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新竹

作品数:83 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颌关节
  • 46篇下颌
  • 42篇下颌关节
  • 41篇颞下
  • 41篇颞下颌
  • 41篇颞下颌关节
  • 26篇关节紊乱
  • 24篇关节
  • 19篇颞下颌关节紊...
  • 13篇软骨
  • 13篇髁突
  • 13篇紊乱病
  • 11篇颞下颌关节紊...
  • 11篇磨耗
  • 10篇重度磨耗
  • 8篇紊乱症
  • 8篇关节紊乱症
  • 7篇颞颌
  • 7篇颞颌关节
  • 7篇颞颌关节紊乱

机构

  • 50篇四川大学
  • 27篇华西医科大学
  • 10篇兰州医学院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华西医大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民航飞行...

作者

  • 83篇易新竹
  • 20篇李晓箐
  • 16篇康宏
  • 12篇刘来奎
  • 10篇史宗道
  • 8篇陈孟诗
  • 8篇李波
  • 7篇巢永烈
  • 7篇王艳民
  • 6篇江宏兵
  • 6篇罗宗赉
  • 5篇张晓歌
  • 5篇洪宇娟
  • 5篇陈丹鹏
  • 5篇高鹏
  • 4篇包广洁
  • 4篇韩碧洁
  • 4篇王喜军
  • 3篇郭红梅
  • 3篇罗丽

传媒

  • 21篇华西口腔医学...
  • 8篇实用口腔医学...
  • 7篇临床口腔医学...
  • 5篇国外医学(口...
  • 5篇广东牙病防治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口腔医学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牙病防治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口腔医学纵横
  • 2篇口腔颌面修复...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日本医学介绍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89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磨牙多尖变异牙一例
2002年
赵明萱黎红易新竹
关键词:病例报告病因
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被引量:9
2000年
颞下颌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精细的关节之一 ,具有负重的功能。关节软骨是具有低渗透性的多孔粘弹性介质 ,生理状态下在软骨内部存在胶原 -蛋白多糖 -水凝胶网状结构应力缓冲系统。关节盘是特殊类型的结缔组织 ,不属纤维软骨 ,是髁突和关节窝之间的应力集中缓冲器。关节盘后组织具有高度的顺应性 ,在关节运动中发挥容积补偿作用 ,关节外侧壁是囊 -韧带结构的复合体 ,拉伸强度和拉伸刚度较弱 ,长期的口腔副功能易使结构处于超负荷状态 ,造成关节劳损。
康宏易新竹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
联合治疗牙周炎合并磨牙症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通过对牙周炎合并磨牙症患者的治疗方法,观察牙周病与磨牙症联合治疗的疗效,旨在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思路。方法 选取40例成人牙周炎合并磨牙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行牙周病与磨牙症联合治疗,6个月后复诊,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及牙松动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松动度,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相应牙周各参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对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的t检验表明:两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齿动度的改变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牙周炎合并磨牙症患者戴用磨牙矫治器是有益的辅助治疗手段。
吕锦易新竹王建华
关键词:牙周炎合并症磨牙症病因学
错合畸形、牙磨耗与颞颌关节紊乱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1995年
作者从1988年9月到1990年3月对26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了系统X线研究与错合畸形、牙磨耗调查。发现牙磨耗与颞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内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未发现前牙深覆、深覆盖、开 及反 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史宗道罗宗赉易新竹陈丹鹏
关键词:错颌畸形牙磨耗颞下颌关节
髁状突参考位与TMD患者的重建被引量:3
2003年
咬合重建是颞下颌关节病(TMD)永久性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重建时如何确定最适颌位。但是,由于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状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有关最适颌位的概念、髁状突参考位与重建的关系、TMD患者的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提出尽管正中关系位(CR)是生理性的最适髁位,可以用于建,但TMD病人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I)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情况下,应采用生理性的MI建。若MI不是生理性的,应首先调整肌肉的状态,然后再选在CR位或适应性正中位建。
康宏巢永烈易新竹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颌位
重度磨耗患者髁位重建中正中关系的可重复性评价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对 6例口颌系统功能基本正常而需要建的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正中关系 (CR)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价。方法 铰链轴法确定髁突运动轴点 ,关系采用三维电子式髁突运动描记仪Pantronic记录并转移至DenarD5A型全调节式咬合架上 ,用双手扶持法对 6例需要建的重度磨耗患者CR在不同体位下髁位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仰卧位时 ,在前后方向 ,CR的位移量平均为 0 14mm ;在上下方向 ,CR的平均变化量为0 11mm。患者直立位时 ,在前后方向 ,CR的位移变化量为 0 35mm ;在上下方向 ,CR的位移量在 0 2 0mm。CR在上下方向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要高于前后方向。结论 在口颌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CR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在咬合治疗和功能重建中 ,是比较理想的参考治疗位。
康宏巢永烈易新竹
关键词:重度磨耗患者可重复性
壳聚糖电介质复合物作为软骨再生支架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电介质复合物对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吸附等功能的影响.方法合成磷酸化壳聚糖电介质复合物(CS-PEC)制备三维凝胶支架,并与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光镜和扫描电镜及MTT等方法检测其对软骨细胞增殖、吸附的影响.结果壳聚糖(chitosan,CS)、CS-PEC支架接种细胞悬液后,细胞形态、铺展良好.在CS-PEC支架中,48~72 h内示细胞形态、铺展良好,逐渐通过伪足相互联系,证明此支架的性能优于单纯CS支架.MTT检测结果显示培养至第5天时,CS-PEC组细胞增殖活性强于CS组,两组之间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在CS-PEC支架中的吸附及增殖状态良好,此支架有可能作为软骨再生的载体.
刘来奎江宏兵洪宇娟韩碧洁易新竹李晓箐
关键词:软骨细胞壳聚糖
人颞下颌关节软骨弹性模量的测定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测试人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软骨不同解剖区域的弹性模量,分析颢下颌关节病的力学致病机理。方法:通过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测量了8个TMJ软骨的弹性模量(E)及厚度(H),用SPCC/P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节软骨各区域中关节窝前斜面弹性模量最大、厚度最薄(E=23.94±9.95Mpa,H=0.543±0.140mm);而髁突后斜面弹性模量最小、软骨最厚(E=16.90±9.86Mpa,H=0.936±0.325mm)。未发现弹性模量与厚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认为TMJ软骨各区弹性模量的差异足后天功能刺激所致,其抗力能力不仅依赖厚度因素。
徐小川康宏易新竹王玉玮
关键词:人颞下颌关节软骨弹性模量致病机理生物力学
人体颞下颌关节盘拉伸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4具新鲜尸体的5个颞颌关节盘共80个试件进行不同应变水平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和等应变速度下的拉伸破坏试验,测定了关节盘的横向拉伸力学性质,用拟线性粘弹性理论和二相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组织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关节盘的生理二相区在5%应变内;盘前带的横向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破坏能量大于中间带和后带,中、后带差异不大;盘的应力松弛程度较低,初始应力松弛率在8%~15%左右。同时证明。
康宏易新竹陈孟诗
关键词:关节盘颞下颌关节
髁突参考位与髁位重建被引量:1
2003年
(牙合)重建就是用牙齿(牙合)面的修复体或替代物恢复(牙合)面的解剖形态,恢复牙尖交错(牙合)和牙列生理功能的过程,关键在于确定最适颌位。最适颌位必须保证口颌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使髁位具有可重复性,无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和功能异常。但是,目前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建(牙合)中确定最适颌位存在争议的因素、有关髁突运动轴的研究、髁位的可重复性与髁位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
康宏易新竹巢永烈
关键词:口腔修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