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建宇

作品数:2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烧伤
  • 6篇细胞
  • 5篇护理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肝炎
  • 4篇病人
  • 3篇亚群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伤病
  • 3篇烧伤病人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康复
  • 2篇中毒

机构

  • 23篇解放军第25...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彭建宇
  • 10篇邢利和
  • 7篇许坤
  • 6篇孙秀玲
  • 5篇郑世英
  • 5篇王友臣
  • 4篇马文平
  • 4篇丁秀丽
  • 4篇张永良
  • 4篇曹媛媛
  • 3篇郑铁钢
  • 3篇邵祥稳
  • 3篇胡安军
  • 3篇张效双
  • 2篇刘秀荣
  • 2篇张正孟
  • 2篇阎锋
  • 2篇智强
  • 2篇孟丽霞
  • 2篇韩维红

传媒

  • 4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肝脏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性肉芽肿误诊2例报告
2002年
陈宝元胡安军彭建宇
关键词:病理外伤病例报告炎性肉芽肿误诊
烧伤病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1年
张淑兰刘秀荣彭建宇
关键词:烧伤影响因素
京万红和湿润烧伤膏合用致皮肤过敏一例
2003年
患者,女,44岁。做饭时不慎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右额面部,当时额面部有数个0.5×0.5cm大小的皮损,皮肤局部发红伴轻度疼痛,无水泡及破溃,自涂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1次,第2天下午(伤后约18小时)发现右额面部有轻度瘙痒,元疼痛,自感效果不佳,局部未清洗,又自涂湿润烧伤膏(生产批号011029)1次,24小时后发现右额面部出现密集粟米样丘疹及水泡。
李兆顺卢青军彭建宇
关键词: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皮肤过敏
苯妥英钠对烧伤患者血清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研究苯妥英钠对烧伤患者血清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烧伤患者应用苯妥英钠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清对丝裂原植物血凝素 (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的影响。 结果 烧伤患者血清中有免疫抑制因子存在 ;应用苯妥英纳后 ,免疫抑制因子的含量降低 (P <0 0 1) ;血清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未应用苯妥英纳组 (P <0 0 1)。 结论 苯妥英纳对烧伤患者免疫抑制因子有抑制作用。
张正孟冀建超彭建宇
关键词:苯妥英钠烧伤血清免疫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烧伤早期患者青霉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
2001年
彭建宇张正孟孙秀玲
关键词:青霉素皮试并发症烧伤过敏性休克
磷烧伤对大鼠肝脏及线粒体的损伤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磷烧伤与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磷烧伤组、烫伤组、正常对照组。每致伤组每时相点6只,分别于伤后5、10和24 h放血活杀,取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同时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pi/O)、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磷伤后血ALT、GOT、LDH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烫烧伤组(P<0.05);磷烧伤组RCR、Pi/O及S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烫伤组(P<0.05);磷烧伤组肝组织SOD,GSH低于烫伤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肝细胞及线粒体的损伤不仅有过氧化损伤因素起作用,还有磷转化为磷酸后对肝细胞及其亚结构的毒性作用。
王友臣宋淑君邢利和阮仕荣彭建宇许坤曹媛媛
关键词:烧伤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脂质过氧化
大剂量静脉补钙抢救氢氟酸烧伤合并氟中毒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2年
孙秀玲阎锋彭建宇胡安军
关键词:静脉补钙抢救氢氟酸烧伤氟中毒护理
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鉴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邢利和马文平王友臣许坤丁秀丽彭建宇曹媛媛
关键词: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免疫系统
半密闭坑道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半密闭坑道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方法 用N 962风速温湿度计监测微小气候及大气采样器监测空气颗粒物,用撞击法监测空气微生物,应用血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对12名受试者检测29项血液指标,并对生理反应作问卷调查。结果 半密闭坑道房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75.5%,风速0.06 m·s-1,可吸入颗粒物0.5526 Hlg·m-3,空气细菌总数1 157 cfu·m-3,真菌数902 cfu·m-3。受试者29项血液指标3次检测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占79.32%;乳酸脱氢酶有7例在坑道内试验期间高于正常值;受试者有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关节酸痛等自觉症状。结论 可吸入颗粒物超标2.8倍,多数自觉症状在出坑道后1-4 d消失,除低温高湿环境引起关节痛应引起重视及乳酸脱氢酶结果增高需要进一步探讨外,半密闭坑道在短期内对人体健康基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郑世英张永良邢利和彭建宇郑铁钢张子波武文龙许坤
关键词: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Ⅱ型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及其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pDC2数量的变化以及其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肝炎患者外周血pDC2的百分数(O.096±0.086)较正常人(0.304±0.093)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pDC2产生IL-12及IFNα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而CD4^+/CD8^+的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发现在HBVDNA(+)的患者中其pDC2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分别为0.087±0.054和1.95±0.562,均明显高于HBVDNA(-)患者(分别为0.043±0.031和1.44±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pDC2的数量和其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后者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进展以及血清中HBVDNA阳性有关。
邢利和马文平张效双邵祥稳丁秀丽彭建宇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树突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