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华

作品数:89 被引量:967H指数:20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稻田
  • 22篇土壤
  • 22篇污染
  • 18篇季稻
  • 17篇双季稻
  • 14篇水稻
  • 13篇
  • 11篇污染土
  • 11篇污染土壤
  • 10篇双季稻田
  • 10篇镉污染
  • 8篇生物有效
  • 8篇生物有效性
  • 8篇还田
  • 7篇稻米
  • 7篇有机碳
  • 7篇甲烷排放
  • 7篇CH
  • 6篇施用
  • 6篇秸秆

机构

  • 58篇湖南省土壤肥...
  • 39篇中南大学
  • 30篇中华人民共和...
  • 18篇湖南省农业科...
  • 11篇湖南大学
  • 10篇湖南省农业环...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长沙环境保护...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湖南省作物研...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89篇彭华
  • 78篇纪雄辉
  • 44篇刘昭兵
  • 34篇吴家梅
  • 33篇田发祥
  • 30篇朱坚
  • 24篇石丽红
  • 23篇谢运河
  • 16篇官迪
  • 8篇李洪顺
  • 6篇霍莲杰
  • 5篇黄涓
  • 4篇石生伟
  • 3篇万运帆
  • 3篇李玉娥
  • 3篇邓凯
  • 2篇李明德
  • 2篇彭志红
  • 2篇廖育林
  • 2篇秦晓波

