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冲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地中海贫血
  • 13篇贫血
  • 10篇生血
  • 8篇益髓生血颗粒
  • 8篇生血颗粒
  • 7篇中医
  • 7篇补肾
  • 6篇补肾益
  • 6篇补肾益髓
  • 6篇补肾益髓法
  • 4篇证候
  • 4篇中医证
  • 4篇中医证候
  • 3篇蛋白
  • 3篇血红
  • 3篇血红蛋白
  • 3篇肾藏精
  • 3篇红蛋白
  • 3篇Β-地中海贫...
  • 3篇藏精

机构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8篇王文娟
  • 18篇张冲
  • 18篇吴志奎
  • 18篇刘咏梅
  • 16篇王荣新
  • 16篇张新华
  • 14篇方素萍
  • 13篇李敏
  • 11篇柴立民
  • 10篇吕鑫霞
  • 10篇陈玉英
  • 7篇王蕾
  • 6篇李平萍
  • 6篇黄有文
  • 6篇刘文军
  • 5篇周天红
  • 5篇罗瑞贵
  • 4篇易杰
  • 3篇程艳玲
  • 3篇褚娜利

传媒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医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血红蛋白H病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血红蛋白H(hemoglobin H,HbH)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25例HbH病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红细胞(red bloodcell,RBC)计数、HbH含量及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的动态变化及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的基因类型,比较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液参数的变化及疗效。结果:25例患者自服药第1个月起至疗程(3个月)结束,血液参数Hb、RBC、Ret水平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后,12例基因缺失型患者Hb、RBC、Ret明显提高(P<0.05,P<0.01),13例基因非缺失型患者Hb、Ret明显提高(P<0.05,P<0.01)。25例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中药对基因缺失型和非缺失型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明显提高患者Hb、RBC、Ret水平,尤其以基因缺失型患者为佳。
王文娟吴志奎张新华刘咏梅方素萍王荣新张冲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
关键词:补肾填精益气生血Α-地中海贫血
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患者58例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的临床后效应。方法纳入58例地贫患者对其进行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观察及不同相关因素对疗效维持时间的影响。结果58例患者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一般为3~6个月,平均疗效维持时间约为4个月,并且疗效维持时间不受性别、临床分型、基因型以及地贫类型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补肾益髓法治疗地贫不仅能够在治疗期间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停药后仍能继续维持该疗效4个月左右,说明该法治疗地贫具有良好的临床后效应。
王文娟吴志奎张新华王荣新刘咏梅方素萍张冲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
关键词:补肾益髓法地中海贫血治疗后随访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探讨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参考国内近10年有关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药文献,结合临床制定了《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在广西对112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调查。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爪甲色淡,倦怠乏力,心悸,自汗,易于感冒,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薄或白,脉象细或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中医证型为精血亏虚、肝肾阴虚证。此外,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切脾与否、不同诊断类型对地中海贫血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地中海贫血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文娟刘文军吴志奎张新华刘咏梅王荣新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张冲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中间型中医证候
补肾益髓法治疗血红蛋白H病237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益髓生血颗粒(Yisui Shengxue granule,YSSXG)治疗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89-2013年1月,采用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共237例,其中缺失型HbH病62例,非缺失型HbH病175例,疗程3个月,动态检测23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血红蛋白(ri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水平的变化,并对其中206例HbH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进行中医症候量化评分,观察益髓生血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HbH病患者自服药第1一第3个月,血液指标Hb、RBC与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1)。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HbH病患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量化评分与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37例HbH病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26%;其中缺失型HbH患者有效率为72.00%;非缺失型患者的有效率为80.65%。两种型别的HbH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疗效显著,提高HbH病患者Hb、RBC水平,同时能改善HbH病患者的中医症候。血液指标水平的提高和中医症状改善相一致。
褚娜利张新华吴志奎王荣新王文娟王蕾方素萍程艳玲柴立民张冲刘莉刘咏梅李敏尹晓林黄有文李平萍黄洁
关键词:HBH病益髓生血颗粒中医症候血液指标
基于“肾”脏象理论 从肾论治治疗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基于"肾"脏象理论,从肾论治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的证治规律和客观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地中海贫血(α-,β-型),疗程3个月。结果:对同一中医证侯(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的两种地贫(α-,β-型)患者,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均取得肯定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与血液指标的提高相一致。研究提出了地中海贫血中医核心病机的假说,验证了它的客观性,并初步揭示了疗效特点和作用环节。结论:基于"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用补肾填精益髓法从肾论治,辩证治疗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高发区临床实践和疗效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的客观性。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志奎方素萍张新华刘咏梅王蕾易杰王文娟李敏柴立民王荣新张冲陈玉英吕鑫霞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核心病机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60例患者临床观察,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变化和肝、脾B超。结果: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第3个月结束,各项血液学参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肿大缓解(P<0.0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观察与血液参数提高一致(P<0.01);未见副作用。安慰剂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及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肝脾肿大未见缓解(P>0.05)。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吴志奎刘咏梅张新华刘文军李敏王荣新柴立民王文娟张冲黄有文陈玉英吕鑫霞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中医
