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总后勤部科研项目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炎症
  • 2篇药物依赖
  • 2篇肾上腺
  • 2篇鼠肝
  • 2篇器官
  • 2篇组织炎症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肝
  • 2篇免疫隔离
  • 2篇免疫隔离技术
  • 2篇分泌
  • 2篇分泌细胞
  • 2篇阿片类药物依...
  • 1篇定量学
  • 1篇增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鼠肝细胞
  • 1篇疼痛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张莉
  • 3篇何立敏
  • 2篇王湛博
  • 2篇眭翔
  • 2篇黎立
  • 2篇王德文
  • 2篇高亚兵
  • 2篇梁晓俐
  • 2篇彭瑞云
  • 1篇姚莉
  • 1篇王春平
  • 1篇王水明
  • 1篇钟大光
  • 1篇尹建宁
  • 1篇李留树
  • 1篇王振福
  • 1篇崔忻
  • 1篇薛毅珑
  • 1篇罗芸
  • 1篇李雁凌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脊髓蛛网膜下移植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异种移植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应、作用持续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 用Sun氏微囊制作法将BCC包裹于APA微囊内 ,用常规腰穿法将 5ml微囊化BCC(5~ 7)× 10 6悬液注入患者L3~ 5蛛网膜下。结果  2 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在 1或 2次注射后 ,疼痛迅速减轻 ,疼痛缓解率为 90 %。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其中 3例停用镇痛药时间超过 2 0 0d。结论 APA微囊化BCC异种移植于慢性疼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 ,可安全、迅速、长时间、有效地发挥镇痛作用。
薛毅珑何立敏李留树王捷王振福李新建张莉崔忻朱建华罗芸钟大光李雁凌
关键词:慢性疼痛BCCAPA
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损伤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的损伤效应。方法 二级昆明小鼠 2 0 4只 ,分为对照组 ( 2 4只 )和辐射组 ( 180只 ) ,辐射组小鼠又根据照射剂量分为 8× 10 3 V/m、2× 10 4V/m和 6× 10 4V/m辐射亚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辐射组采用高场强电磁脉冲 (EMP)源 ,分别对所有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于辐射后 6h、1d、3d、7d、14d、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 12个月观察不同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病理形态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 14d、3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进行比较。结果 辐射后小鼠肝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趋势 ,早期 ( 6h~ 3d)以肝实质细胞变性为主 ,中后期 ( 7d~ 1个月 )以肝细胞坏死为重 ,晚期 ( 3~ 12个月 )肝细胞增生活跃 ,可见非典型性增生与癌肿。结论 电磁辐射对小鼠肝具有损伤效应 ,尤其对肝实质细胞损伤严重 ,且远后效应显著。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王水明眭翔张莉高亚兵尹建宁彭瑞云
关键词:小鼠生物学效应病理组织学细胞增生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由家畜肾上腺体经细胞分离、纯化培养,采用细胞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制得,其特征是:它由生物相容性微囊包裹糖皮质激素分泌细胞、嗜铬细胞和囊基质液而成;微囊外径0.15—0.3mm,囊中两种...
黎立何立敏王湛博张莉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
一种新的人工微囊化肾上腺器官及其用途,由家畜肾上腺体经细胞分离、纯化培养,采用细胞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制得,其特征是:它由生物相容性微囊包裹糖皮质激素分泌细胞、嗜铬细胞和囊基质液而成;微囊外径0.15-0.3mm,囊中两种...
黎立何立敏王湛博张莉
文献传递
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影响的定量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 (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 ,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高场强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场强分别选用 8× 10 3、2× 10 4 和 6× 10 4 V m ,发射源相关技术参数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 ,2min内发射 5个单脉冲 ;采用Feulgen染色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 ,观察时间 1年 ,共设 10个时相点 (n =6 ) ,并用德国IBSA显微数字图像分析系统作DNA含量定量分析和倍体分型。结果 小鼠经高场强EMP辐射后 3个月内 ,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以二倍体细胞 (2C)为主 ,四、六倍体 (4C ,6C)较少 ,八倍体 (8C)偶见 ;辐射后 6个月 ,8× 10 3V m辐射组比对照组DNA含量高 (P <0 0 5 ) ,2C数量减少 ,4C和 6C增加 ;至辐射后 9个月和 12个月 ,各辐射组肝细胞核DNA含量比其他各时相点辐射组及同一时相点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以 4C为主 ,6C和 8C增加 ,而 2C明显减少。结论 高场强EMP对小鼠肝DNA含量及倍体有影响 ,且表现为远后效应 ,推测电磁辐射对肝的生物学效应中肝细胞核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性依据。此外 。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眭翔王春平王水明张莉高亚兵彭瑞云
关键词: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倍体定量学EM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