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
  • 2篇病毒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白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刀豆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聚
  • 1篇多聚酶
  • 1篇血凝法
  • 1篇血清
  • 1篇阳性血清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转

机构

  • 6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作者

  • 6篇张利民
  • 5篇姚光弼
  • 2篇陆选永
  • 2篇田月芬
  • 1篇费国忠
  • 1篇钱又宏
  • 1篇胡德昌
  • 1篇邬祥惠
  • 1篇计焱焱
  • 1篇唐生杰
  • 1篇陈洪海
  • 1篇徐道振
  • 1篇张清波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肝脏
  • 1篇第五次全国病...
  • 1篇中国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BV前S[*V1*]蛋白和前S[*V2*]蛋白临床意义的研究
陆选永姚光弼张利民
关键词:前白蛋白复制(分子生物学)清蛋白
血凝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HBsAg白蛋白受体的研究被引量:2
1984年
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能与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简称PHSA)起反应,这种现象虽然在某些患者中是由于存在着抗白蛋白抗体,然而在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阳性血清中尤为明显.继而发现在HBsAg表面有PHSA的受体,并认为与HBV的感染性有关[1,2].本文报告用血凝法测定PHSA结合力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BeAg的关系.
姚光弼张利民吴曼芳唐生杰田月芬
关键词:血凝法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人血清白蛋白阳性血清感染者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刀豆蛋白A诱生的γ—干扰素反应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费国忠张利民楼惠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单核白细胞刀豆干扰素诱导剂
前S1和前S2蛋白-HBV复制的新标志被引量:35
1988年
对6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和前S2蛋白的研究表明,两者均与病毒的复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41例前81蛋白阳性者中,HBeAg阳性为31例,占75.6%:45例前81蛋白阳性者中HBV白蛋白受体阳性为32例,占71.7%.35例前S2蛋白阳性者中,HBeAg阳性为27例,占77.1%;39例前S2蛋白阳性者中.HBV白蛋白受体阳性为30例,占77.0%.对前S1和前S2蛋白用HBV DNA,DNA-P的关系的研究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以上结论表明前S1和前S2蛋白可以作为表达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新标志,并提示两者可能均涉及到病毒对肝细胞的附着过程.
姚光弼陆选永张利民田月芬吴晓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甲型胆汁郁积性肝炎临床的初步研究
1989年
1988年1~3月上海市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期间,我院共收治甲肝病人1205例,男与女之比为1.11∶1。其中郁胆型肝炎26例。
张利民陈洪海钱又宏童美丽姚光弼
关键词:甲型肝炎
两种剂量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996年
本研究的是按照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原则,比较两种剂量的重组干扰素α2a(罗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63例有血清学和肝组织学证实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0例,用IFNα2a注射,6MU 1周3次,3个月,继之为3MU 1周3次3个月。乙组33例,IFNα2a 3MU 1周3次,共6个月。在治疗结束时,甲组的ALT复常率为60.0%,HCV RNA阴转率为53.3%。乙组的ALT复常率和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72.7%和61.3%。停药6个月后,甲组的ALT复常率和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56.7%和63.3%;乙组则分别为69.7%和54.8%。两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CV基因型与疗效关系不大,肝组织学病变较轻者疗效较好。6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干扰素中和抗体,4例显效,2例无效。IFN α2a的不良反应与文献报告相同,但绝大多数病人能耐受。本组中,1例因出现病情加重,1例白细胞明显降低而中止治疗。
姚光弼计焱焱张利民徐道振高健陆志檬邬祥惠张清波胡德昌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重组干扰素阴转率IFNΑ肝组织学随机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