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库建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6篇关节
  • 5篇髋关节
  • 5篇内固定
  • 4篇骨水泥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3篇脱位
  • 3篇股骨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肿瘤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体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后路
  • 2篇骨材料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第四二...
  • 4篇解放军第42...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军区疾病...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9篇库建斌
  • 17篇郭新辉
  • 9篇蔡伟斌
  • 9篇杨俊
  • 6篇熊学华
  • 5篇范积平
  • 5篇曹阳
  • 5篇宋飞
  • 4篇田凌彦
  • 3篇陈大军
  • 3篇刘昕
  • 3篇吕扬阳
  • 3篇肖斌
  • 3篇肖斌
  • 3篇余斌
  • 3篇凌龙
  • 2篇刁喜财
  • 2篇张凯瑞
  • 2篇黄季萌
  • 2篇丁柱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第三届全军创...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灾害医学与救...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59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常置换术,并进行了平均4~5年的随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异位骨化评定采用Brooker分级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和Charnley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评定。结果:至最后一次随访,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改善最为明显,髋关节前屈达到(83.59±9.15)°,髋关节后伸达到(18.43±6.46)°,Harris评分(87.36±5.39)分,其中优23例,良12例,优良率为81.39%,置换后5髋(8.47%)发生异位骨化。其余病例无感染、假体松动、折断、脱位移位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库建斌郭新辉曹阳肖斌熊学华刘昕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强直性脊柱炎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的CT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双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连续5年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住院并行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患儿53例,分别于整复前,整复后24h内,整复后12、24、36及48个月时,行双源16层螺旋CT髋臼轴位平扫及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面积进行重建和测量。结果①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②随访4年内,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第1年内增加面积最大,第4年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①16层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两者之间的立体位置关系,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与股骨头位置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②三维重建后测量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其测量值高于治疗前;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在第1年内变化最明显,是髋臼发育塑性的关键时期,4年内逐渐恢复正常。
库建斌郭新辉刁喜财刘昕
关键词:股骨头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0.83%(17/24);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47%(34/38),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首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库建斌郭新辉曹阳刁喜财肖斌熊学华刘昕
关键词: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盆骨折
Ottawa足踝损伤鉴别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Ottawa Ankle Rules(OAR)对判断足踝损伤是否存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足踝损伤行OAR判断并行X线片检查,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OAR对足踝损伤导致骨折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45.11%,阳性预测值为26.26%,准确率为54.09%。应用OAR可以减少38%不必要的X线片检查。结论OAR简单易行,鉴别诊断足踝部骨折的敏感性极高,可以显著减少不必要的X线片检查。
肖斌蔡伟斌郭新辉曹阳库建斌
关键词:骨折
牛磺酸对反复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反复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对照组、牛磺酸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和力竭对照组大鼠每天按0.8mL/kg灌喂生理盐水1次;牛磺酸组大鼠每天用200mg/L牛磺酸按200mg/kg灌喂1次。力竭对照组和牛磺酸组大鼠运动前先连续灌喂15d,力竭运动期间(30d)每天继续灌喂。安静对照组大鼠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运动,只灌喂生理盐水,灌喂时间与力竭对照组和牛磺酸组一样,共45d。运动后,处死大鼠,切取股四头肌,并对大鼠体质量及股四头肌湿重进行比较;行透射电镜观察,着重观察股四头肌线粒体形态。结果力竭对照组体质量、股四头肌湿重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牛磺酸组,力竭对照组大鼠骨骼肌肌丝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性,牛磺酸组大部分骨骼肌超微结构图接近正常。结论口服牛磺酸对反复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它减少反复力竭收缩骨骼肌的坏死丢失。
库建斌余斌覃承诃罗吉伟
关键词:线粒体超微结构牛磺酸力竭运动
伴糖尿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围手术期治疗要点。方法 对自2001年1月到200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和...
郭新辉曹阳杨俊库建斌丁柱肖斌秦晓平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28周,平均17周。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评分:优2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固,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肖斌廖凡琼库建斌王建华
关键词:肱骨骨折
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到2013年收治的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患者67例。髋臼骨折类型包括双柱骨折、T型骨折、前柱合并后壁骨折等。术前均采用大重量股骨...
郭新辉蔡伟斌曹阳胡晓林杨俊库建斌丁柱肖斌熊学华秦晓平许啸
文献传递
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训练中伤员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训练致踝关节损伤伤员196例,均为男性。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制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训练损伤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频次、原因等方面的内容。结果结果:本次调查196例伤员,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其中一次性损伤163例(83.2%),二次损伤(二次损伤指在不良方法搬运或保护不当条件下,再次造成损伤)33例(16.8%)。踝关节韧带损伤153例(78.1%),踝关节骨折43例(21.9%)损伤部位:单踝关节122例(62.2%)、双踝关节74例(37.8%)。损伤程度:踝关节不完全骨折57例(29.1%)、完全骨折69例(35.2%),踝关节韧带不完全损伤48例(24.5%)、韧带完全离断伤22例(11.2%)。结论结论:对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有更加系统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指导该致伤要素的军事医学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吕扬阳范积平郭新辉蔡伟斌宋飞王莉凌龙秦文库建斌田凌彦范素珍杨俊
关键词:军事训练踝关节损伤病因
后路360°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置入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48例被引量:1
2008年
回顾性分析2006-02/2007-10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骨及后外侧植骨360°融合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48例,其中单节段融合30例,二节段融合10例,三节段融合8例。置入前、置入后3d及最终随访时常规摄腰椎正、侧、双斜位片及过伸过屈侧位X射线平片;并分别测量滑移率、滑移复位率和植骨融合率;根据下腰痛JOA评分标准计算其恢复率。全部患者均获随访,结果显示恢复率为71.2%,滑移复位率为91%,植骨融合率为100%。X射线平片示滑移椎均全部复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局部炎症反应、排异反应等宿主反应,腰椎融合后,腰部伸屈功能部分受限。提示后路椎间360°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有效提高滑脱椎体复位及融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熊学华朱守荣郭新辉曹阳肖斌库建斌
关键词:腰椎椎体滑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