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波

作品数:131 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细胞
  • 45篇B7-H3
  • 22篇生物学
  • 19篇免疫
  • 18篇分子
  • 17篇肿瘤
  • 15篇信号
  • 13篇T细胞
  • 12篇基因
  • 11篇单克隆
  • 11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抗体
  • 11篇克隆
  • 11篇肺癌
  • 10篇血清
  • 10篇转染
  • 10篇癌患者
  • 9篇蛋白
  • 9篇基因转染
  • 7篇信号分子

机构

  • 129篇苏州大学
  • 8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常熟市第二人...
  • 4篇苏州市中心血...
  • 3篇滨州医学院
  • 3篇苏州卫生职业...
  • 3篇唐山市人民医...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2篇苏州永鼎医院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2篇昆山市第二人...
  • 2篇南通市妇幼保...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1篇张光波
  • 56篇张学光
  • 18篇陈卫昌
  • 14篇陈永井
  • 12篇侯建全
  • 9篇朱一蓓
  • 9篇史进方
  • 8篇汪家敏
  • 8篇傅丰庆
  • 8篇周迎会
  • 7篇孙静
  • 7篇高楠
  • 7篇魏雪栋
  • 6篇顾国浩
  • 6篇胡玉敏
  • 6篇於葛华
  • 6篇黄海涛
  • 5篇蒋敏
  • 5篇李月芹
  • 5篇戴娟

