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 作品数:80 被引量:5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影像与骨密度的对照研究
- 1998年
- 目的:精确了解磁共振高低信号所代表的骨组织之间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切除的完整股骨头坏死标本行磁共振扫描,并将高低信号影像与完整切片标本完全重叠对应,采用精确定位、连续切片、多平面取样的方法,并进行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低信号以坏死组织为主,亦含有少量修复组织;高信号代表的并非全部为正常组织,亦含有少量坏死组织及修复组织;低信号区的骨小梁面积密度低于高信号区。结论:低信号区单位体积内骨量下降,机械强度低,易发生骨折和塌陷。骨萎缩区与磁共振的低信号区吻合。
- 张新王刚孙磊赵国库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NMR骨密度
- 多功能髓芯减压器
- 多功能髓芯减压器,属于医疗器械类;采用一个前端面带有切削齿的、前部外缘带有推进螺纹的减压管,减压管上有刻度线,减压管后部固定有两个扳杆;与减压器配合使用的有芯杆、取检器等附件,可以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进行减压、...
- 胡春明张新徐莘香
- 文献传递
- 脑瘫患儿脑脊液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形成的机制。方法 :采用丹酰氯 -聚酰胺薄膜层析法 ,测定 4 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和 3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脑脊液中兴奋性及抑制性氨基酸水平。结果 :脑瘫组脑脊液中 γ-氨基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 ,谷氨酸、天冬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 ,甘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谷氨酸的水平与患者肌张力呈等级正相关 (rs=0 . 6 4 2 ,P<0 .0 5 )。结论 :兴奋性突触功能上升 ,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下降 。
- 徐鹏赵毅张新
- 关键词:抑制性氨基酸
- 独自诱导还是增强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骨的形成、骨折的愈合和骨的改建过程中均有生长因子参与,本文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形成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选用SD大鼠40只制作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每组10只。将充满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7mm明胶海绵条分别置入该组骨弧形缺损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400ng,每3天1次,共3周。术后第3,6周分别选取5只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形成情况,同时取骨缺损处标本光镜检查其病理改变。结果:实验过程中40只大鼠无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影像学显示在第3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缺损处没有骨形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的5只大鼠骨缺损处均有骨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的骨形成比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范围大、密度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处的骨形成范围较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少。
- 方秀统牛丰张新高鹏贾国伟丰景斌
- 关键词:骨折愈合内皮生长因子骨生成骨形态蛋白质类
- 有限度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
- 2006年
- 目的 分析有限度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LSPR)和软组织松解术(LSTR)同时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CP)的疗效。方法 收集施行LSPR同时行LSTP治疗的痉挛型CP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0-8.11岁,平均5.11岁;随访时间为2年。根据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手术前后运动功能。结果 LSPR同时行LSTR对运动功能改善有满意疗效,且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术启6个月行矫形手术对比,疗效相差无几。结论 LSPR同时LSTR,可改善患者双下肢痉挛和畸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同时免去患者2次手术的痛苦。
- 李战春张敬东张新
-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
- 长骨固定延长器
- 省略其他视图。;立体图__右视图__主视图__后视图。
- 张新牛丰董宏岩
- 综合康复干预对痉挛性脑性瘫痪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儿功能恢复的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脑性瘫痪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与未进行康复的患儿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3-10/2005-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60例,均进行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术后根据监护人意愿分为两组(n=30):①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②康复组执行预先拟定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obath技术,以一对一方式,进行康复训练,每天一两次,20~30min/次;同时进行体针和头针治疗,隔日针1次,30d为1个疗程,间隔半个月,再进行第2个疗程。术后1年进行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及病理反射的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应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进行评定。结果: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改良的Barthel指数:康复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50±0.97,70.70±0.56,t=12.07,P<0.01)。②肌力:评定了5块肌肉,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③肌张力:康复组降低比较明显,基本上降至正常,除髋内收肌外,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④关节活动度:康复组内收肌角、窝角、足背屈角3个角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⑤病理反射:除跟腱反射外,其他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患儿在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中受益,是患儿术后进一步改善功能的有效手段。
- 王丹辉李兴志马力张新
- 关键词:脑性瘫痪脊神经根切断术康复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
- 矿化蚕丝基骨材料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仿生制备矿化蚕丝基骨材料在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骨缺损模型的设计为:在兔双侧桡骨上各做一个大约1·5cm的骨缺损,在一侧植入矿化蚕丝基骨材料,另一侧作为对照,未植入任何材料。观察时间阶段为术后4、8、12周。[结果]在术后4、8、12周,分别行大体观察、放射线,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术后12周植入矿化蚕丝基骨材料的一侧兔桡骨缺损完全愈合。对照组缺损处未见骨愈合。[结论]矿化蚕丝基骨材料是比较理想的骨缺损的替代材料。
- 李战春俞兴张新徐林
- 关键词:骨缺损仿生合成桡骨缺损骨材料骨缺损模型组织学切片
- 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中手术方法的合理选择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为探讨骨骺突出指数对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容手术选择应用的实际价值。方法:对Sater和Chiari手术方法治疗的60例CatterallⅢ、Ⅳ(SalterB)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儿正位X线片下测得其骨骺突出指数在8%-20%之间32例,22%-53%之间28例。术后结果以Mose法评定,Saler组29例,优12例,良10例,差7例;Chiari组31例,其中优占16例,良12例,差3例。Salter组差者7例中骨骺突出指数均大于20%。结论:骨骺突出指数在骨盆包容手术方法选择及预后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应把小于20%的骨骺突出指数纳入对Salter手术选择的重要参数指标;骨骺突出指数大于20%者宜选择Chiari手术。
- 胡春明张伟莫丽娟李长胜张新
- 关键词: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手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附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1994年
- 报告手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36例,碎骨块占椎管容积30%以上。完全性截瘫19例,不完全截瘫17例。全组均经椎管减压、后路器械固定(Luque方法29例,Galveston方法4例,Steffee方法2例,Dick方法1例)。结果:36例中34例椎管减压充分,2例经CT复查证实碎骨块残留。36例内固定术后近期脊柱均重获稳定,远期失稳3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69.4%。认为,CT扫描能清楚显示碎骨块突入椎管、神经受压情况,对爆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严重爆裂骨折椎管矢状径小于10mm、伴有神经损伤应及早椎管减压内固定。
- 李印良徐莘香宁漱岩张新胡春明陈刚谷贵山王乃灵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爆裂骨折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