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福

作品数:290 被引量:4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6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6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3篇混凝土
  • 54篇有限元
  • 54篇钢管
  • 44篇钢管混凝土
  • 40篇屈曲
  • 34篇应力
  • 30篇预应力
  • 30篇组合柱
  • 29篇荷载
  • 28篇组合梁
  • 26篇施工方
  • 26篇混凝土组合
  • 25篇施工方法
  • 24篇能量变分法
  • 23篇弯扭
  • 22篇有限元分析
  • 22篇刚度
  • 21篇弯扭屈曲
  • 19篇截面
  • 17篇桁架

机构

  • 251篇东北石油大学
  • 7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7篇安徽建筑大学
  • 7篇黑龙江八一农...
  • 6篇苏州科技大学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湖南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290篇张文福
  • 105篇计静
  • 101篇刘迎春
  • 46篇赵文艳
  • 33篇袁朝庆
  • 26篇卢召红
  • 18篇张云峰
  • 16篇刘文洋
  • 12篇过轶青
  • 11篇宗兰
  • 11篇郝进锋
  • 10篇马昌恒
  • 9篇耿方方
  • 8篇郑文忠
  • 8篇谢丹
  • 8篇詹界东
  • 8篇李洋
  • 7篇姚芳
  • 7篇巨秀丽
  • 7篇陈春磊

传媒

  • 2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4篇第十六届全国...
  • 13篇低温建筑技术
  • 1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0篇空间结构
  • 8篇江苏建材
  • 7篇油气田地面工...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南京工程学院...
  • 4篇计算力学学报
  • 4篇江苏建筑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工程力学
  • 3篇建筑钢结构进...
  • 3篇第六届全国钢...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价值工程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

  • 9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27篇2017
  • 28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14篇2013
  • 17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18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2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蜂窝梁自由扭转刚度误差分析
本文以板梁理论为基础给出了六边形孔蜂窝梁刚度公式与悬臂梁扭转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对具有不同K值的蜂窝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了本文公式的正确性。采用无量纲的方法与国内已发表的关于蜂窝梁的自由扭转刚度公式进行...
张文福谭英昕陈克珊邓云李明亮计静刘迎春
关键词:有限元法
文献传递
T形截面轴压短柱畸变屈曲的无穷级数解与FEM验证
2023年
为研究T形截面短柱的畸变屈曲力学性能,采取理论计算和有限元验证的方法,根据“板-梁”理论和传统能量法理论,求出在两端恒载作用下简支T形截面短柱发生畸变屈曲的应变能。通过假定截面的横向位移和截面转角以及待定系数的纵向位移来表示构件的应变能和初应力的势能,得到构件的总势能方程。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获得总势能函数的偏导数以及畸变屈曲的能量矩阵,以最小特征值法求得屈曲临界荷载。同时,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T形截面短柱端部轴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屈曲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形截面短柱的跨高比在6.67左右时,结构处于弯扭屈曲和畸变屈曲的临界状态。所得屈曲临界荷载模拟数值与理论计算值较吻合,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可以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张文福张文福黄斌杭昭明
关键词:T形截面柱临界荷载畸变屈曲轴压
水中悬浮输送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水中悬浮输送管道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水中悬浮输送管道采用钢管或钢-混组合管,管内径0.3~3.0米,钢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钢-混组合管由内、外两层钢管间喷灌筑细石混凝土形成;管道通过固定装置置入20~40m...
卢召红张文福薛景宏张光明王树伟计静
文献传递
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布置侧向扭转支撑简支梁弯扭屈曲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板—梁理论,建立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布置侧向扭转支撑的双轴对称工字形简支梁弯扭屈曲的总势能方程,其中侧向位移和转角模态试函数选用6项三角级数形式。引入量纲一的参数,根据势能驻值原理,获得简支梁弯扭屈曲的量纲一的临界弯矩解析解。采用1stOpt优化分析软件,拟合简支梁弯扭屈曲量纲一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并与ANSYS有限元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量纲一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的理论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较好,误差在±5%以内,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张文福严威刘迎春邓云邓世林李洋
关键词:简支梁弯扭屈曲能量变分法均布荷载
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解析解及其特性分析
2020年
目前,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的解析解还没有被提出,本文在劲性索结构固有振动能量变分解析解的基础上对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解析解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劲性索结构固有振动能量变分解析解得到劲性索结构各阶固有振动频率和相应的振型;然后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别计算40m、65m、72m三种不同跨度劲性索结构的竖向地震位移;最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此三种不同跨度劲性索结构进行谱分析来验证本文提出的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解析解的正确性.研究发现:(1)三种不同跨度的劲性索结构分别在8度、9度抗震设防下,依据劲性索结构固有振动能量变分解析解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得到的竖向地震位移曲线与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的地震位移曲线基本重合,说明本文提出的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解析解适用于计算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响应;(2)在进行振型组合时,劲性索结构的前两阶正对称振型的组合位移曲线与前四阶正对称振型的组合位移曲线重合,说明劲性索结构的前两阶正对称振型对劲性索结构的竖向振动起控制作用;(3)劲性索结构竖向地震位移曲线的峰值位置并不是都出现在跨中而且曲线峰值个数不止一个,且随着劲性索结构跨度的改变而改变.此现象应该引起工程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在进行劲性索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对这些位置采取加强措施,避免劲性索结构因变形过大而发生破坏.
张文福杭昭明李洋刘迎春黄斌严威华俊凯王珉
关键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有限元分析解析解
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预应力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由组合梁和组合柱连接构成,组合柱由空心钢柱内部填入混凝土形成,空心钢柱是由一一对应的薄壁型钢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水平缀板或钢筋连...
刘迎春张文福计静滕振超卢召红杜娟
文献传递
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这种梁柱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框架体系由组合柱和组合梁通过节点连接构成,组合梁水平设置在组合柱之间,节点为钢管混凝土整体式节点,组合柱是翼缘为矩形钢管混...
计静徐智超张文福张云峰卢召红刘迎春
预应力双层索静力分析的能量变分解被引量:14
2007年
预应力双层索比单层索有更好的结构刚度和形状稳定性,可用于各种跨度的屋盖结构中.本文采用能量变分原理对双层索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了在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和对称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近似公式,并与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挠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张文福孙晓刚张红星杨春宇
关键词:预应力静力分析能量变分原理有限元分析
单轴对称薄壁工字型钢梁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板壳单元SHELL63、三维实体单元SOLID45 进行了单轴对称薄壁工字型钢梁的整体失稳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单轴对称薄壁工字型钢梁跨高比较大情况下,传统稳定理论和按《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钢梁的稳定承载力,但在跨高比小于13 情况下,误差仍较大,此时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稳定承载力并不合适.
赵文艳姚芳张文福曹景萍
关键词:稳定性单轴对称截面薄壁钢梁临界弯矩
遗传算法在网架结构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综合考虑网架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最小截面尺寸及结构挠度等约束条件,建立了网架结构离散断面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算例表明,遗传算法可用于网架结构的优化设计,且优化结果可靠.
郝进锋刘艳晖张文福赵军
关键词:刚架结构优化设计遗传算法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