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芹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三叶因子
  • 4篇胃溃疡
  • 4篇溃疡
  • 3篇实验性胃溃疡
  • 2篇三叶
  • 2篇三叶因子3
  • 2篇自愈期间
  • 2篇免疫
  • 2篇海马
  • 2篇肠三叶因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组织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三叶因子1
  • 1篇色胺
  • 1篇转录

机构

  • 6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慧芹
  • 5篇吴靖芳
  • 3篇王志勇
  • 2篇张文静
  • 2篇张静
  • 2篇张耕
  • 2篇薛刚
  • 1篇侯勇
  • 1篇邵素霞
  • 1篇郑慧娥
  • 1篇尚小领
  • 1篇黄静
  • 1篇杨海江
  • 1篇任君旭
  • 1篇张江兰
  • 1篇魏亚伟
  • 1篇蔡倩楠
  • 1篇连雅君
  • 1篇程彦龙

传媒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肠三叶因子在大鼠海马内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肠三叶因子在正常大鼠海马内的定位。方法:选择6只成年雄性SD大鼠,3只立即断头,并于冰块上快速分离海马,用于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mRNA转录情况。另外3只bouin s固定,石蜡包埋,行IT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TF在海马内的表达。结果:海马CA1、CA2和CA3区内均有ITF阳性信号表达,阳性细胞多分布于锥体细胞层。CA1区阳性信号较弱、CA2、CA3区较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显示海马有明显的ITF mRNA表达。结论:海马能够自身合成ITF,ITF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CA1、CA2和CA3区的神经元胞体和部分纤维。
王志勇侯勇张江兰张耕张慧芹吴靖芳
关键词:肠三叶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海马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5-HT和NPY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5-羟色胺(5-HT)和神经肽Y(NPY)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中的作用。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只胃溃疡组、21只盐水组及6只正常组大鼠胃黏膜5-HT和NPY的表达,以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测量。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5-HT和NPY蛋白呈弱阳性表达。5-HT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胃底腺;NPY主要表达于胃底腺壁细胞、内分泌细胞胞浆内,以靠近黏膜肌层信号较强。溃疡术后1d 5-HT阳性细胞和NPY阳性细胞即显著增多(与正常组相比,P<0.01),至溃疡术后4d 5-HT和NPY积分光密度值均达到高峰,之后虽呈下降趋势,但5-HT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仍维持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1);NPY阳性细胞于溃疡术后23d积分光密度值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时期5-HT和NPY参与了胃黏膜修复过程。
张慧芹房涛程彦龙张静吴靖芳王志勇郑慧娥张耕
关键词:胃溃疡5-羟色胺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海马肠三叶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在海马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分别检测溃疡组(n=42)和正常组(n=6)大鼠海马ITF蛋白的表达和mRNA的转录及变化。结果:ITF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海马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胞浆内,海马内部分神经纤维也显示阳性。与正常组比较,溃疡1 d海马ITF平均灰度值略降低(P>0.05),溃疡后2、4、6 d逐渐降低,6 d达低谷(P<0.01),10、14、23 d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RT-PCR显示海马ITF mRNA转录水平在溃疡1 d开始增高(P>0.05),溃疡后6 d最高,10、14 d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23 d和1 d水平接近。结论: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海马可能通过ITF的高表达参与实验性溃疡愈合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张慧芹张文静张静任君旭张耕吴靖芳
关键词:肠三叶因子海马免疫组化RT-PCR实验性胃溃疡
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自愈期间胰腺组织三叶因子3水平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胃溃疡(GU)期间大鼠胰腺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及变化。方法: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GU1、GU4、GU10、GU23和正常组5组,每组6只。GU1、GU4、GU10和GU23组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GU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1、4、10和23d取材。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胰腺TFF3mRNA,ELISA法检测血清TFF3水平。结果:5组大鼠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水平、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276、12.362,166.600,21.316,P均<0.001)。造模4、10d后胰腺组织TF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3d时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胰岛素变化趋势与TFF3一致;造模4d后,胰腺组织中TFF3与胰岛素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826,P<0.05)。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在造模4d后达最高,10d时略有下降,23d时进一步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TFF3与胰岛素共同释放入血,参与GU自愈期间胃黏膜的修复。
魏亚伟吴靖芳连雅君张慧芹蔡倩楠王志勇张静任君旭
关键词:胰腺组织三叶因子3胃溃疡胰岛素
三叶因子3和SDF-1/CXCR4生物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2例PTC及癌旁组织中TFF3、SDF-1及CXCR4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TFF3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质,癌旁滤泡上皮细胞TFF3阴性或弱阳性,TFF3阳性率92.39%,其中临床Ⅲ~Ⅳ期强阳性率为71.19%(42/59),Ⅰ~Ⅱ期强阳性率为33.33%(11/33,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00.00%vs 86.27%,P〈0.05)。TFF3的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或P〈0.01)。②SDF-1表达于胞质,转移淋巴结和癌旁细胞为弱阳性或阴性。SDF-1阳性率和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45岁以上高于45岁以下者(P〈0.05或P〈0.01);CXCR4主要表达于胞质,少数表达于胞核,癌旁组织中呈弱阳性或阴性,PTC中CXCR4表达的阳性率和AOD值与SDF-1相似:癌内高于癌旁、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P〈0.05或P〈0.01)。③PTC中,TFF3与SDF-1蛋白、SDF-1与CXCR4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71,P〈0.01)。结论:TFF3、SDF-1、CXCR4在PTC中的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PTC的恶性程度和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薛刚黄静张慧芹张文静吴靖芳尚小领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三叶因子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
三叶因子1在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和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TFF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的多颗粒细胞呈TFF1免疫反应阳性,各级导管管腔内也有TFF1阳性物质,纹状管管腔游离面可见线条状TFF1阳性物。溃疡组下颌下腺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增加,高于相应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其中1d、2d、4d、6d 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逐渐增加,6d最高,10d、14d、23d也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下颌下腺有TFF1 mRNA转录,且溃疡组TFF1/GAPDH mRNA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下颌下腺TFF1肽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高表达,主要通过导管系统排泄,参与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
薛刚张慧芹张文静杨海江吴靖芳邵素霞
关键词:实验性胃溃疡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