传媒

  • 13篇现代免疫学
  • 11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中国血液流变...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免疫学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免疫学会...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周有氧耐力运动对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诱导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4周负重游泳运动前、后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水平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1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有氧耐力运动对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10和TGF-β的影响。方法:KM种雄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和运动组(50只)。运动各组分别按运动方案进行45min的负重(5%体重)游泳运动每天1次,每周6次。分别于实验前、每周末次运动后24h,处死小鼠,摘取脾脏和胸腺、采集血样。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CD4+CD25+Treg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10和TGF-β含量。结果:在4周负重游泳运动过程中,运动组小鼠脾指数在第1周末增加并在随后2、3、4周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胸腺指数表现为逐周减少。运动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的表达率表现为逐周增高,运动3周组、4周组高于运动0周组和对照组(P<0.05)。运动2周组和3周组血清IL-2水平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3周组和4周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周有氧耐力游泳运动可延缓小鼠脾脏生长,加快胸腺萎缩,进而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功能。4周有氧耐力游泳运动可诱导小鼠T细胞活化,脾脏CD4+CD25+Treg表达水平提高,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升高,诱导免疫偏移。
王杰龙陈军吴明方张光波陈礼文赵建萍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白介素-2白介素-10有氧耐力运动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PD-L1~+CD14~+HLA~-DR~(-/low)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及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大量研究提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抑制机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小鼠MDSCs的定义为GR-1~...
黄海涛张光波李广斌马海涛张学光
关键词:PD-L1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中CD3阳性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88例结直肠癌患者、74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以及6对组织标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3阳性T细胞表面PD-1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小鼠源性CT26结肠腺癌细胞株皮下种植构建结直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后5、8、11、14、17、20 d小鼠脾脏和移植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志愿者[(29.25±9.37)%比(19.3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5,P〈0.01),且在肿瘤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较高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PD-1阳性表达率的上调更明显。结直肠癌组织中PD-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2.38±12.28)%比(24.7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1)。荷瘤8~20 d,脾脏来源的PD-1阳性表达率由(52.83±6.17)%上调至(77.30±6.84)%,移植瘤来源的PD-1阳性表达率由(60.43±2.77)%上调至(90.47±4.31)%。结论成熟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存在相关性,其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吴佳茗陈卫昌张光波李锐陶丽华刘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D3流式细胞术
一株特异性识别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研制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4IgB7-H3分子的表达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以高表达人4IgB7-H3的293T细胞为免疫原,常规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和筛选。L929/4IgB7-H3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L929/2IgB7-H3为抗体筛选阴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亚克隆化,获得l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9C3。经位点竞争实验对该抗体抗原表位的识别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继而利用该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IgB7-H3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蛋白水平上4IgB7-H3非常有限地表达在一些肿瘤细胞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上调性表达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2IgB7-H3分子广泛地表达在各种肿瘤细胞株、持续性表达在单核细胞和分化不同阶段的DC。这与先前研究所揭示的4IgB7-H3在mRNA水平的表达远高于2IgB7-H3不相一致,提示2IgB7-H3分子可能是B7-H3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形式。鉴此,4IgB7-H3单克隆抗体9C3的成功获得为进一步分析人B7-H3两种剪切体的表达特性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何娜周迎会张光波陈永井王雪峰邱天宇顾文超崔浩杰张学光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XIAP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复发有密切关联,就XIAP的分子结构、抗凋亡机制及其在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凯魏雪栋张光波侯建全袁和兴
关键词:XIAP凋亡机制尿细胞学早期复发晚期膀胱癌浸润性膀胱癌
一株鼠抗人DC-SIGN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DC-SIGN分子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研制鼠抗人DC-SIGN mAb,利用所获得的mAb对DC-SIGN的表达谱进行分析。以人DC-SIGN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DC-SIGN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经免疫荧光标记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DC-SIGN分子的特异性识别;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实验分析了该mAb的亚型及抗原识别位点;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DC-SIG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该mAb能特异性识别人DC-SIGN分子;该抗体的亚型为IgG1,其与商品化抗体E021819识别不同的抗原位点;DC-SIGN分子特异性高表达于Mo-DC,是Mo-DC的标记分子。
朱守兵王泳汪家敏张世杰张光波张学光
关键词:DC-SIGN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树突状细胞
CD133和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检测CD133和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及B7-H4在NSCLC患者胸水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NSCLC手术标本、25例癌旁组织及24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3及B7-H4的表达。结果 CD133和B7-H4在NSCLC胸水中均见表达。肺癌组织CD133表达率49.51%(51/103),B7-H4表达率66.99%(69/103),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P<0.01)。CD13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并且与B7-H4表达相关(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CD133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结论 CD133与B7-H4在NSCLC中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肿瘤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过程;CD133可能是NSCLC患者独立的风险因子。
徐跃华汪家敏张光波胡华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133B7-H4
1,25二羟维生素D3在治疗实验性结肠炎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在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免疫作用.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1,25(OH)2D3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7d,进行结肠炎造模.于造模第1、3、5及7天分别予干预组小鼠低、中、高剂量1,25 (OH)2D3 (50、100、200 ng/只)腹腔内注射,对照和模型组予腹腔注射溶药载体无菌大豆油.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第8天处死所有小鼠.应用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小鼠结肠、脾脏中的IFN-γ、IL-17、IL-2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LSD-t(方差齐)或Tamhane(方差不齐)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和结肠HPS明显增高(0.33±0.52比7.33±1.03,0.17±0.41比12.00±0.63);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1,25(OH)2D3干预组DAI和结肠HP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2.83±0.40、2.83±0.75、2.33±0.52和10.83±0.98、7.50±0.84、6.67±0.52,LSD-t=0.39、0.41,P均<0.01).模型组IFN-γ、IL-17和IL-2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IFN-γ、IL-17和IL-2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mRNA:LSD-t=0.12、0.13、0.09;蛋白:F=20.61、22.46、4.80,P均<0.01).结论 1,25(OH)2D3可能直接作用于T细胞表型,下调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17和IL-21,从而发挥干预作用.
李月芹张光波高楠奚沁华戴娟陈卫昌
关键词:骨化三醇结肠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类
肺癌患者外周血CD_4^+CD_(25)^+CD_(127)-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CD4+CD2+5CD127-Treg)细胞及相关免疫细胞水平和血浆IL-10、IFN-γ水平,探讨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4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细胞及相关免疫细胞水平和血浆IL-10、IFN-γ水平。结果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者比较,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及CD4+CD28-T细胞水平升高,CD4+、CD8+CD2+8-T细胞、CD5+6NK细胞水平及CD4+/CD8+值降低,血浆IL-10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与血浆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浆IFN-γ水平呈负相关。CD4+CD2+5CD127-Treg细胞、CD4+CD28-T细胞、CD5+6NK细胞水平及血浆IL-10、IFN-γ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CD4+CD2+5CD127-Treg细胞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秦艳青陶敏朱一蓓张光波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MG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HC)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模型B7-H3(mB7-H3)的表达,ELISA法检测MG和HC血浆中可溶性B7-H3(sB7-H3)的含量。结果: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mB7-H3低水平表达,与HC无差异;MG患者外周血sB7-H3浓度为(2.166±0.958)ng/mL,显著低于HC(3.379±0.768)ng/mL;全身型MG(GMG)sB7-H3的浓度为(1.664±0.699)ng/mL,低于眼肌型MG(OMG)(2.396±0.985)ng/mL;并发胸腺异常的MG sB7-H3浓度为(1.593±0.441)ng/mL,低于胸腺正常MG(2.364±1.014)ng/mL;MGsB7-H3含量与QMGS评分呈负相关(r=-0.4189,P=0.012);免疫细胞mB7-H3与血浆sB7-H3无相关性。结论:MG患者sB7-H3表达下调,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不同病理类型MG患者体内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该分子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进程。
蒋觉安薛群刘翠平高犁张光波陈永井张学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B7-H3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调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