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明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加强选种 延长品种使用寿命被引量:1
- 1996年
- 原原种是繁育原种、普种的基础,其种质优劣不仅影响到原种、普种的制种成绩,而且对巩固提高品种的优良特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推广优良品种、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关系极大。因此,加强选种工作是提高蚕种质量最基础的工作。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育成十多个新品种,有的在生产上推广3—5年,有的根本未推开。如781×(782×784)(见表1),从育成至今已推广近20年,累计制种4136.23万张,占总制种量的50%左右,至今仍受普遍欢迎。
- 陈秀芳敖明军
- 关键词:经济性状原原种健康性产卵量使用寿命四元杂交种
- 家蚕新病原性微孢子虫(Nosema SP)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1年
- 1990年秋从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种茧育家蚕(Bombyx mori)幼虫分离出一种不同于家蚕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的新病原性微孢子虫(Nosema SP)。该微孢子虫对蚕的寄生性强,侵染蚕幼虫的绢丝腺、马氏管、肌肉、脂肪体及中肠等组织。孢子为卵圆形,大小3.8~4.1×2.4~2.6μm,极丝长126±8.35μm(113~140μm),在抱予形成期产孢体(7~9×3~4μm),以二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极丝一般为单层绕成14~15圈(偶有16圈),倾斜角40°以上。
- 万永继陈祖佩张琳杜芸敖明军杨彪
- 全文增补中
-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_7(Endoreticulatus.sp)的分离和研究被引量:32
- 1995年
- 从四川省种茧育家蚕分离出的一种小型微孢子虫SCM7,仅感染寄生蚕的中肠上皮组织;孢子卵圆形,大小2.26±0.21×1.19±0.18μm,孢子具单核,极丝排列7─9圈,各阶段的发育均发生在由寄主细胞内质网膜所形成的寄生囊内。其它特点也与Endoreticulatus属相符,应分类于Endoreticulatus属。该属微孢子虫在家蚕体内尚属首次发现。
- 万永继张琳陈祖佩潘敏慧杜云敖明军杨彪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
- 家蚕卵的低温生理与长期保存的研究
- 吴大洋吴金廷李江陵赵少伟敖明军
- 该成果以蚕卵长期保存为目的,对不同蚕品种的滞育性及低温对滞育卵脂质和多元醇代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弄清了被国外学者称为X1、X2的两种卵壳未知物质的化学结构,在进一步探明蚕卵滞育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延长蚕卵...
- 关键词:
- 关键词:蚕卵蚕种品种资源
- 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的研究被引量:8
- 1994年
- 调查了不同温度保存的9个原种及2对杂交种的滞育性及多元醇量的变化,对长期保存卵进行了养蚕试验。结果表明:5℃保存卵在产卵100日后滞育开始解除,150日左右孵化率达到最高峰,200日后急剧下降。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保存卵在产卵后180日左右开始解除滞育,原种在200-300日之间孵化率最高,300日后显著降低,而杂交种产卵后450日孵化率仍在80%以上。-1.5℃保存卵在产卵后500日仍呈滞育状态,但转入5℃保存80日后可获得孵化能力,到产卵后700日孵化率大致在60%左右。不同温度保存卵滞育的解除,与卵内山梨醇及甘油量的减少呈相同趋势。养蚕结果表明,用1℃保存410日以及-1.5℃保存700日的杂交种,除孵化率比当年生产的冷藏浸酸种低外,其它饲育成绩无明显差异。
- 吴大洋吴金廷李江陵杨希哲敖明军
- 关键词:家蚕滞育卵
- 关于当前蚕种生产的几个问题
- 1996年
- 一、95年蚕种生产及今年春夏蚕种供应情况 1.三级蚕种生产的基本情况 95年春全省128个蚕种场生产普通种647万张、省属4个原种场生产原种19.2万张、原原种16.7万蛾;秋季全省生产普通种150万张左右、原种13万张、原原种10.4万蛾。全年共计生产普通种800万张、原种32.2万张、原原种27.1万蛾,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73.3%(普种计划1051万张)、157%、129%,普通种比去年(8327806)减少4.1%、原种比去年(30020)增加7.3%、原原种与去年(276188蛾)持平。
- 敖明军
- 关键词:蚕种生产蚕品种普通种原原种微粒子病蚕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