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欣欣

作品数:412 被引量:1,1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0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54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6篇冶金工程
  • 51篇理学
  • 49篇化学工程
  • 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电气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8篇传热
  • 45篇值模拟
  • 44篇数值模拟
  • 39篇数学模型
  • 33篇热导率
  • 32篇导热
  • 31篇纳米
  • 27篇换热
  • 26篇干熄炉
  • 21篇熄焦
  • 20篇边界层
  • 19篇动力学
  • 19篇碳纳米管
  • 19篇纳米管
  • 19篇加热炉
  • 17篇分子
  • 17篇分子动力学
  • 16篇电池
  • 16篇燃料电池
  • 13篇连铸

机构

  • 400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中国冶金建设...
  • 8篇宝山钢铁股份...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山东大学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包头钢铁学院
  • 5篇宝钢集团有限...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航空规划...
  • 3篇东北大学
  • 3篇东北电力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工程...
  • 3篇防化研究院
  • 3篇中国计量科学...
  • 3篇济南钢铁集团...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400篇张欣欣
  • 126篇冯妍卉
  • 76篇姜泽毅
  • 38篇郑连存
  • 36篇乐恺
  • 31篇于帆
  • 18篇邱琳
  • 18篇张欣茹
  • 16篇徐列
  • 15篇冯黛丽
  • 14篇林林
  • 14篇吴懋林
  • 14篇王戈
  • 13篇柳翠翠
  • 12篇刘华飞
  • 11篇殷晓静
  • 11篇武文斐
  • 11篇薛庆国
  • 11篇王静松
  • 10篇佘雪峰