传媒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9篇湖南农业科学
  • 7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Agricu...
  • 2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1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粒级结构组成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被引量:7
2020年
不同粒径大小浮游藻类的养分吸收速率、沉降特性和能流方向等都不相同,浮游藻类生物量的粒级组成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通江湖泊浮游藻类粒级组成演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东洞庭湖进行了年度采样调查,研究了不同粒级浮游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浮游藻类叶绿素a总浓度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季节上表现为夏季(22.43μg/L)>秋季(16.95μg/L)>春季(11.69μg/L)>冬季(3.28μg/L),空间上表现为北部湖区(26.12μg/L)>南部湖区(15.81μg/L)>东部行洪道(5.88μg/L).纳微型藻(3~20μm)是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其在冬季优势度最高,为68.0%;春季开始,超微型藻(0~3μm)的贡献量逐渐增加,到夏季达到最高值,为42.1%;粒径最大的微型藻(>20μm)占比最低,全年平均占比16.2%.RDA限制性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浮游藻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趋势相同,但适应能力不同;温度、水位、营养盐和pH等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粒级结构的重要因素.
李胜男熊丽萍彭华余丽纪雄辉
关键词:东洞庭湖叶绿素A粒级结构浮游藻类
长沙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基础护理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长沙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基础护理的知、信、行状况及其相关关系,了解对临床护士基础护理知信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知信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者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提供借鉴。   方法:从2010年9月到20...
彭华
关键词:临床护士护理行为
有机废弃物与化肥配施对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及糙米镉铅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湘潭和湘阴两地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污染稻田土壤中有机废弃物(猪粪、稻草和菜饼)与化肥配施对当季水稻产量及糙米Cd、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对照)相比,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配施有机废弃物的水稻产量变化不明显。当菜饼施用量为3 000 kg/hm2时,水稻糙米的Cd、Pb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湘潭稻草和猪粪两个处理的水稻糙米Cd、Pb含量差异不明显,而湘阴施稻草4500 kg/hm2的糙米Cd降低了20.0%(P<0.05),但糙米Pb含量降低不明显,施猪粪15 000 kg/hm2的糙米Cd、Pb含量分别降低了24.1%(P<0.05)和19.7%(P<0.05)。因此,化肥减量的同时配施有机肥不会导致水稻明显减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土壤中水稻糙米的Cd、Pb累积,其效果与有机废弃物的施用量及土壤性质等密切相关,但有机废弃物自身重金属含量可能是影响其效果的一个障碍因子。
刘昭兵纪雄辉谢运河彭华黄科延
关键词:有机废弃物水稻产量
控释肥对双季稻生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了双季稻种植过程中,在等氮代替常规施肥以及在基肥和追肥分别给予减量的条件下,控释肥对比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主要性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控释肥(等氮或减氮处理)处理的双季稻总产量和年收益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总产量增加2.46%~8.11%,收益增加2 070.8~3 074.4元/hm^(2);等氮控释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早稻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9.57~24.14个百分点),但降低了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降低6.56~13.64个百分点)。
王静彭欢石宇彭华
关键词:控释肥双季稻氮肥利用率
用于制沼气的发酵物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沼气的发酵物料,主要由农作物秸秆和水组成,该发酵物料的C/N为25~30∶1,发酵物料的C/P为160~170∶1,其中水与农作物秸秆的质量比为10~25∶1。本发明的用于制沼气的发酵物料具有原料来...
纪雄辉刘昭兵石丽红彭华
文献传递
不同外源有机碳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以猪粪、鸡粪和稻草等外源有机碳与水稻土混合淹水培养,监测其甲烷排放动态,并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易氧化有机碳分组,研究其甲烷排放、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旨在弄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与甲烷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与外源有机碳混合淹水培养极显著增加了CH4排放,其中,土+稻草处理的CH4排放量(178.8 kg/hm2)较对照(纯土处理)增加达265.2%(P<0.01),土+鸡粪处理和土+猪粪处理分别增加了127.3%(P<0.01)和95.3%(P<0.01);外源有机碳的添加增加了土壤中易氧化有机碳AOC3.33、AOC16.7-3.33、AOC33-16.7和AOC167-33的含量,且土壤极易氧化有机碳AOC3.33和AOC16.7-3.33关联性较强,且总体上分别与CH4排放通量呈极显著动态相关(P<0.01);有机碳AOC33-16.7和AOC167-33之间,以及分别与AOC3.33、AOC16.7-3.33、CH4排放通量之间动态相关性较差。可见,淹水条件下易氧化有机碳AOC3.33和AOC16.7-3.33极显著影响稻田土壤CH4排放。
霍莲杰纪雄辉吴家梅彭华朱坚
关键词:甲烷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淹水培养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通过采集田间试验区连续3a施入有机肥的稻田耕层土壤,分析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矿化有机碳(readily mineralizable carbon,RMC)等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稻田甲烷(CH_4)的排放通量,探讨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及与CH_4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施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碳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a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DOC、ROC、MBC和RM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3.6、2501.2、640.4 mg/kg和291.7 mg/kg。3a施猪粪(猪粪+化肥,PM)、鸡粪(鸡粪+化肥,CM)和稻草(稻草+化肥,RS)的DOC的含量分别比化肥(CF)处理增加5.6%、6.7%和19.3%,ROC的含量分别比CF增加6.6%、8.4%和9.8%;MBC含量分别比CF增加5.1%、14.8%和21.5%,RMC增加6.8%、22.0%和33.9%。不同施肥处理的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为分蘖期高于成熟期。(2)施肥处理显著增加稻田CH_4排放,CH_4分蘖期的排放通量是成熟期的143倍,3a PM、CM和RS处理的CH_4排放分别比CF处理增加37.0%(P<0.05)、92.7%(P<0.05)和99.4%(P<0.05)。(3)不同施肥处理的DOC、ROC、MBC和RMC含量与CH_4排放通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OC与CH_4排放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54(P<0.01),且4种有机碳间关系密切。稻田分蘖期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碳与稻田CH_4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综合分析,在4种有机碳中,土壤中ROC和MBC的含量直接影响CH_4排放。
吴家梅霍莲杰纪雄辉纪雄辉田发祥谢运河田发祥彭华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甲烷排放
湖南双季稻氮磷钾配方优化及追肥运筹增产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双季稻生产的配方复合肥及追肥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湖南长沙县开慧镇、干杉镇,岳阳县麻塘镇(晚稻在新墙镇)典型双季稻区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料配方及2次追肥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主推的配方肥(早、晚稻N-P2O5-K2O分别为20-10-10和26-10-13)相比,优化配方肥(分别增加磷钾比例)适当减氮,早稻保持平产,晚稻增产187.5-378.0 kg/hm^2,增产幅度为2.6%-5.9%。其中,N-P2O5-K2O为18-14-16配方适合早稻的生产,N-P2O5-K2O为18-9-16配方适合晚稻的生产。在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分蘖期、孕穗期分次追肥较分蘖期一次追肥早稻增产187.5-382.5 kg/hm^2,氮肥利用率提高10.9-24.2个百分点;晚稻增产258.0-415.5 kg/hm^2,氮肥利用率提高8.3-13.4个百分点。
田发祥朱坚谢运河彭华纪雄辉
关键词:氮磷钾双季稻
生石灰施用增加了酸性双季稻田氮素氨挥发损失被引量:2
2017年
选择南方典型酸性双季稻田,采用通气法研究了不同生石灰用量对稻田氨挥发通量、田面水NH_4^+-N浓度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生石灰显著影响稻田田面水NH_4^+-N浓度和pH值,生石灰用量与田面水NH_4^+-N浓度和田面水pH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撒施生石灰,显著增加稻田氮素氨挥发损失,早、晚稻季氨挥发损失量较不施生石灰处理分别增加2.20~22.91和3.08~52.44 kg/hm^2,增幅分别达19.28%~200.79%和6.96%~118.48%;当早、晚稻季分别施纯氮150和180 kg/hm^2时,撒施生石灰450~3 750 kg/hm^2,氨挥发损失量分别达13.61~34.32和47.34~96.70 kg/hm2,氮素损失率分别达7.44%~18.78%和21.66%~44.24%;当早、晚稻季生石灰用量分别超过900和1 800 kg/hm2时,稻田氨挥发显著增加。
朱坚彭华李尝君蔡佳佩纪雄辉
关键词:生石灰双季稻氨挥发
赤泥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及吸收累积Cd的影响被引量:86
2010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赤泥施用量对酸性Cd污染稻田(潮泥田)水稻生长及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施用量为4948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了水稻有效穗的形成。同时施用赤泥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减少水稻Cd累积。与不施赤泥的对照相比,施用赤泥3000kg·hm-2的处理水稻增产12.4%(P<0.05),水稻根Cd降低22.0%(P<0.05),糙米Cd(0.14mg·kg-1)降低40.8%(P<0.01),并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当赤泥施用量增至9000kg·hm-2时,土壤pH提高12.0%(P<0.01),有效态Cd含量降低24.9%(P<0.05),水稻根系、茎叶和糙米Cd分别降低55.7%(P<0.01)、54.5%(P<0.01)和69.9%(P<0.01)。表明利用赤泥修复中轻度酸性Cd污染土壤是可行的,并能起到改良土壤和促进水稻增产的效果。试验所用赤泥重金属含量很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将赤泥大面积应用于酸性Cd污染稻田还需要系统研究应用参数,并采取农机配套和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民自发行动的积极性。
刘昭兵纪雄辉王国祥彭华田发祥石丽红
关键词:赤泥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