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亚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72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造山带
  • 9篇北祁连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山带
  • 7篇物源分析
  • 6篇祁连造山带
  • 6篇北祁连造山带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地质
  • 5篇碎屑
  • 5篇盆地
  • 4篇砂岩
  • 4篇年代学
  • 4篇锆石
  • 4篇沉积地球化学
  • 3篇地质学
  • 3篇碎屑锆石
  • 3篇南堡凹陷
  • 3篇化学特征

机构

  • 32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清华信息科学...

作者

  • 41篇徐亚军
  • 25篇杜远生
  • 13篇杨江海
  • 7篇杨坤光
  • 5篇黄虎
  • 4篇刘强
  • 2篇胡丽沙
  • 2篇杨奎锋
  • 2篇余文超
  • 2篇彭卓
  • 2篇朱杰
  • 2篇潘鹏
  • 2篇马昌前
  • 1篇侯明才
  • 1篇赵彦超
  • 1篇余英
  • 1篇刘爱民
  • 1篇王朝坤
  • 1篇章军锋
  • 1篇续海金

传媒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球科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重庆石油高等...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校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源特色与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张先进易顺华刘爱民余英徐亚军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秭归县城资源特色教学实践基地三峡大坝环境优美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上奥陶统-下、中泥盆统砂岩碎屑组分与物源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北祁连造山带东部武威斜豪-古浪石城子-靖远水泉一带上奥陶统-下、中泥盆统砂岩碎屑组分源区大地构造背景的判别结果表明,上奥陶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弧造山带内的过渡岛弧源区,并且早期可能含有较多的来自未分割岛弧源区的物质,下志留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碰撞造山带,而下、中泥盆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卷入碰撞造山带内的分割岛弧、俯冲杂岩和隆起的大陆块体。上奥陶统-下、中泥盆统砂岩中岛弧物源区的属性经历了未分割岛弧-过渡岛弧-分割岛弧的连续变化,暗示晚奥陶世北祁连岛弧已经开始隆起并遭受剥蚀,北祁连造山带东部的初始碰撞发生在晚奥陶世,并形成上奥陶统与中奥陶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古浪运动。这次碰撞型式是在"斜向碰撞、不规则边缘碰撞"型式下的"点碰撞"。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文运强王建奎
关键词:砂岩物源分析北祁连造山带
临南油田夏52断块沙三上段沉积微相研究
2004年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对夏 5 2断块沙三上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下的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湾、决口扇和决口水道 4种微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水道 3种微相。分析揭示了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指出了勘探开发的有利相带。
徐亚军赵彦超
关键词:断块临南油田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带三角洲沉积体系
华夏地块新元古代沉积记录与超大陆重建
2023年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至Gondwana大陆聚合的过程对华南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然而在这过程中华夏地块的位置、华夏与扬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同位素地层年代学、新元古代冰期事件及成矿事件对比了华夏地块武夷南部-南岭地区及华夏西缘新元古代中-晚期地层。在此基础上,对新元古代沉积物进行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发现华夏西缘拉伸纪晚期-埃迪卡拉纪曾出现多次物源方向的转换,并在成冰纪晚期同时出现来自华南内部和外部的双向物源。结合浅海陆棚的沉积环境,表明此时扬子与华夏之间并没有宽阔的大洋相隔。华夏地块拉伸纪晚期-埃迪卡拉纪碎屑岩中包含了大量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的碎屑锆石,与东冈瓦纳北部印度、东南极等地区的沉积记录吻合,指示华夏地块至少自750 Ma时期就接收到来自印度北缘的碎屑物质。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至Gondwana大陆聚合期间,华南一直保持在超大陆边缘的古地理位置,与印度北缘相连。
齐靓徐亚军杜远生侯明才
关键词:华夏地块新元古代物源分析RODINIA超大陆
基于VME总线的三相无环流AC/AC变频控制系统
2011年
介绍了三相无环流AC/AC变频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其基于VME总线的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给出硬件实验平台的调试结果。三相AC/AC变频器能输出频率为0~15 Hz电流和电压波形,电流无环流死区时间小于2 ms,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基于VME总线的三相AC/AC变频控制系统具有较高控制精度和实时性。
