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令存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文学
  • 16篇代文
  • 14篇当代文学
  • 13篇学史
  • 13篇文学史
  • 6篇当代文学史
  • 6篇文学研究
  • 5篇中国当代文学
  • 5篇中国文学
  • 5篇写作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4篇学科史
  • 4篇作家
  • 4篇客家
  • 3篇新文学
  • 3篇知识
  • 3篇中国当代文学...
  • 3篇文化
  • 3篇文学史写作

机构

  • 33篇嘉应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6篇曾令存
  • 1篇李杨

传媒

  • 7篇学术研究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海南师范学院...
  • 3篇华文文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嘉应学院学报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语文月刊
  • 1篇嘉应大学学报
  • 1篇客家研究辑刊
  • 1篇神州
  • 1篇粤海风
  • 1篇扬子江文学评...
  • 1篇“中国当代文...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解读”与“反现代的现代性”——当代文学学科史访谈录被引量:6
2011年
访谈说明: 曾令存:本人近年一直从事当代文学学科史的研究,还因此承担了相关基金课题。在众多的学科史命题中,“再解读”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再解读”目前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关的著作层出不穷。“再解读”方法的出现,与90年代前期出版的几部著作有关。它们分别是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该书1993年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曾令存李杨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史访谈录基金课题
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被引量:12
2002年
曾令存
关键词:文艺思想办刊宗旨文学批评
90年代思想文化场域中的文学史意识——兼论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
2010年
伴随着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转型,中国思想文化界经历了从"同一"走向"分化",由"启蒙"走向"启蒙的自我瓦解"的过程。在90年代思想文化嬗变中,文学始终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在90年代的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决"与矛盾和困惑,对左翼文学意义的重估,活跃的"重写文学史"运动,其中迥异于80年代的文学史观念,实质是分化、瓦解后的90年代思想文化的一种文学表达。
曾令存
关键词:思想文化文学史意识
知识付费模式在新媒体摄影教学课程的应用研究——以“摄影笔记为例”
2017年
本文展开对支付收费模式在新媒体摄影教学课程的应用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支付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相关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近年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网络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通过知识付费模式,实现对其感兴趣知识的学习,是提升其知识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知识免费模式的应用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同时重点分析知识付费模式在“摄影笔记”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曾令存林丽妙林玉莹
关键词:新媒体摄影教学
当代文学研究中的“40~70年代文学”
2008年
一把40~70年代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需要跨越一个圈外人很难理解的学术壁垒,那就是"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这一专业限制。"当代文学"这个概念被建构出来之后"当代文学"就变成为一个与"现代文学"对等的概念,被用来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直到今天,这一学科分期仍然是我们从事"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模式。
曾令存
关键词:文学意识形态思维形式当代文学研究
铜钵盂:盘错于正史与传说中的乡村中国
2016年
中国的革命,好像一个长隧道,须要101年才可以通过。我们的生命纵长也难过99岁,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历史的轮廓。……所以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
曾令存
关键词:乡村传说正史叙事
《茶馆》文本深层结构的再解读被引量:7
2009年
《茶馆》是一部充满矛盾与裂缝的作品,其根源在于老舍的旗人文化身份,那种矛盾的满族民族文化情结。要深入解读《茶馆》,离不开对"满族的老舍"内涵的解读。本文在对半个世纪来关于《茶馆》的研究进行梳理,特别是对有关《茶馆》的"教科书"式的结论提出疑义的同时,试图转换一个角度,解析《茶馆》文本隐秘的深层结构。
曾令存
关键词:《茶馆》
“40—70年代中国文学”
本文在清理"40~70年代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史概念提出过程的同时,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这一段文学研究的意义,立场与方法的情况予以了辨析,并就这一文学史概念的提出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冲击及其研究的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曾令存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文学史观念研究方法
文献传递
洪子诚与中国当代文学被引量:3
2004年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洪子诚即自觉地避开从“现象评论”角度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现场 ,努力把“中国当代文学”提升至“学术研究”层面 ,并开始着手该学科建构的工作。构成其“当代文学”学科话语体系中不断完善的“一体化”(“体制化”)文学观 ,“知识学”研究方法以及“价值中立”的价值立场 ,极大地拓展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空间 ,解决着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中系列疑难问题。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隐含的另一意义即是对北大学术精神的传承。
曾令存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一体化知识学价值中立
当代文学史构造的一种尝试被引量:1
2006年
《问题与方法》可以看作是洪子诚先生从事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延展,但它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同时还是对“写作与研究”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一种尝试。这实际上是洪子诚先生对自己长期以来从事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一次清理,既有学术史的意义,更有学科史的价值。它的深刻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或者说是“构造”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观察角度,一种可行的实践。
曾令存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写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