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雨

作品数:28 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价值链
  • 6篇全球价值链
  • 5篇复杂度
  • 3篇经贸
  • 3篇分工
  • 2篇中美经贸
  • 2篇中美经贸摩擦
  • 2篇数字技术
  • 2篇自由贸易
  • 2篇自由贸易区
  • 2篇贸易摩擦
  • 2篇贸易区
  • 2篇经贸摩擦
  • 2篇开放型经济
  • 2篇技术进步
  • 2篇价值链分工
  • 2篇服务贸易
  • 2篇出口
  • 1篇低端
  • 1篇低端锁定

机构

  • 28篇南京大学
  • 12篇南京审计大学
  • 5篇安徽财经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无锡太湖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8篇张雨
  • 14篇戴翔
  • 5篇张二震
  • 1篇魏浩
  • 1篇马野青
  • 1篇于津平
  • 1篇郑江淮
  • 1篇占丽
  • 1篇尹依灵
  • 1篇杨继军
  • 1篇刘星翰

传媒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国际贸易
  • 3篇国际贸易问题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当代经济科学
  • 2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财贸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China ...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政策选择被引量:5
2007年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纷纷选择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本文以中东欧、墨西哥、东盟和中国四个发展中国家或集团的不同选择为例,初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本文认为,通过区域一体化融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选择。
张雨于津平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国际比较及变化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测度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最新方法,测算了2000-2013年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并进行了跨国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虽呈绝对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有相对下降之势。而从变化机制角度来看,宏观层面上服务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分项服务出口自身技术复杂度提升两种机制,共同促进了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的绝对提升,但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对"滞后性",却又使得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而在全球服务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着可能的"扩张陷阱"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因此,注重"技术先行"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切实抓住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带来的重要机遇,从而实现服务出口"量质齐升"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戴翔张雨
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国内国际环境已发生深刻改变的现实约束下,目前江苏开放型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江苏开放性经济转型升级,既有紧迫性,也有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并把握转型升级的机遇,坚持引进"外资"和"外智"并重,坚持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并重、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坚持提升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并重,是实现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的有效路径。
张雨戴翔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出口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能够缓解我国贸易摩擦吗?被引量:18
2013年
长期以来,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且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已被理论和实践部门认为是促成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文利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揭示: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未能有效缓解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反而使之加剧;FDI的大量利用和我国深度融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对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具有显著促成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不能将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简单归咎于附加值过低和市场集中度过高。我们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中国比较优势角度出发,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民间游说、国际舆论宣传等措施加以缓解,以免造成政策偏差,妨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
张雨戴翔
关键词:贸易摩擦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基于美国QE1月度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展示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并估算了量化宽松政策同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内,国内物价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汇率传递效应大幅降低。在政策层面,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能够大幅度隔绝汇率冲击。
马野青尹依灵张雨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汇率传递效应
我国服务出口复杂度及影响因素:增加值视角的新认识被引量:11
2017年
依托服务贸易助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要义,不仅在于实现出口规模的扩张,更应注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考虑到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为了克服基于传统总值核算法所面临的固有缺陷,本文基于增加值视角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结果显示,从绝对角度看虽有不断提升之势,但从相对角度看却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融入全球服务业价值链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绝对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对提升在发达国家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则呈显著的负向作用。此外,对诸如人力资本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诸如服务业发展规模等作用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上述发现不仅有助于从"质"的层面客观认识我国服务出口,而且对于大力实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张雨
关键词: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
2023年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开放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进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放为主要内容的高水平开放,同时具有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继续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不断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张二震戴翔张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价值链下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影响增长绩效吗?被引量:1
2020年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基于对全球增长具有联动特征的深刻认知和充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增长共赢链”之所以特别强调“共赢”重要性,是因为“共赢”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的“道义”需求层面,更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内生需求,是各国在联动增长条件下实现更好增长绩效的必然要求。以此理论逻辑为先导,本文在构造能够反映利益分配失衡程度的贸易条件偏离度指数基础上,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力图在实证层面回答更加公平的利益分配是决定增长的因素之一。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利益分配的失衡无论是正向偏离还是负向偏离,均对经济增长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采用各种替代指标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从而前述理论命题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全球联动增长条件下“共赢”之重要性,而且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必要性,也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二震张雨戴翔
关键词:共赢全球价值链
服务价值链分工是否影响了服务出口复杂度:理论及经验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在理论分析并形成相应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借鉴现有文献构造了"全球服务业价值链嵌入度"以及"服务出口相对复杂度"测度指标,并据此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嵌入全球服务业价值链绝对地提升了服务出口复杂度,但对服务出口相对复杂度影响不一,在发达经济体表现为正向作用,而在发展中经济体则表现为负向作用。上述结果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嵌入全球服务业价值链,面临"扩张陷阱"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和可能,同时也说明如何抓住全球服务业价值链发展变化的重要机遇,在实现服务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提升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张雨戴翔
关键词: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政治风险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吗被引量:40
2013年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使用的政治风险度量指数,并纳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其它关键控制变量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理论预期不同,东道国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并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可能与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对东道国政治风险意识不强、关注不够、认识不足有关。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导致的可能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有效防范政治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走出去"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走出去"战略需要,是理论和实践部门面临的紧要课题。
张雨戴翔
关键词:政治风险走出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