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语言学
  • 1篇修辞
  • 1篇修辞学
  • 1篇修辞学家
  • 1篇隐喻
  • 1篇隐喻概念
  • 1篇隐喻机制
  • 1篇语词
  • 1篇语言
  • 1篇认知语言学
  • 1篇日常会话
  • 1篇通语
  • 1篇普通语言
  • 1篇普通语言学
  • 1篇热播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新词
  • 1篇新词语
  • 1篇黄金

机构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3篇张娟
  • 1篇陈立中

传媒

  • 1篇汉字文化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韩剧热播的文化内涵浅析——以韩剧《大长今》为例解读被引量:9
2007年
2005年9月,湖南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韩国大型历史剧《大长今》,由此,韩剧在我国又掀起了一股热播浪潮。该剧的热播,再一次以实践证明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地位,从而模糊了受众与传播者以及媒介中人的界限。
张娟
关键词:《大长今》韩剧文化内涵热播黄金时段
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衍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隐喻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据统计,普通语言学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说:“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莱可夫和约翰逊也曾做出强有力的断言:“大量的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缘自隐喻。中国古代文论中对隐喻的常见性也多有论述,如陈葵《文则》卷上丙云:“《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钱钟书先生也指出,“理绩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以为研几探微之津逮,释氏所谓权宜方便也。古今说理,比比皆然。”
张娟
关键词:隐喻机制新词语普通语言学隐喻概念日常会话修辞学家
辐射与辏聚——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嬗变和回归被引量:1
2006年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人的经验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来观察语言中词汇系统的组织和规律,可以发现,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趋势:辐射和辏聚。它们是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嬗变与回归,成为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主线。
陈立中张娟
关键词:词汇系统认知语言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