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慈惠

作品数:2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英语
  • 5篇教学
  • 4篇英汉
  • 4篇语境
  • 3篇对话性
  • 3篇语言
  • 3篇文化
  • 2篇议论
  • 2篇议论文
  • 2篇英语教学
  • 2篇映现
  • 2篇语法
  • 2篇语义
  • 2篇知法
  • 2篇认知法
  • 2篇述论
  • 2篇外语
  • 2篇文化意识
  • 2篇衔接
  • 2篇跨文化

机构

  • 2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23篇廖慈惠
  • 3篇李向奇
  • 1篇周慧光

传媒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作家
  • 1篇中国酿造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广东水利电力...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浙江纺织服装...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一年级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03年
由高中进入高职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了变化,并且由于在英语教学方法上与高中阶段存在差异,致使他们难以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为了使两阶段教学顺利衔接,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调动其潜在学习动力,并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采用“认知法”组织课堂教学。
廖慈惠
关键词:心理特点教学特点衔接学习动力认知法
反思性外语教学研究述论
2009年
反思性外语教学是反思性教学一般理论与外语教学特点的结合。西方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具体过程和外语教师教育反思模式的描述,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等的探讨,以及我国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引介与研究,均有力地推动了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目前,我国专业研究者和教师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研究出现了与具体教学情境相结合、逐步重视教学实践的研究趋势,但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完整的体系尚未建立。
廖慈惠李向奇
关键词:教师发展述论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英汉句法上的映现被引量:10
2004年
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其语言的句法上明显地反映出来.本文针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英汉句法上的映现初步讨论了三个问题:1. 汉民族整体性、西方民族分析性的思维方式分别形成了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句式;2. 西方民族重客体意识、汉民族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被动句在英语中的使用远多于在汉语中的使用,也引起了英语构句形式上的头轻脚重和汉语的头重脚轻;3. 英语突出未知信息、汉语注重已知信息的句法特点反映出西方人求异、开放和汉民族求同、收敛的不同思维方式.
廖慈惠
关键词:思维差异英语句法汉语句法
跨文化意识构建刍议被引量:6
2003年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因素的敏感性。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的概念;论述构建跨文化意识的目标、任务和教学交际文化及知识文化对构建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初步阐述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知识文化因素对构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实例分析后指出,我国跨文化意识构建的研究和教学亟待加强。最后,文章就构建跨文化意识提出了尝试性的做法。
廖慈惠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文化
颠覆传统宗教伦理的对话——试析《欧梯佛洛》映现的苏格拉底伦理观
2009年
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显著特点,是以理性分析寻求事物的原因,以达到寻求事物的目的。在柏拉图的《欧梯佛洛》中,欧梯佛洛俨然是传统宗教伦理的代言人,而苏格拉底以"自知自己无知"出场,巧妙地运用"助产术"与欧梯佛洛谈论虔敬、天理和正义。在反讽、归纳、诱导和定义的过程中,苏格拉底分三层逐次阐明了自己的伦理观:神的好恶,不构成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宗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并存于一般伦理之中;神是一种精神存在。至此,苏格拉底的精神宗教伦理观,根本性地颠覆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清除了神与人之间、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之间沟通、融合的障碍。
廖慈惠
关键词:宗教伦理世俗伦理
论整体取向与个体观念在汉英语言中的投射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着重从字、词的构成、单复句的结构以及谚语的使用三个方面讨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投射。对比这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益于学习外语和对外教学。
廖慈惠
关键词:谚语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高职英语教学被引量:1
2003年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在涉外日常交际与业务交际中要做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就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本文对跨文化意识和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标、内容及有效途径进行初步的理论性探讨。
廖慈惠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交际能力教学方法
文化接触、语言接触与美国英语演变的类型和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文化接触、语言接触引发美国英语演变。外来词汇成分的大量借用与语言转用过程中,使用者将母语的音系和句法成分特征带入其目标语,形成美国英语演变的两大类型。而美国英语发生演变的机制主要包括语言移借和语言替代、语码交替和语码转换,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和双语人的第一语言习得。文章将美国英语演变的类型和触发机制置于文化接触、语言接触的大背景中作讨论,试图勾画出美国英语演变的轮廓。
廖慈惠李向奇
关键词:文化接触语言接触
语用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培养被引量:3
2003年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乃语用能力。缺乏语用能力正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失败的重要原因。外语学习者只有了解本族语者的价值观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礼貌原则等文化因素 ,根据语境因素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 ,才能确保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在大学层次英语课教学上 ,教师要从全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入手 ,灵活采用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言文化知识 。
廖慈惠周慧光
关键词:语用能力语境因素语用功能文化敏感性
英语语篇标记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语篇标记作为语义性连接纽带的有形衔接是连贯的外在形式,起着表明说话者或作者的态度、意图或倾向等的作用。文章主要论述语篇标记的类别、语法形式、语文特征及逻辑语文关系等内容。
廖慈惠
关键词:英语语篇标记语法形式语义特征衔接句子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