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起
- 作品数:54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为有效改善产妇产后乳腺脓肿症状,临床探究小切口与负压引流装置联合治疗较传统方式的疗效。方法 40例产后出现乳腺脓肿症状的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联合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行手术刀切开脓肿进行引流治疗,联合组对患者行小切口与负压引流装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术后继续哺乳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较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感轻、伤口恢复用时少、换药天数少、切痕长度短(P<0.05);两组术后继续哺乳情况相比,联合组哺乳率70.0%高于观察组25.0%(P<0.05)。结论使用传统方式对产后出现乳腺脓肿患者进行治疗,虽可有效消除脓肿但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强、恢复用时较长,且术后产妇大多无法继续哺乳婴孩,若采用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且手术切口小,术后无明显手术瘢痕。
- 张远起覃文懿李建文陈小东丁洪飞黄胜超黄水传张智
- 关键词:小切口负压引流装置
- 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生成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生成内皮祖细胞的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和功能。方法取大鼠长骨骨髓细胞,第3代细胞传代后加用终质量浓度10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细胞因子,培养3 d后行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鉴定。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鉴定:P3代CD133呈中度阳性表现,CD34呈弱阳性表现;经VEGF诱导后表达明显增强。(2)流式细胞仪细胞计数鉴定:P3代CD133、CD34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7.3%、55.5%;经VEGF诱导后CD133、CD34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1.4%、78.6%。(3)P3代VEGF诱导后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荆豆凝集素(UEA)双染鉴定:经VEGF诱导的P3代细胞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70.2±5.1)%,未经VEGF诱导后的P3代细胞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20.4±3.8)%。(4)RealTime-PCR检测第3代VEGF cell和三代cell的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表达:P3 VEGF cel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浓度是P3cell的2.22倍。结论用贴壁筛选法和VEGF细胞因子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内皮祖细胞(EPCs),该细胞具有内皮祖细胞的特性,可用于进一步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与应用。
- 王三明陈小东李建文黄水传张远起张智
-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骨髓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 ERK信号转导通路与PDGF-B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ERK受体阻断剂在PDGF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AG组、PD组、AG+PD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利用相应的受体阻断剂Tyrphosin-AG1295和PD98059分别或联合阻断PDGF和ERK受体,于术后7、14及21 d 3个时相点取主动脉进行HE染色,观察PDGF和ERK受体阻滞剂对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DGF-B mRNA和ERK1 mRNA在血管中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各组中PDGF和ERK受体对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损伤组及各干预组PDGF-B mRNA在各时相点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损伤组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增强,各干预组与单纯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干预组间PC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和ERK受体阻断剂能降低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PDGF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 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王三明黄水传张智黄胜超许托
- 关键词:PDGFERK/MAPK增殖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肿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肿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 496例行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创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0.4±0.1)cm、手术平均时间为(15±5)min、手术平均出血量为(7.6±3.3)ml。微创手术后有42例出现血肿,35例出现皮下瘀斑,无切口感染开裂,8例出现乳腺塌陷变形,15例发生瘢痕形成。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4.5±1.2)d。肿块切除后常规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占比绝大部分,占比为98.84%,其中尤以纤维腺瘤居多,占53.82%。共发现恶性病变60例,其中导管原位癌28例,小叶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各16例。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安全系数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能准确切除肿块,术后疤痕较小,不影响乳房的美观,预后佳,目前已成为乳腺微创外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其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 李贤勇黄胜超陈小东丁洪飞徐晓红戴海霞张远起张智李建文
- 关键词:乳腺肿物
- 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腔内治疗的32例(43条患肢)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40条患肢)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治疗后踝肱指数(ABI)0.62±0.15,较术前(0.35±0.15)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间3~15个月,13例患者仍存在间歇性跛行,2例术后3个月对侧股浅动脉以远部位动脉狭窄闭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他病例症状缓解。结论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 黄水传黎思毅张智张远起黄胜超李建文陈小东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
- 灯盏花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09年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评价灯盏花素联合前列腺素E1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23%,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和前列腺素E1联合用药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 李建文黄胜超陈小东丁洪飞张远起黄水传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灯盏花素前列腺素E1
- Desmuslin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包装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Desmuslin(DMN)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其包装细胞株。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MN基因的全长编码框(约3700bp),PCR产物(PCR—DMN)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RetroQ—AcGFP1-C1,构建DMN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RetroQ—AcGFP1-C1-DMN,酶切及测序鉴定后,把重组质粒通过转染导人包装细胞株PT67,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抗性克隆,293细胞进行病毒颗粒滴度测定。结果pRetroQ—AcGFP1-C1-DMN克隆的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DMN基因的全长编码框被准确克隆至载体pRetroQ—AcGFP1-C1,其序列与理论序列完全-致;获取了稳定产生DMN逆转录病毒的PT67细胞克隆株,其产生的病毒原液平均病毒滴度为(2.80±1.46)×10^6c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Desmuslin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了其包装细胞株。
- 张远起王文见殷恒讳肖颖姜雨刚朱峥嵘王深明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
- PPF方案辅加复方丹参滴丸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3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PPF方案治疗,B组(34例)采用单纯PPF方案化疗。对疗效...
- 梁启廉陈小东李小英张英李建文蔡良真梁柱张远起
-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复方丹参滴丸化学疗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青年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青年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提高临床上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及警惕。方法回顾分析17例青年期急性LEDVT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青年期急性LEDVT的患者,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其中效果优者5例,良好者6例,优良率为64.7%,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者6例,占35.3%。结论青年期急性LEDVT有较高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医师需加强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 张远起颜泽铭陈小东李建文黄水传张智黄胜超许托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对诱导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干扰Hiwi基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并转染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按照实验设计分为6组,转染后应用q RT-PCR、Western blot分析Hiwi基因的m RNA及其靶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评估干扰效果筛选有效的si RNA干扰片段作为干扰组(Hiwi10330组),再按照试验设计分为3组分别是干扰组,阴性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在细胞转染后进行细胞流式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结果:靶向Hiwi基因的si RNA干扰后,干扰组中m 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iwi基因靶蛋白的表达也出现了明显的抑制(P<0.05)。靶向Hiwi基因的si RNA干扰后,干扰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与NC和Blank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si RNA靶向沉默Hiwi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提示Hiwi基因可能成为三阴乳腺癌的一潜在治疗靶点。
- 陈宝英吴海滨张远起黄胜超张英李建文王玉洲郑婉婷吴罗武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RNAI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