罗韡姜建国徐亚军
关键词:变频器总线控制系统
北祁连东段景泰地区下古生界两套砂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08年
早奥陶世和早志留世是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构造演化和盆地转变的关键时期。在造山带东段景泰地区,下奥陶统阴沟组和下志留统肮脏沟组两套砂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阴沟组杂砂岩样品(Cj-1和Cj-3)具有最小的Eu/Eu*及最大的Th/Sc和∑REE,肮脏沟组杂砂岩具有较小的Eu/Eu*和较大的Th/Sc及∑REE;阴沟组岩屑砂岩样品(Cj-13、Cj-15和Cj-18)具有最大的Eu/Eu*及最小的Th/Sc、∑REE和La/Yb。多个物源、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和多元素蛛网图分析表明,阴沟组杂砂岩样品具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主要物源为大陆上地壳再旋回沉积物和长英质岩石;岩屑砂岩样品为岛弧构造背景,以中基性安山质岩石为主要物源,可能受陆源物质的微弱影响。肮脏沟组杂砂岩构造背景复杂,表现出大陆岛弧、活动陆缘和被动陆缘三种环境共存的特点,受中基性火山弧物质、长英质岩石和再旋回沉积岩的混合物源的影响。两套砂岩的元素特征表明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阴沟组杂砂岩源区可能为阿拉善地块南缘海原群变沉积岩或其他相似的陆源再旋回沉积物,砂岩碎屑以来自初始火山弧物质为主,以石灰沟岛弧型中基性火山岩作为其源岩最合适。阴沟组形成于初始弧后盆地环境,是岛弧活动的直接记录。肮脏沟组可能的源岩为阿拉善地块南缘海原群变沉积岩和中高等成熟度的石灰沟岛弧型火山岩及海原群岛弧型变火山岩,沉积于弧后前陆盆地,对构造环境的反映存在滞后性。
杨江海杜远生徐亚军
关键词:北祁连源岩稀土元素
冀东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分形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根据冀东南堡凹陷明化镇组底界断裂分布图,利用分形理论容量维数法检验了断裂空间分布,发现其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在0.98~1之间,断裂系统具有分形结构。计算并绘制了南堡凹陷明化镇组底界断裂分维值等值线图,发现容量维大于1.18的区域与已发现的4个油田中的3个重合,表明分维值分布与油田分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由此推断北堡西构造带、南堡构造带和蛤坨构造带应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有利区带。
徐亚军杨坤光马乾
关键词:分形南堡凹陷构造带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早志留世蛇绿岩剥蚀的碎屑记录
@@祁连造山带位于中国西北部,呈NWW-SEE方向延伸,是青藏高原的最东段。该造山带夹持于华北克拉通、柴达木板块和敦煌地块之间,分别为龙首山断裂、柴北缘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相隔,东南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以主要边界断裂为界,...
杨江海杜远生徐亚军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志留纪
华南发现4.1 Ga的碎屑锆石被引量:5
2013年
华南南部寒武系砂岩中保存有冥古宙地壳物质.一颗锆石的结晶年龄为4107±29Ma,Hf同位素组成近似亏损地幔Hf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结晶年龄一致,为4102±21Ma,该锆石是直接从亏损地幔中抽提出来新生的地壳物质再循环过程中结晶的.寒武系中也保存了显著的"泛非期"和Grenville期锆石,可能反映了早古生代早期华南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联系.华南南部具有更为复杂的地壳生长和构造演化历史.
徐亚军杜远生黄宏伟黄志强胡丽沙朱延辉余文超
关键词:碎屑锆石GA寒武系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部分样品显示Zr、Hf亏损和弱的负Eu异常。泥质岩样品均富集Ni、Cr元素,但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沙流水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源岩以酸性岩和基性岩混合为特征,且遭受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CIA:74~81),在沉积过程中有少量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历了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古老物质加入。构造背景判别表明,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有少量来自大洋岛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结合区域构造单元岩石组合特征认为,北祁连沙流水组碎屑岩源岩主要为卷入造山带的北祁连岛弧、中祁连地块、俯冲杂岩带中的酸性岩石和基性岩石及少量花岗岩,同时还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的、经过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物质。综合上奥陶统—中、下泥盆统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岩石学研究,认为晚泥盆世是造山带强烈挤压之后转向伸展垮塌的时期,上泥盆统沙流水组则是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沉积记录。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陈甲才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北祁连造山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