中医肾生髓理论在抗衰老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肾藏精生髓理论在中医延缓衰老研究终的应用。方法采用多种动物模型[辐射损伤模型、溶血性血虚模型、马利兰诱发骨髓造血障碍模型、阉割公鸡模型、去势大鼠、老龄大鼠、半乳糖致衰老大(小)鼠、O3促老化小鼠、老龄金黄地鼠、老龄鹌鹑、五龄家蚕等],探讨补肾生血药延缓衰老机制,并运用补肾生血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结果运用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延缓衰老研究及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研究中均获得明显效果。研究揭示了中医肾藏精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结论中医肾藏精生髓理论是延缓衰老研究和中药治疗单基因遗传病(β-地中海贫血)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吴志奎王蕾方素萍刘咏梅王文娟陈玉英李敏柴立民张冲吕鑫霞李成军姜葆华陈智松陈智松
关键词:肾生髓衰老
基于“肾生髓、髓生血”理论治疗地中海贫血被引量:18
2014年
地中海贫血是因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珠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根据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广西高发区,用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600余例,取得了肯定疗效。论文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了近3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和中医核心病机假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有效治法。依托多项国家基金,从整体效应、基因突变与疗效关系、骨髓有效造血、红细胞结构与功能、调控珠蛋白mRNA表达等不同层面,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特点和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使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研究结果将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藏精"及"与肾相关"疾病的内在关系。从"肾"论治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为阐释"肾藏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吴志奎张新华方素萍王文娟王蕾李敏王荣新刘咏梅柴立民张冲刘莉程艳玲褚娜利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核心病机益髓生血颗粒
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及其父母中医证候家系调查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候与遗传背景的关系。方法:调查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78例)及其父母(120例)的中医证候类型,检测各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类型。根据基因突变型对各家系的遗传特点进行归类,分别分析不同家系类型的子代与亲代在中医证候出现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根据各家系的遗传特点可将所调查的全部73个家系归为两类。家系类型1的遗传特点是亲代中一人的基因型正常,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中另一人完全相同,均为杂合子。在这22个家系中,杂合子子代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有6项:自汗、口干咽燥、面色淡白或萎黄、潮热盗汗、倦怠乏力、爪甲色淡;杂合子亲代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有5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耳鸣、口干咽燥;正常亲代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有3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自汗。杂合子子代中医证候积分高于杂合子亲代及正常亲代,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系类型2的遗传特点是亲代均为杂合子,子代为亲代基因突变型的双重组合。在这51个家系中,子代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有9项:面色淡白或萎黄、自汗、口干咽燥、爪甲色淡、潮热盗汗、倦怠乏力、易感冒、手足心热、身目发黄;亲代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体征有3项: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目眩;子代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亲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次所调查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家系中,其子代(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表现)以阴血亏虚为主,而亲代的中医证候则偏重于肾虚。子代与亲代在中医证候(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可能与基因突变型以及一些遗传修饰成分等都有关。
王文娟吴志奎张新华刘文军刘咏梅方素萍王荣新张冲李平萍罗瑞贵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证候遗传学
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197例生存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调查经补肾益髓法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生存情况。方法对197例治疗病例通过电话随访进行患者生存情况调查。结果197例患者总存活率为87.3%,其中重型患者存活率65.71%,中间型患者存活率99.2%,α-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100%,β-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85.0%。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的158例患者中,纯合子患者存活率为63.16%,双重杂合子患者存活率为89.16%,杂合子患者存活率为100%。对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重型<中间型,纯合子<双重杂合子<杂合子;对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纯合子<双重杂合子;对于纯合子患者和双重杂合子患者,存活率均重型<中间型。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存活率与其地中海贫血类型、临床分型、基因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受临床分型和基因类型影响最大。
王文娟吴志奎张新华王荣新刘咏梅方素萍张冲周天红李平萍罗瑞贵
关键词:补肾益髓法地中海贫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