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鲲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缺血
  • 2篇疗效
  • 2篇临床诊疗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发作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血小板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氟西汀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机构

  • 6篇大庆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张立鲲
  • 1篇伞勇智
  • 1篇段伟
  • 1篇张忠波
  • 1篇王东升
  • 1篇赵文凤
  • 1篇郭莉莉
  • 1篇刘莹莹
  • 1篇高琦

传媒

  • 3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斯匹林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聚集指数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前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3.02±0.37)vs(4.47±0.52),t=12.6979,P<0.05]、D-二聚体[(0.23±0.12)vs(0.58±0.16),t=9.79481,P<0.05]、超敏C反应蛋白[(2.35±1.33)vs(5.36±1.67),t=8.43017,P<0.05]及红细胞聚集指数[(1.48±0.11)vs(1.63±0.14),t=4.72171,P<0.05]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1587,P=0.0279)。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炎症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高琦赵文凤张立鲲王东升伞勇智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红细胞聚集指数
基底动脉尖梗死的临床诊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梗死的临床诊疗。方法抽取2007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基底动脉尖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基底动脉尖梗死,均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全组42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并且有25例治疗后提示显效,有13例治疗后提示有效,另有4例治疗后提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5%。结论临床在给予基底动脉尖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患者提供有针对陆的对症治疗等方式,来实现尽早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张立鲲
关键词:对症治疗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诊疗。方法选取在2006年7月~2011年8月间诊治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氟西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张立鲲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盐酸氟西汀
浅析吡拉西坦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及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认知功能、卡马西平(CBZ)和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受吡拉西坦(Pir)的影响。方法 52例癫痫患儿,根据患儿的情况分为全面性发作组(24例)和部分性发作组(28例),分别接受VPA、CBZ治疗;另选同期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的平均智商和治疗3个月后、加用Pir 9个月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ERP P300PL),以及VPA、CBZ血药浓度。结果对照组平均智商为(98.3±10.8),全面性发作组平均智商为(74.5±11.3),部分性发作组平均智商为(81.5±12.0,对照组智商明显高于全面性发作组和部分性发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全面性发作组和部分性发作组的P300PL逐渐缩短,全面性发作组的平均缩短值为(379.6±39.1)ms,部分性发作组平均缩短值为(357.4±27.3)m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用Pir 9个月后,全面性发作组的P300PL缩短为(333.8±29.5)ms,部分性发作组的P300PL缩短为(341.7±28.3)m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面性发作组和部分性发作组组加Pir前与加用Pir 9个月后的CBZ、VPA血药浓度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不会影响CBZ和VPA的血药浓度,对患儿的认知损害有所缓解,能够提升癫痫儿童反应能力。
郭莉莉张立鲲
关键词:吡拉西坦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智商P3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活性检查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TIA患者外周血的α-2颗粒膜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TIA组发作期和缓解期的CD62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2±1.04)和(7.96±0.91),CD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1.08)和(8.01±1.22);对照组的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0.43)和(0.88±0.26)。经统计学处理,TIA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A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均增强,表明TIA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异常增高,为临床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段伟张忠波刘莹莹张立鲲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小板
胼胝体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胼胝体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诊疗分析。方法选取在2007年5月~2011年8月间诊治的2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胼胝体梗死,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吸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给予患者对症治疗,22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0.9%。结论对于胼胝体梗死疾病的治疗,首先要找出导致此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张立鲲
关键词:胼胝体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