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录平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充血性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梗死后抑...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行为学
  • 1篇抑郁
  • 1篇舒肝解郁胶囊
  • 1篇死后
  • 1篇他汀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慢性充血性

机构

  • 4篇句容市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张录平
  • 2篇孙可可
  • 1篇王龙平
  • 1篇王中群
  • 1篇严金川
  • 1篇毛郁
  • 1篇袁伟
  • 1篇丁玉琴
  • 1篇丁玉琴
  • 1篇刘俊
  • 1篇许静雯
  • 1篇徐文芳
  • 1篇陈燕芬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D137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D137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80)、稳定型心绞痛(n=40)和正常对照者(n=40)血单核细胞表达CD137及血清CD137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S患者血单核细胞表达CD137(70.3±11.3 MFI)及血清CD137水平(30.2±8.1 n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1±5.1 MFI和13.1±4.3 ng/L)和正常对照者(20.9±7.2 MFI和12.6±5.9 ng/L)。ACS患者治疗后血清CD137水平显著降低。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TCA后血清CD137水平明显高于PTCA前,但单核细胞CD137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CD137水平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病情演变的一个警示指标。
张录平严金川王中群袁伟毛郁
关键词:CD13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3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RP和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中BN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低(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显著低于常规组[(245.00±76.64)pg/ml VS(356.00±64.63)pg/ml(P<0.05)]。常规组hs-CRP治疗后无显著下降,但阿托伐他汀组hs-CRP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与同期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0±4.58)mg/L VS(5.36±5.06)mg/L(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减低患者hs-CRP和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陈燕芬丁玉琴张录平王龙平孙可可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B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8例慢性轻、中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心衰标准用药的基础上,卡维地洛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治疗12wk;对照组48例,仅用心衰标准用药治疗12wk。结果治疗组在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6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多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但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生血尿常规、电解质、糖代谢改变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是有效和安全的。
张录平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卡维地洛
舒肝解郁胶囊对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行为学表现及心室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对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心室电生理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及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心梗组(15只)、抑郁组(10只)、心梗后抑郁组(15只)、舒肝解郁胶囊干预组(15只),应用糖水消耗试验及旷场试验评价行为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ASA)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心脏程序刺激测定梗死周边区及远离梗死区的有效不应期(VERP)及心室颤动阈值(VF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梗组、抑郁组及心梗后抑郁组糖水消耗百分比下降,运动量与直立次数减少,血浆NE水平、梗死周边区VERP增加,VF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肝解郁胶囊干预组上述行为学表现及血浆NE水平、VERP和VFT均较心梗后抑郁组改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通过调节心肌梗死后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改善心室电不稳定性。
武秀丽刘俊陈居刚丁玉琴张录平徐文芳许静雯孙可可林艳史培
关键词:心肌梗死后抑郁行为学舒肝解郁胶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