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金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人民医院(青年)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显像
  • 12篇肿瘤
  • 11篇核素
  • 9篇恶性
  • 9篇恶性肿瘤
  • 8篇肿瘤患者
  • 7篇核素显像
  • 7篇恶性肿瘤患者
  • 7篇放射性
  • 7篇放射性核素
  • 7篇放射性核素显...
  • 7篇肺栓塞
  • 5篇动脉
  • 5篇骨转移
  • 4篇断层显像
  • 4篇造影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动态显像
  • 3篇心肌
  • 3篇肾动态

机构

  • 23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23篇曹金红
  • 16篇冯贵生
  • 16篇张广伟
  • 15篇李丽娟
  • 12篇任福林
  • 9篇霍建源
  • 5篇张胜潮
  • 3篇杨兴政
  • 1篇安雪军
  • 1篇邵晋凯
  • 1篇问晓东
  • 1篇崔英
  • 1篇黄立坤
  • 1篇张彩云

传媒

  • 6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
2005年
目的:评价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确诊为乳腺癌多发骨转移伴骨痛患者进行治疗,153Sm-EDTMP按18.5MBq/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给药。治疗前患者白细胞≥3.5×109/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9.0×1010/L。结果:依据疼痛、活动能力及止痛药物用量的增减进行疗效评价,骨痛缓解总有效率86.3%,其中显效39.2%(20例),有效47.1%(24例),无效13.7%(7例);其中18例治疗后骨显像示骨转移灶减少。结论:用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骨髓毒性主要是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但均轻微、短暂,可自行恢复,可多次重复使用。
冯贵生杨兴政任福林张胜潮曹金红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骨痛
骨显像胸骨核素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各个年龄段正常骨显像胸骨核素分布特征。方法:120例无胸骨疼痛症状及肿瘤病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全身骨显像,分析其胸骨核素分布特征。结果:①儿童组胸骨核素分布特征相似,核素摄取均匀对称;其他年龄组胸骨核素分布具有异型性,可分为7种类型。②胸骨核素浓聚灶多出现在胸骨角,稀疏缺损灶出现在胸骨下端。结论:胸骨核素分布存在年龄相关的正常变异,了解这些变异有助于区分正常与异常改变。
李丽娟张广伟曹金红任福林
关键词:胸骨放射性核素显像
127例肿瘤骨转移89Sr内照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89Sr在临床应用以来为放疗及化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治疗手段。89Sr在临床上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有较好的止痛功能,而且对肿瘤病灶有缩小、消退作用。89Sr 在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杨兴政冯贵生任福林曹金红
文献传递
核素肺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在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核素肺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Q-SPECT/CT)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日行Q-SPECT/CT及核素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V/Q),比较2种显像方式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Q-SPEC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8%及90%,V/Q平面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81%及82%,Q-SPEC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平面显像(P<0.05);Q-SPECT/CT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8个、亚肺段病变89个,V/Q平面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6个、亚肺段病变81个,Q-SPECT/CT显像检出的亚肺段病变明显多于平面显像(P<0.05)。结论 Q-SPECT/CT显像比V/Q平面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高,能检出更多的亚肺段病变,尤其对于不能有效行肺通气显像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
关键词: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断层显像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临床研究
张广伟冯贵生李丽娟曹金红霍建源
门控心肌显像QGS软件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血池显像是临床常用的核素心脏检查,前者可提供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后者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这两方面信息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Germeno等设计了一种三维测量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全自动化软件——定量门电路SPECT软件(QGSPECT),采用该软件即可在一次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获得心脏功能参数。本研究即应用该软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任福林
关键词:门控血池显像
^(89)Sr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骨转移性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骨痛可南于肿瘤浸润并蔓延至神经支配丰富的骨膜,可由于肿瘤机械压迫导致骨组织变薄.也可由于肿瘤从骨组织扩散至神经组织所致。^89Sr是一种纯B射线型的放射性核素,可吸附于骨细胞内羟基磷灰石表面,
曹金红崔英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89SR治疗护理骨转移性疼痛晚期患者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MPI及CTA检查,对比分析检查所见及诊断结论。结果 35例患者中MPI、CTA均阳性15例,MPI阳性CTA阴性3例,MPI阴性CTA阳性3例,MPI、CTA均阴性14例。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反映心肌摄取显像剂的能力,与相应血管通畅情况和心肌细胞活性有关,联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达到全面准确诊断冠心病的目的。
李丽娟冯贵生张胜潮张广伟曹金红任福林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冠状动脉疾病
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被引量:2
2017年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3%~26%的肿瘤患者肺血管内存在癌栓,尸检结果证实这些癌栓是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将明显降低死亡率[1]. 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方面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pulmonary ventilation/perfusion imaging,V/Q)倾向于"功能性"诊断,所反映的肺血流灌注情况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和判断患者预后十分重要,但近年来也受到了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磁共振肺动脉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技术的冲击与挑战.目前随着SPECT/CT仪器的逐步推广使用,有学者提出采用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 CT平扫 (V/Q-SPECT/CT)代替传统的平面显像(V/Q)进行疾病诊断[2].本研究分析50例疑诊肺栓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
关键词:CT平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断层显像肺栓塞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合同
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评价亲属活体供肾功能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在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应用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留存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其代偿性变化。结果术后留存肾GFR为(58.4±12.1)ml/min,较术前留存肾(40.1±7.1)ml/min增加45.6%,但与术前双肾GFR(85.4±13.9)ml/min比较则下降31.6%。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及供者术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李丽娟曹金红张广伟任福林
关键词:肾移植肾小球滤过率核素肾动态显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