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丽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重症监护
  • 2篇外科
  • 2篇监护
  • 2篇腹腔
  • 2篇腹腔感染
  • 1篇蛋白
  • 1篇端脑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重建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严重腹腔感染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0篇曾丽萍
  • 8篇叶华
  • 6篇何清
  • 5篇王捷
  • 3篇钟贵芳
  • 3篇孙健
  • 3篇郭瑞莲
  • 2篇许炳灿
  • 2篇张贺云
  • 2篇唐启彬
  • 2篇肖治宇
  • 1篇李莉
  • 1篇褚忠华
  • 1篇张克林
  • 1篇程慧华
  • 1篇陈燕涛
  • 1篇洪清琦
  • 1篇蒋龙元
  • 1篇何传超
  • 1篇李文滨

传媒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SICU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5.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1.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2.0%和4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0.0%和56.4%;非发酵菌严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结论 SICU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严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何清陈燕涛曾丽萍叶华钟贵芳郭瑞莲
关键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出院18例(81.3%),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有效的腹腔冲洗、脓肿引流、抗生素治疗以及积极支持疗法,是治愈肠外瘘并腹腔感染的关键。
曾丽萍许炳灿何清唐启彬李文滨王捷
关键词:肠外瘘腹腔感染
术后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术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内我院ICU收治腹部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32例行肠外营养(PN)+延迟肠内营养(DEN)。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DEN组比较,EEN组机械通气率低、CRRT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是脓毒症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部分改善临床预后。
曾丽萍何清叶华唐启彬孙健王捷
关键词:脓毒症肠内营养ICU
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1年行姑息性胰体尾癌切除术的12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成功完成,3例患者术前疼痛症状明显缓解,9例术前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瘘,予腹腔冲洗等保守治疗后,胰瘘治愈。其他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不能行根治性手术但伴有顽固性腹痛或腰背部痛的胰体尾癌患者,姑息性手术打击较小,手术风险不大,术后疼痛显著缓解,甚至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张贺云肖治宇叶华孙健曾丽萍王捷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70例、Ⅳ级50例),心功能正常者30例为对照,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随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亦随之增高。结论:NT-proBNP与心功能有关,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好的预后评估指标。
许炳灿曾丽萍蒋龙元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力衰竭
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21例SAP患者行间断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检测肝肾功能、氧合指数(PO2/FiO2)、电解质、葡萄糖、血常规,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21例SAP患者存活18例,死亡3例;经IRRT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SAP同时,早期合理应用IRRT可以清除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脏器功能,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SAP提供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叶华何清曾丽萍钟贵芳郭瑞莲
关键词: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细胞癌中HBx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B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HBx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HBx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7/41(65.85%),HBx+与HBx-者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分别为11/27(40.74%)及2/14(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随HBx阳性表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HBx强阳性表达者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高达4/6(66.67%);RT-PCR对肿瘤组织HBx mRNA的检出率为10/16(62.50%),PCR对血清中HBx拷贝的检出率为1/7(14.29%),Western blot对血清中HBx蛋白的检出率则为6/7(85.71%).结论 肝癌肿瘤组织中HBx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随HBx阳性表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洪清琦褚忠华徐鋆耀何传超叶华曾丽萍王捷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肿瘤病理分级
替加环素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严重腹腔感染(sIAI)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IA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入住SICU并应用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评估其临床及微生物学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5株,分布在腹腔、下呼吸道和血液,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71.6%和25.3%,真菌占3.1%;腹腔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0.0%,以屎肠球菌为主;32例中混合致病菌感染占87.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85.7%和71.4%;替加环素治疗时间5~18d,中位疗程12d,临床总有效率为71.8%,其中单用22例,有效率72.7%;联用10例,有效率70.0%;替加环素对腹腔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5.0%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清除率为88.5%;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结论替加环素治疗sIAI安全有效,可作为SICU中治疗sIAI的经验性用药。
何清叶华钟贵芳程慧华郭瑞莲张克林曾丽萍
关键词:替加环素严重腹腔感染
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的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伴腰背部放射7月余,加重1月”入院,外院CT检查提示:“胰腺占位”,2011年6月20日入住我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6.5 kg.体查:体型消瘦,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呜音正常.人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生化、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消化肿瘤标记示:CA-125 35.6 U/ml,CA-199 103.9 U/ml.上腹平扫+增强CT以及血管成像和胰腺灌注成像显示:①胰头肿块,灌注成像示肿块为血流低灌注,考虑胰头癌并侵犯门静脉主干近段及肠系膜上静脉近端,胃窦后壁受侵;胰腺体尾部胰管扩张;②肝V段、胆囊外壁处结节,考虑肝内病变与胆囊占位鉴别;③肝内多发囊肿;④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变窄,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未见异常.见图1.2011年6月27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门静脉切除,大隐静脉间置、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端侧吻合,肠系膜上静脉第一分支与门静脉端端吻合,脾动静脉结扎术.术中门静脉完全阻断25 min,出血1500 ml,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术后复查CT(图2)示:①胰腺癌术后;②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通畅;③肝内多发囊肿.术后病理示:①胰腺导管腺癌(中度分化),浸润至十二指肠黏膜下层、门静脉血管、胰腺周围纤维脂肪组织,淋巴结转移(4/9);②各血管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组织.术后规则以健择化疗(3周方案)+深部热疗.现患者恢复良好,无诉明显不适,无腹痛及腰背部疼痛,复查CA 19-9降至正常,结果均未见复发表现.
张贺云肖治宇叶华孙健曾丽萍王捷
关键词:肠系膜腹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重建
外科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9.5%,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3.3%,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7.1%(56/98);100%合并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气道开放或机械通气、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等,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深部真菌感染在ICU发病率高,应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叶华李莉符少萍何清曾丽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