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 单侧听力损失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一例报告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2010年4月18日晚其母发现其右耳无听力,遂于第二日来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检查:双耳鼓膜稍内陷。声导抗检查示左侧C型鼓室导抗图,0.5~4.0kHz声反射正常;右侧As型,鼓室压偏负,
- 张波孙敬武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力损失声导抗检查单侧耳鼻咽喉科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
- 2012年
- 目的评估BBPV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48例BBPV患者应用改良Epley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进行随访观察1年。结果 148名患者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PSC-BPPV)患者102例,双侧PSC-BPPV 13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19例;单侧前半规管BPPV(ASC-BPPV)7例,双侧ASC-BPPV 3例;混合型BP-PV 4例。手法复位后,1年治愈率为94.59%,PSC-BPPV为93.91%,HSC-BPPV为94.74%,ASC-BPPV为100.0%,混合型BP-PV治愈4例,复发率为4.05%。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法简单,见效快,复发率低,可作为BPPV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 张波罗彬刘晓薇沈芳李萍孙敬武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
- 良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 刘晓薇孙敬武张波管锐瑞吕红梅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电极植入入路的选择
- 孙家强孙敬武侯晓燕张波罗彬
- 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临床应用
- 孙家强孙敬武侯晓燕陈建文张波汪银凤许为青王胜军
- 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患者重建听力,回到有声世界的最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1979年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开展了首例单道CI,1995年中国首次开展了多道CI,国内数万余例患者已接受了多...
- 关键词:
- 人工耳蜗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07年
- 张波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术期护理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极重度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听力随访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动态观察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变化,为更好地保护LVAS患者的听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6年5月经确诊且资料完整、能够准确完成纯音听阈检测的双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29岁,中位年龄11岁,其中男12例,女9例;12例患者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另一耳佩戴助听器,其余患者均双耳佩戴助听器。动态观察非耳蜗植入耳听力2~7年,中位数3年4个月;在随访期间发现患者听力下降就诊,及时给予扩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保守治疗1~2周,比较用药前后的听力变化;病情稳定者一年复查一次纯音听阈,动态观察听力变化。结果21例(30耳)中随访期间有15例发生过听力波动(下降),治疗前500、1 000、2 000、4 000 Hz平均纯音听阈分别为85.3±4.4、91.5±4.3、95.9±5.7、99.1±6.6dB HL,治疗后分别为66.5±4.1、74.4±4.1、76.8±5.0、80±5.9dB HL,各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波动性或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使LVAS患者的听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或使之听力下降的速度明显减缓。
- 张波沈芳李萍孙敬武孙家强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纯音听阈随访
-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和耳后带蒂肌筋膜瓣在鼓室成形的联合应用
- 许为青孙敬武杜娟罗彬沈芳张波李萍王俊
-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具有术野开阔和清除病变彻底的优点,但也同时造成了外耳道后壁和上鼓室外侧壁缺损,如不修复,将无法形成一密闭和含气的鼓室腔,也容易导致术后中耳内陷袋的形成和胆脂瘤复发。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耳修复技术是乳突腔缩窄术...
- 关键词: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电极植入径路的选择
- 孙家强孙敬武侯晓燕张波罗彬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0
- 2018年
-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治愈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2例确诊的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141例,年龄25~88岁,平均54.78±13.73岁;在成功手法复位后随访至残余头晕症状消失,统计患者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记录并比较有无残余头晕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复位治疗前眩晕持续时间、是否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否有复发、受累半规管及眼震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统计分析上述因素中可能导致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中手法复位治疗后无残余头晕的患者89例(44.05%,89/202),有残余头晕的患者为113例(55.94%,113/202),随着时间推移,残余头晕例数逐渐减少,持续时间7~21天,平均为5.77±6.01天;有、无残余头晕组年龄、性别、复位治疗前眩晕持续时间、是否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及是否有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累半规管、眼震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及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者和复位治疗前眩晕持续时间长是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结论成功复位治疗后多数BPPV患者在一月内残余头晕症状逐渐消失,提示这种残余症状多为自限性;复位治疗前眩晕持续时间长及年长者易发生残余头晕;BPPV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对于老年人BPPV应给于足够重视。
- 刘晓薇孙敬武张波管锐瑞吕红梅
- 关键词: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