传媒

  • 46篇工程热物理学...
  • 39篇北京科技大学...
  • 25篇工业加热
  • 19篇热科学与技术
  • 13篇物理学报
  • 11篇化工学报
  • 10篇钢铁
  • 10篇燃料与化工
  • 6篇应用数学和力...
  • 6篇冶金能源
  • 5篇金属学报
  • 5篇计量学报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工程科学学报
  • 5篇2007年传...
  • 4篇化工进展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3篇中国冶金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包头钢铁学院...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23篇2013
  • 31篇2012
  • 25篇2011
  • 20篇2010
  • 14篇2009
  • 34篇2008
  • 19篇2007
  • 41篇2006
  • 25篇2005
  • 16篇2004
4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综合数学模型被引量:6
2013年
为发展和深入认识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建立了转底炉综合数学模型,该模型由转底炉本体热化学平衡、转底炉区域热平衡计算模型、余热回收模型、生球干燥模型、炉膛温度校核与尾气露点校核模型和转底炉流程模型组成.采用综合模型计算了该工艺流程的基本工艺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煤气热值、废气排放温度和余热回收利用方案对整体能量消耗有不同程度影响,煤气发热值每增加50kJ.m-3,理论燃烧温度提高22-25℃,煤气用量减少41-47m0.t-1;空气预热温度平均每增加100℃,理论燃烧温度提高35-40℃,煤气用量减少90-103m3.t-1.此外,应用此模型还可以计算任何原料和燃料等条件下的直接还原工艺参数,研究不同余热回收方案条件下的各个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
佘雪峰王静松韩毅华张欣欣薛庆国
关键词:数学模型余热回收
一种参与性介质遮蔽高温表面的辐射测温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正参与性介质影响的辐射测温方法。当受到参与性介质影响时,通过建立辐射测温正、反问题模型及辐射测温反问题迭代算法,借助介质辐射特征的相关辅助信息,实现对辐射测温仪在参与性介质影响下的实际测量温度值进行反演...
张欣欣刘玉英于帆黄志伟乐恺
文献传递
耦合分级燃烧的大容积焦化过程仿真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焦炉大容积焦化、分级燃烧加热的过程特点和燃烧室炭化室耦合的结构特点,建立描述其内部流动、燃烧、传热、传质的三维非稳态数理模型,开展数值仿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计算,获得到了相应的结焦时间、焦化过程中焦炭床层的温度变化以及废气出口NO含量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焦炭床层加热的均匀性,并与传统的下喷式单点燃烧加热焦炉进行对比;最后还分析了装炉煤水分含量、初始温度以及堆密度等操作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容积焦炉,在提高焦炭产量的同时,采用分级燃烧加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焦炭床层的加热均匀性,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并有效减少NO的生成;而且,煤预热、煤调湿和煤料密实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文工作可为焦炉大型化生产实际及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参考数据。
金珂冯妍卉张欣欣张庆环张长青杨俊峰马小波
关键词:大容积焦炉炭化室分级燃烧数值仿真
沙漠甲虫背部凝水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基于沙漠甲虫利用由亲水突起和疏水凹槽组成的背部凝聚空气中水分的现象,分析凝水过程物理机理,给出数学描述.将凝水过程分作三个阶段,吸聚:小雾滴在背部亲水突起上吸附,长大成小水珠;聚合长大:单突起上直径为1—2mm的小水珠因不能脱落而与邻近水珠聚合,之后长大为大水珠;脱落:大水珠从背部脱落,流入甲虫口中.导出了水珠脱落半径与甲虫背部表面及外界环境参数的数学关系,得出风速为5m/s时,直径至4.1—5.6mm的水珠以滑动方式脱落,这与文献中实际观察到的水珠脱落直径为4—5mm基本一致.
张欣茹姜泽毅柳翠翠杨怡菲张欣欣
关键词:传热传质表面特性
基于LBM的多孔陶瓷有效热导率和相变传热分析
2023年
多孔氮化铝陶瓷具有高导热、耐熔盐腐蚀等优点在相变材料封装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微米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得多孔氮化铝的灰度图像,并精准重构三维孔隙结构。并采用四参数随机生长、堆积颗粒、维诺结构等数值方法建立结构模型。基于介观尺度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计算了多孔陶瓷的有效热导率,结果表明维诺结构与CT真实重构的热导率接近。采用三维焓法LBM模拟了多孔骨架内的相变传热过程,获得了孔隙尺度对流相变的传热机理,并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的储热密度和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基于CT扫描和LBM的相变传热模拟有助于快速分析骨架的热特性,为多孔骨架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冯光鹏邱琳邱琳张欣欣
关键词:多孔陶瓷有效热导率固液相变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热线法实验中半透明介质内部导热和辐射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对热线法实验条件下半透明介质的积分-微分能量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着重分析各个辐射项对内部总热流的贡献,研究了介质吸收系数以及热线黑度对热线温升的影响,引入了介质的等效平均吸收系数和热线的等效表面黑度2个新概念,并讨论了简化模型。
于帆张欣欣高仲龙
关键词:热辐射热导率半透明介质
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使命、理念与实践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生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研究生教育,解决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大学人的共同使命。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责任使命出发,提出了"三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实践举措,进而以立德树人的角度对研究生学风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张欣欣
关键词: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
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流动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在类合金(NH4Cl-H2O溶液)定向凝固晶体生长实验装置上,利用30μm煤粉作示踪粒子,再现糊状区内微通道流以及通道出口处的流体流动,并测算了各处流体的瞬时速率.分析认为:凝固初期,糊状区内固相体积分数较大,内部流体流动受阻;随着固相体积分数减少,糊状区孔隙率增大,流体充分发展;当平均固相体积分数降至0.42,接近最小值0.38时,当量雷诺数达到临界值(247),糊状区内形成微通道;随着通道宽度逐渐扩大,液相区内热流体进入微通道.微通道内稀冷液体向上流,浓热液体向下流,促使通道内溶液再结晶.
张国志冯妍卉张欣欣聂红
关键词:定向凝固微通道再结晶
CSP工艺中连铸热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依据CSP连铸工艺中结晶器内钢液凝固、二冷区内铸坯与喷淋水和轧辊及空冷区内铸坯的传热特点,采用了(1)符合实际的等效比热模型;(2)实物模型实验的二冷区冷却公式;(3)能表达结晶与坯壳表面气隙传热的等效导热系数,建立了能真实反映连铸热过程中铸坯温度数字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计算分析了铸坯温度坯壳厚度随连铸过程的变化规律,模型的应用对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张乃风武文斐张欣欣
关键词:CSP连铸铸坯数学模型
考虑脑脊液层的局部脑冷却传热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对脑部生理结构的分析,将脑部分为白质、灰质、脑脊液、颅骨和头皮5层,建立了三维脑部传热模型.讨论了外部冷量,血液灌注率和代谢产热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各关键参数对脑部温度的影响规律.并着重比较了考虑脑脊液层与未考虑脑脊液层时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外部施加的冷量值和血液灌注率对温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在未考虑脑脊液层和考虑脑脊液层两种情况下,头皮、颅骨、脑脊液和部分灰质层的温度有较大差异.当冷量值增大时,此温差也会增大.并且两种情况下温差的峰值出现在脑脊液层.
乐恺罗运晖张欣欣
关键词:生物传热脑脊液亚低温温度分布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