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立文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肝炎
  • 3篇血清
  • 3篇血清标志
  • 3篇血清标志物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标志物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肝病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乙肝病毒DN...
  • 1篇乙肝病毒YM...
  • 1篇乙肝病毒血清
  • 1篇乙肝病毒血清...
  • 1篇乙型肝炎后

机构

  • 6篇青岛市传染病...
  • 4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疾病控...

作者

  • 7篇徐立文
  • 4篇刘玉兰
  • 1篇李晓斐

传媒

  • 4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变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8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与28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PT、APTT、Fbg水平与对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PT、APTT、Fbg相互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血浆PT、APTT、Fbg,可作为判定病变程度的指标,可对预后作出有价值的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徐立文李晓斐刘玉兰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乙型肝炎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5年
徐立文王淑芬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HBVDNA
前列腺炎患者98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98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98例标本培养阳性70例,阳性率为71.42%,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92.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规使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类、复方新诺明(SMZ)、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而对先锋Ⅴ、庆大霉素(GEN)、先锋必(CFP)等敏感性较高。结论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徐立文王福经
关键词:前列腺炎抗生素药敏试验
两种抗凝剂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①目的 对两种抗凝剂进行对比测定分析。②方法 采用枸橼酸钠和肝素两种抗凝剂 ,对 79例正常人和 36例病人的红细胞沉降率 (ESR)进行了测定。③结果 正常人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5 .6± 4 .7)mm/ 1h ,女性为 (9.7± 5 .2 )mm/ 1h ;用肝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 (1 2 .0± 9.3)mm/ 1h ,女性为(2 0 .3± 1 0 .5 )mm/ 1h。同时 ,病人组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 (37.7± 2 6 .4 )mm/ 1h ,女性为 (4 0 .2±1 2 .9)mm/ 1h ;用肝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 (71 .2± 2 6 .1 )mm/ 1h ,女性为 (74 .6± 2 4 .9)mm/ 1h。两种抗凝剂的测定值在正常人和病人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t=4 .4 1 0~ 1 4 .992 ,P <0 .0 1 )。④结论 用肝素做抗凝剂时 。
王福经刘玉兰徐立文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肝素枸橼酸钠
乙肝病毒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HBV-DNAP基因变异在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3例乙肝患者采用PCR法检测HBV-DNAP基因的变异。结果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之间差异显著(χ2=10.52,P<0·01)。前者YIDD、YVDD和其他变异分别为21.13%、4.93%、8.45%。后者为9.62%、1.9%、3.85%。结论PCR是检测基因突变的高效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HBV-DNA位点变异对判断疾病的稳定与进展及病情转归有重要作用。
徐立文刘玉兰
关键词:突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YMDD
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4年
徐立文王福经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聚合酶链反应
两种梅毒检验方法的比较
2005年
目的分析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和环状卡片反应素实验(RPR)两种方法对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55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TPPA法的阳性率为96.36%、RPR法的阳性率为56.36%。结论TPPA法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在梅毒感染初期,患者未产生抗体时RPR法检出率较高,因此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诊断率。
徐立文刘玉兰
关键词: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