.本文通过褶积拟合分析,发现该变化与降雨和气温的变化无关;计算地电阻率归一化月速率显示,自2014年1月开始,归一化月速率出现快速下降,7-12月超过了异常阈值-2.4,到震前又快速恢复,这与众多震例研究结果一致;基于断层虚位错模型,模拟了震前震中附近面应变和主应变的变化,发现石嘴山台处在压缩区,且受到NE向挤压.而其他无变化的台站均位于面应变影响范围以外,与岩石物理实验中应力挤压引起地电阻率呈现下降变化的结果一致.因此,石嘴山台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很可能是阿左旗地震前区域应力变化的反映.
李新艳曾宪伟卢军马禾青崔瑾卫定军
关键词:地电阻率各向异性
2021年吴忠—灵武M_(L)3.6震群重新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2021年7月18日—8月7日,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发生M_(L)3.6显著震群活动。本文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该震群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根据gCAP方法反演了2021年7月20日灵武M_(L)3.6地震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矩心深度,采用Snoke方法计算了震群中3次ML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测定了同一地震多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结果表明,该震群中最大的地震即7月20日02时40分M_(L)3.6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走向289°,倾角72°,滑动角-22°,节面Ⅱ走向26°,倾角69°,滑动角-161°,震源矩心深度为12 km,初始破裂深度为12.5 km;7月20日03时15分ML3.2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走向290°,倾角82°,滑动角-2°,节面Ⅱ走向20°,倾角88°,滑动角-172°,初始破裂深度为11.9 km;7月21日04时55分ML3.1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Ⅰ走向285°,倾角53°,滑动角2°,节面Ⅱ走向194°,倾角88°,滑动角143°,初始破裂深度为11.6 km,这些地震震源机制的主压应力轴主要为NE向。该震群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相对集中在7—15 km之间,其中ML3.0以上地震的震源深度主要介于11—13 km,震源深度剖面显示震群相对集中的区域由深到浅大体呈现近似于陡立的展布。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应力场在灵武M_(L)3.6地震震源机制NNE向节面产生的相对剪应力为0.393,而在NWW向节面产生的相对剪应力为0.945。结合地质构造和已有断层资料初步分析认为,若NNE向的崇兴隐伏断裂为灵武M_(L)3.6地震的发震断层,则表明崇兴断裂可能是一条断裂薄弱带,地震破裂方式主要为右旋走滑;若NWW向的未知隐伏断裂为发震断层,则表明NWW向断裂可能为该地震在区域应力场下的剪应力相对最大释放节面,其破裂方式为左旋走滑。
许英才曾宪伟罗国富
关键词:震源机制
北天山西段库松木楔克山山前断层新活动特征初探被引量:27
2007年
库松木楔克山山前断层是位于北天山西段再生造山带北缘一条重要的边界断层,是本次新发现和确定的一条活动断层。断层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主要由4条断层斜列组合而成,单条断层长度为9~13km,在晚更新世~全新世仍在强烈活动,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错动量为3~4m,垂直活动速率为0.23~0.33mm/a,全新世以来的垂直错动量为0.5~0.8m;中段断层活动错断了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地貌,形成多级断层陡坎和长约8~10km的地震形变带,晚更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5mm/a;西段自晚更新以来无活动显示。
陈建波沈军李军杨继林胡伟华赵欣曾宪伟
关键词:北天山断层陡坎活动速率
新疆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小震固体潮调制比异常演化特征
2021年
选取新疆地区2016年以来发生的3次M_(S) 6.0以上浅源地震,对发震前震中区小震调制比变化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3次地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固体潮调制比异常:①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 6.2地震仅在震前2年于震中出现调制比高值异常;②2017年8月9日精河M_(S) 6.6地震震中于发生前2年、1年、0.5年均落于调制比高值异常区域,受调制作用较明显;③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 6.4地震于发生前2年、1年,在震中位置附近出现调制比异常。
李文君曾宪伟刘芳彤高龙飞
关键词:固体潮
2013年吉林前郭M_S5.8震群序列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对前郭Ms5.8地震后6个月(2013年10月31日~2014年4月30日)内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利用吉林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目录研究了序列活动特征。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区呈NW走向分布,长轴约11km,短轴约6km。震源深度为5—15km。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该序列可能与NW走向的通榆一长春隐伏断裂活动有关,序列具有b值较低、5级地震频次高、发震时间集中的特点。序列主要起伏活动可以分为3个时段:主震后10天,余震强度衰减不明显g此后的2次起伏活动,地震活动分别表现出平静-增强(震级爬升)一发生强震和增强(震级爬升)一平静一再增强(震级爬升)一发生强震的特点;在序列早期阶段,震级一频度无法拟合成1条直线,G—R关系在低震级段和高震级段呈现2个线性段;在Ms5.8地震前h值有变小的趋势,且接近1;而Ms5.8地震后h值明显增大;Ms5.5地震后15天序列衰减比较慢,P值为0.76;Ms5.8地震后15天序列衰减较快,P值为1.17。
薛艳曾宪伟刘桂萍蔡宏雷
关键词:地震定位地震序列
全文增补中
基于震源机制和剪切波分裂分析鄂尔多斯地块内部一次显著性地震:2022-07-12盐池M_(L)4.0地震
2023年
结合宁夏区域地震台网和预警台网资料,通过Hash方法计算2022-07-12盐池M_(L)4.0地震震源机制,采用gCAP方法得到该地震震源机制、矩张量解及矩心深度,确定震源机制中心解,计算中心解两个节面上的相对剪应力与正应力,最后对符合剪切波分裂窗口的台站进行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地震是一起天然走滑型地震事件,不同方法确定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节面Ⅰ走向99°、倾角71°、滑动角8°,节面Ⅱ走向6°、倾角83°、滑动角161°,P轴方位54°;应力张量在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Ⅰ及节面Ⅱ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分别为0.982和0.942。近台剪切波分裂显示,快波偏振方向为55°,慢波时间延迟为1.7 ms/km。分析发现,盐池M_(L)4.0地震震源机制P轴方位及其快波偏振方向均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且震源机制两个节面的滑动角均与剪应力的滑动角基本一致。结合已有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断层可能与鄂尔多斯地块内部EW向基底断裂附近的平行伴生构造有关,并在主压应力轴为NE-SW向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经过长时间应力积累,在剪应力的最优释放节面发生破裂。
许英才曾宪伟
关键词:震源机制剪切波分裂应力
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场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地震释放能量作为地震活动场的基本要素,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系统研究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震中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能量场的前4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能量场时间因子出现明显上升变化,可能是中短期时间异常特征;而主要典型场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能量高值异常危险区,可能是中短期空间异常特征。最后分析不同时间段研究区域均值能量场空间变化图像,显示出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震中确实存在长期的能量场高值危险区背景,短期的能量场均值异常显著变化;宁夏南部及邻区也存在长期的能量场高值危险区背景,只是短期的能量场均值异常不明显,未来几年或稍长时间也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
罗国富曾宪伟马禾青杨明芝
关键词:地震活动能量场随机函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