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长华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主题

  • 5篇壳模型
  • 4篇核结构
  • 3篇中子
  • 2篇平均场
  • 2篇子核
  • 2篇
  • 1篇原子
  • 1篇原子核
  • 1篇原子核结构
  • 1篇跃迁
  • 1篇衰变
  • 1篇能谱
  • 1篇中子皮
  • 1篇中子晕
  • 1篇激发态
  • 1篇激发态结构
  • 1篇丰中子
  • 1篇丰中子核
  • 1篇高激发
  • 1篇高激发态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近...

作者

  • 8篇张长华
  • 6篇顾金南
  • 1篇葛凌霄
  • 1篇张丰收
  • 1篇陈列文
  • 1篇张晓东

传媒

  • 5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CCAST“...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7
  • 3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1)Be的结构被引量:3
1997年
在粒子-振动模型(PVM)的基础上研究了^(11)Be 核的基态特性、低激发态和电偶极跃迁,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11)Be 的基态是单核子运动与核芯^(10)Be 的表面集体振动相耦合的结果.^(11)Be 的晕结构也得到合理的解释.
张长华顾金南
铅区核的结构(Ⅰ)207-210Tl、207,208Hg的能谱和波函数被引量:1
1997年
用壳模型对207-210T1和207,208Hg的低激发态进行了系统计算,利用在铅区广泛使用的各种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都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表明这些有效相互作用对208T1一类核的描述也是有效的。
张长华顾金南
关键词:壳模型核结构能谱波函数
核的高激发态结构
1997年
顾金南张长华
关键词:原子核结构高激发态壳模型
中子晕、中子皮核的形成机制和放射性核引起反应的研究
<正>本文评述了放射性束流对核结构与核反应的研究,讨论了原子核的奇异性质和它的可能形成机制以及放射性核引起的反应机制的研究状况.
葛凌霄张长华陈列文张丰收张晓东
文献传递
轻丰中子核的壳模型计算
1996年
对9≤A≤14,3≤Z≤5的核进行了壳模型计算.以8He作为core,选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作为残余相互作用,挑选了24个实验能谱数据,定出了MSDI的参数和单粒子能量,并计算了结合能、低激发谱、电磁性质等,得到与实验较符合的结果.并着重讨论了"Be的宇称反转和halo结构的物理机理.计算程序为OXBASH.
张长华顾金南
关键词:壳模型平均场
中子核和铅区核的结构研究
张长华
关键词:平均场Β衰变
铅区核的结构(Ⅱ)^(208)TI、^(208)Pb和^(206-208)Hg的一级禁戒β衰变被引量:1
1997年
用壳模型对 ̄(208)TI、 ̄(208)Pb和 ̄(206-208)Hg的非唯一型一级禁戒β跃迁用不同的有效相互作用和模型空间进行了系统计算,计算的比较寿命Iogf非常敏感的依赖于有效相互作用。对 ̄(206,208)Hg的β衰变方式进行了比较。
张长华顾金南
关键词:核结构壳模型
A=147—153核的Gamow—Teller跃迁
1996年
在壳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146Gd区A=147-153核的Gamow-Teller跃迁.这些相对146Gd核心为粒子态的核唯一的β允许衰变道为π1h11/2→v1h9/2的Gamow-Teller跃迁.计算结果表明,实验的约化几率B(GT)与计算的B(GT)比较,存在一个阻塞因子γ2,即γ2=Bexp(GT)/Bcal(GT)=0.17±0.05.
张长华顾金南
关键词:壳模型核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