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丽霞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医学院肾脏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炎
  • 5篇细胞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6
  • 3篇系膜
  • 3篇狼疮
  • 3篇狼疮性
  • 3篇分子
  • 3篇GP130
  • 2篇增殖
  • 2篇肾小球
  • 2篇肾炎患者
  • 2篇系膜增殖
  • 2篇系膜增殖性
  • 2篇狼疮性肾炎
  • 2篇IL-6
  • 2篇JUNB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机构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卫生部

作者

  • 8篇曾丽霞
  • 8篇孙林
  • 7篇叶任高
  • 4篇李幼姬
  • 4篇许韩师
  • 2篇董秀清
  • 1篇姜宗培
  • 1篇杨念生
  • 1篇关伟明
  • 1篇刘冠贤
  • 1篇王斌
  • 1篇李惠群

传媒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细胞IL-6、GP130和JunB mRNA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7
199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递过程中某些成份(GP130、JunB)在MesPGN分子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Me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肾小球细胞中IL-6、GP130、JunBmRNA表达,并分析了其与患者肾小球系膜扩张、系膜细胞增殖程度、尿蛋白排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IL-6、GP130、JunBmRNA表达分别是7.1±0.8、8.6±0.9、6.9±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相互间呈正相关;IL-6、GP130基因表达量与系膜扩张、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组、尿蛋白>3.5克/日组,IL-6,GP130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组与尿蛋白<3.5克/日组。结论IL-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在MesPGN分子发病机制起一定作用。
孙林叶任高曾丽霞姜宗培李幼姬许韩师董秀清关伟民
关键词:肾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细胞JUNBIL-6
白细胞介素6反义RN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1997年
为了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反义RN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的影响。方法将IL06反义RNA用脂质体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C418筛选,PCR技术分析,并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KD63细胞株,Northern杂交技术分别检测IL-6反义RNA对肾小球细胞增殖、分泌及IL-6以及表达IL-6mRNA的影响。结果重组假病毒滴度为1×10^7CFU/ml。
孙林曾丽霞叶任高王斌肖定章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RNA系膜细胞肾小球
35年狼疮性肾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增高的循环白介素6 可导致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害;白介素6 异常增高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6 及其信息传递中的 G P130 , Jun B 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 N) 分子发病过程,并率先发现丹参通过增强cmyc 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巨噬细胞在 L N 的病人肾脏局部增殖,且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首次发现白介素受体(s I L2 R) 和 F L C T 增多是诊断早期活动 L N 的可靠指标。筛选并建立了一种本病活动性的计分方法;发现小管间质病变分级对 L N 肾小球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复发的判断均有指导意义。在国内首先报道超大剂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严重的活动性 L N,率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 C T X 冲击疗法治疗 L N。发现中药在促进骨髓造血,对抗 C T X 等致免疫功能过度抑制具有一定作用。首次在国内探讨了 L N 尿毒症的可逆性,并分析发现 S L E 死亡最主要原因并非尿毒症。
孙林叶任高杨念生曾丽霞李幼姬刘冠贤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Gp130 mRNA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Gp130mRNA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11例活动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Gp130mRNA表达。结果IL6、Gp130mRNA表达分别是2.96±0.99与1.35±0.7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31±0.019、0.022±0.013,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IL6与Gp130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IL6、Gp130mRNA表达存在异常,并可能参与了其分子发病机制过程。
孙林许韩师曾丽霞陈述枚汤洁如叶任高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糖蛋白类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6在狼疮性肾炎患者小管间质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3
1997年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狼疮性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与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后者结合IBAS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检测42例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IL-6浓度与其中的15例肾小管间质IL-6mRNA水平。结果 42例活动期LN患者有36例尿IL-6>5pg/mg·cr,其增高程度与尿β_2-m及NAG活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15例肾组织切片中,肾小管间质均有IL-6mRNA表达,并且小管间质病变愈严重,其表达量愈高,而健康肾组织小管间质几无IL-6mRNA表达。结论 LN患者活动期尿IL-6浓度异常增高与肾小管间质IL-6mRNA异常表达有关,提示IL-6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曾丽霞孙林李幼姬叶任高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肾小管间质原位分子杂交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及其分子机理探讨
<正> 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并发现其分子机制,将12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与西医组(60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腹膜透析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方肾特康胶囊,并应用ELISA方法和原位分...
叶任高孙林李惠群曾丽霞尼二超
文献传递
IL-6信号传递成份在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IL6信号传递系统中GP130,JunB是否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分子病理过程。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20例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肾小球细胞中IL6、GP130、JunB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尿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患者IL6、GP130、JunB基因mRNA表达分别是66±09,86±09,67±0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Ρ<001);IL6、GP130mRNA表达与系膜区增宽、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结论: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IL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在其分子发病机理起一定作用。
孙林曾丽霞许韩师叶任高李幼姬关伟明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递
系膜增殖性肾炎分子病理机制探讨
1996年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与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观察了12例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肾穿刺组织中肾小球1L6、GP130、JunBmRNA表达,结果表明:肾小球中1L6、GP130、JunB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1L6表达与肾小球系膜扩张呈正相关(P<0.05),与GP130.JunB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05)。提示1L6异常表达参与了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病理过程,其分子机制与GP130.
孙林曾丽霞许韩师董秀清
关键词:系膜增殖性肾炎白细胞介素6GP130JUN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