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光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农业
  • 3篇四川盆地
  • 3篇农业自然环境
  • 3篇盆地
  • 3篇自然环境
  • 2篇环境质量
  • 1篇宜人
  • 1篇灾害
  • 1篇农业生产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要素
  • 1篇自然灾害
  • 1篇综合评价
  • 1篇危险度
  • 1篇旱灾

机构

  • 7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张剑光
  • 1篇冯云飞

传媒

  • 2篇灾害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旅游学刊
  • 1篇资源开发与保...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然灾害综合评价与分区——以川南地区为例被引量:11
1991年
自然灾害综合性评价与分区是防、减、治灾的基础。本文提出的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模型,考虑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和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用自然灾害综合指数来表示区域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并据此作综合分区。
张剑光
关键词:自然灾害综合评价
贵州省气候宜人性评价探讨被引量:17
1991年
一、引言 我们在描述某地气候时,通常只是说“气候宜人”,或“气候不宜人”。但不同区域、地点的气候,在质、量上总有差异,由此产生的对人的刺激,也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气候的宜人程度是有差别的。鉴于传统的定性描述难于区别不同气候的宜人性,我们在此引入“宜人度”一词,用它来定量表示气候对人的适宜程度。
张剑光冯云飞
关键词:气候气候要素
农业自然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定量地评价农业自然环境质量的方法,包括评价原则、模型、参数定量化、权重分配等,尤其对参数定量化、权重分配作了大胆尝试.对重庆市试评的结果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张剑光
关键词:农业自然环境环境质量
四川盆地旱灾危险度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根据旱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旱灾可能危险程度的方法,并用此法对四川盆地旱灾进行了危险度分级、分区以及防灾、减灾研究。
张剑光
关键词:旱灾危险度
重庆市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Ⅱ.计算结果分析被引量:2
1989年
利用第Ⅰ部分得出的模型,我们计算了重庆市12个县的潜力。全市各地光合潜力多在1500kg/亩左右,变化较小,最大值是江北县的1616kg/亩,最小为巴县的1461kg/亩;光温潜力均在1200kg/亩以上,其中江北、永川、璧山县分别达到1310kg/亩,1309kg/亩,
张剑光邱扬
关键词:农业生产
全文增补中
四川盆地农业自然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用一种综合、定量的方法,评价了四川盆地农业自然环境的现状质量,得到了较之传统的定性描述更为科学、直观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农业自然环境质量只属中等水平,而不是通常所言“农业自然条件优越”;130个县中只有15个的质量属良好,它们呈岛状分布;自然潜力质量与生态质量往往不匹配,因为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造成生态质量的下降。
张剑光
关键词:农业自然环境四川盆地环境质量
四川盆地农业自然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用一种综合定量的方法,评价了四川盆地130个县的农业自然环境质量,获得了比传统的定性描述更直观、确切的结果。分析显示,四川盆地农业自然环境的自然潜力质量、生态质量和综合质量均属“一般”质量等级,并非通常所言“农业自然条件优越”:生态质量和自然潜力质量因盆地地形引起的各种质量因子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别。文中各种参评因子的量化及评价模型,可为农业自然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张剑光
关键词:农业自然环境四川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