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聪

作品数:89 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4篇大豆
  • 14篇褪黑素
  • 14篇黑素
  • 13篇水稻
  • 11篇土壤
  • 10篇外源
  • 10篇胁迫
  • 9篇盐碱
  • 9篇寒地
  • 8篇教学
  • 8篇寒地水稻
  • 7篇课程
  • 6篇盐碱地
  • 6篇苏打
  • 6篇种子
  • 6篇浸种
  • 5篇氮素
  • 5篇豆科
  • 5篇养分
  • 5篇作物

机构

  • 79篇黑龙江八一农...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北大荒农业股...

作者

  • 88篇张明聪
  • 58篇张玉先
  • 44篇王孟雪
  • 43篇金喜军
  • 34篇任春元
  • 11篇胡国华
  • 9篇于高波
  • 6篇吴耀坤
  • 6篇刘元英
  • 5篇杜吉到
  • 5篇丁希武
  • 4篇孙文相
  • 4篇郑雯
  • 4篇王彦宏
  • 4篇金毅
  • 3篇焦峰
  • 3篇陈丽楠
  • 3篇彭显龙
  • 3篇李佳
  • 3篇李宗云

传媒

  • 15篇大豆科学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智慧农业导刊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教育(...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大庆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12篇2021
  • 18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0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浸种种子与复合基质一体成型的寒地水稻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浸种种子与复合基质一体成型的寒地水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种子浸种处理,包括水稻种子精选和浸种液浸种,所述水稻种子精选进行种子筛选,得到精选的水稻种子,将所述精选的水稻种子在所述浸种液中浸种24小...
金喜军张明聪王彦宏任春元王孟雪张玉先丁希武
文献传递
一种综合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苏打盐碱土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预处理,采用浅斜式耙地进行作业,耙深15~20cm;建立排盐沟,进行洗盐;(2)采用施用土壤改良剂的方式播种施肥;(3)施用...
张明聪战英策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孙丰宾张玉先
文献传递
启动氮加追氮对不同密度大豆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试验于2011~2012年进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总氮量相等(60kg N·hm-2)的条件下,设置20(D1)、25(D2)和30(D3)万株·hm-23个密度(2011年未设30万株·hm-2)和4种氮素调控:...
张明聪
关键词:大豆光合生产能力干物质积累量
不同施肥模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试验于2015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农场进行,以龙粳36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3种施肥模式(A1:常规高产施肥模式;A2:养分优化管理模式;A3: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和3种种植密度[B1:26.7 cm×13.3 cm(28穴/m^2);B2:30 cm×10 cm(33穴/m^2);B3:26.7 cm×10.0 cm(38穴/m^2)],研究该地区不同施肥模式与种植密度对水稻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养分优化管理模式(A2)的分蘖成穗率高于同密度的其他2个处理,增加幅度为0.18%~11.36%,穗数增加2.01%~10.90%(P<0.05),产量增加6.15%~10.10%(P<0.05);在相同施肥模式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分蘖数呈降低趋势,穗数增加,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减少,产量表现为30 cm×10 cm(B2)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增产幅度为1.88%~12.40%。综合分析表明,水稻龙粳36采用插秧密度为30 cm×10 cm(33穴/m^2),配合养分优化管理模式进行施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张明聪史国庆战英策何松榆金喜军王孟雪张玉先任春元丁希武
关键词:水稻施肥模式分蘖动态
耕读教育背景下特色应用型农业高校耕作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耕作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一门农学专业的必修课。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耕作学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融合耕读教育和健全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耕作学课程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将“读”与“耕”教育的有效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特色应用型农业人才。
赵强杜艳丽张明聪张玉先
关键词:耕作学课程质量
苗期抗旱花生品种的筛选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10个不同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以正常供水材料为对照,设置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供试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时间延长,叶片及根部SOD、POD和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品种抗旱性强弱,奇山208和四粒红为抗旱性强品种;花育36号和丰花5号中度抗旱品种;海花1号、白沙1 016和荣丰8号对干旱性弱;丰花3号、鲁花11和山花10号对干旱敏感。
屈春媛金毅金喜军张玉先任春元张明聪王彦宏
关键词:花生苗期干旱保护酶活性
一种盐碱地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盐碱地缓释肥包括基肥和追肥;所述基肥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干牛粪30~40份、玉米秸秆20~30份、凹凸棒土14~2...
张明聪李鑫战英策王孟雪曹亮任春元于高波张玉先陈子生李博文张佰毅李妍珂刘明昕张旺旺刘艺莹
文献传递
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1年
加强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建设,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教育真正成为“有根的教育”。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充分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和农业高校专业特色,挖掘农业学科可渗透的区域文化元素,丰富区域文化内涵,实现区域文化在学科中的育人价值。
郑雯战英策张明聪
关键词:农业高校文化传承
改良剂对盐化草甸土不同土层理化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解决苏打盐化草甸土大豆种植产量低的问题,实现效益最大化和盐碱土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采用大田对比法,设置CK、T1、T2和T3 4个处理,每个处理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增施改良剂0,30,60和120 kg·hm^-2,测定土壤相关理化性质和大豆产量,以期明确土壤改良剂对大豆田盐化草甸土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相比,T3处理10~40 cm土层容重降幅为3.17%~3.39%,T2和T3处理10~40 cm土层pH降幅分别为1.46%~1.83%和1.59%~2.19%,T2和T3处理0~30 cm土壤交换性钠含量降幅分别为3.08%~4.45%和3.61%~3.98%,T2和T3处理0~30 cm土层电导率、各级别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数和MWD均显著增加,T1、T2和T3处理产量分别增加4.77%、21.94%和25.68%,效益分别增收176.7,953.8和892.5元·hm^-2。综合改良效果及效益,针对本次供试土壤盐渍化程度,改良剂最优用量为60 kg·hm^-2。
石礼文王承昊周伟杜吉到吴耀坤吴耀坤张玉先张明聪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大豆土壤
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农业院校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为例
2024年
优化新农科实践育人环节,调整新农科实践育人专业架构,提升新农科实践育人建设内涵,是涉农高校农林专业实践育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育人实践为例,从“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共享开放、资源整合”“师生联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重构新农科农业实践教育体系,以提升涉农高校学生的思政意识、实践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为新农科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郭永霞闻世宇张明聪
关键词:农业人才培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