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芙娴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sCRP、MMP-9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hsCRP、MMP-9水平为(2.95±0.62)mg/L、(24.29±4.73)mg/L显著高于SAP组的(1.83±0.57)mg/L和(19.83±4.63)mg/L(P<0.01),两组hsCRP、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3±0.45)mg/L、(16.21±4.17)mg/L(P<0.05或P<0.01)。结论炎症介质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浆hsCRP与MMP-9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邵丽莉刘丽军李书香信栓力马燕霞张仁杰李红杰杨华谢志江张芙娴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方法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PCI 组),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对照组),检测对照组造影前后和 PCI 组介入前后血浆 MCP-1和MMP-1,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PCI 组患者介入后血浆 MCP-1为(19.87±5.31)ng/ L,介入术前为(15.71±5.23)n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5,P <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CP-1为(13.78±5.58)ng/ L,术前为(12.42±5.39)n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2)PCI 组患者介入术后血浆 MMP-9为(22.69±5.97)mg/ L,术前为(19.52±5.72)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P<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MP-9为(17.53±5.51)mg/ L,造影术前为(16.69±5.42)m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结论 PCI 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 MCP-1及 MMP-1水平的升高,是否为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 李琴刘丽军信栓力常超刘东燕崔雪霞张书丽李雅琪代艳君张芙娴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MCP-1和MMP-9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11月在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65例,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同时选择同期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的血浆MCP-1、MMP-9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AP组血浆MCP-1、MMP-9平均为(18.95±3.62)pg/L、(23.19±4.65)mg/L,显著高于SAP组的(15.83±3.57)pg/L和(19.75±4.39)mg/L(P<0.01);且两组MCP-1、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3±3.45)pg/L、(16.31±4.23)mg/L(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血浆MCP-1和MMP-9等炎症介质对预测冠心病心绞痛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 王晓丽刘丽军马燕霞信栓力常超张仁杰张芙娴宋敏南静王艳
- 关键词:心绞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介质的血浆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阿托伐他汀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70例作为ACS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术前空腹MCP-1及MMP-9血浆水平,ACS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周后再次检测空腹MCP-1及MMP-9血浆水平。结果ACS组血浆MCP-1、MMP-9水平为(24.13±6.24)ng/L、(19.75±4.63)mg/L,与对照组(18.97±5.87)ng/L和(15.45±4.38)mg/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ACS组血浆MCP-1及MMP-9血浆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ACS的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在抑制ACS患者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赵秀峰刘丽军马燕霞信栓力常超蔡晓清刘东燕张芙娴房宝军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