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旭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明袁琎“被掳”像的形成与中日朝交涉被引量:2
- 2019年
- 嘉靖二年,日本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分别派遣使团赴明朝贡,抵达浙江宁波后,双方因勘合真伪问题引发武力冲突,伤及明朝军民,史称"宁波争贡事件"。嘉靖皇帝对此事的处理态度明显前后不一,这种变化的产生,应与关于明朝指挥袁琎"为贼向导"的"隐情"有着某些内在关联性。相较于"被掳",前者更有损于天朝威严与东亚区域秩序的稳定,这也成为后来东亚诸国交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件发生后,明朝虽然表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但并未断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往来;日本方面也积极寻求途径,希望消除误会;而朝鲜对事件"隐情"的刻意回避,则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各方的利益斗争与妥协中,所谓"为贼向导"的言说逐渐被淡化,最终完成袁琎"被掳"形象的塑造,并成为东亚区域各国共有的一种主流描述。可以说,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各方都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对传统东亚区域秩序体系的修复与维护,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秩序体系"事大字小"的伦理关系及其历史合理性。
- 刘晓东年旭
- 关键词:嘉靖
- 洪武朝东宫官属的嬗替与外廷政治被引量:3
- 2012年
- 洪武朝外廷政治的演变,与"国本"问题有着莫大关联。东宫官属的嬗替,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洪武朝诸大案依次衍生的内在逻辑性。初期东宫官属的设立与勋臣兼职,虽有效平衡了政局,却造成了浙东派势盛的隐患,这也成为朱元璋首先从浙东派入手清除外廷政治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洪武十年,东宫官属的调整与太子的正式预政,揭开了朱元璋谋划已久的"废相收权"斗争的序幕。洪武二十三年前后,从"詹事院"到"詹事府"的转化,则是朱元璋针对太子死后新的政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稳定"国本"的重要举措,并与蓝玉党案相表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东宫官属体制。
- 刘晓东年旭
- 关键词:洪武国本
- 《云门一曲》中赵秩遣使内容再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根据日本学者考证,洪武三年遣日使节赵秩很可能并未如《实录》记述般在洪武四年回国,而是长期滞留日本至洪武七年,方与洪武四年遣日使者祖阐、克勤共同归国。但通过对《云门一曲》等史料的重新考订,却发现诸多与现今通说不符之处,赵秩很有可能曾于洪武三年、四年两度被遣使日本,其第二次遣使目的或为诏谕日本北方的毛人,因为室町幕府所阻止,不得已方与祖阐、克勤一同回国。
- 年旭
- 关键词:洪武
- 南明情报的日本传播及其东亚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明清交替之际传入日本的南明情报中,弘光、隆武政权以前的情报较为正确,鲁监国、永历政权情报传入后,郑彩与郑成功、鲁监国与永历则被混同,进而引起了近世前期日本南明认知的混乱,并似乎直至18世纪前期才被逐渐厘清。另一方面,弘光政权覆灭情报传入后,日本曾下令禁止被视作清人的南京船贸易,而试图从琉球、荷兰弥补南京船贸易禁止可能导致的生丝紧缺。南京商人则准备将贸易地改为台湾,东亚贸易体制面临新的转向可能。隆武政权情报传入后,日本曾一度考虑彻底禁止中日贸易而完全由荷兰供应贸易品,至知晓荷兰无法完全取代中国的贸易品输入后方不得不解除禁令,近世的清日贸易也自此正式展开。
- 年旭
- 关键词:情报
- 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被引量:6
- 2016年
- 目前研究多将明太祖对日交涉核心目的归结为禁倭,但以洪武初年对外诏书的对比来看,禁倭很可能只是次要目的,申交方是明太祖对日交涉的核心目的。明太祖试图通过万国来朝局面的营造,进一步彰显自身较元朝更为有效的政权正统性与合法性。在这一层面上,被塑造成为维护中华正统而不向元朝朝贡的日本,其象征意义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明实录》洪武四年日本国王入贡条目中,对赵秩与日本国王对话的记述,某种程度上或是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刻意夸张。围绕"禁倭"与"申交"而展开的洪武初叶的对日交涉,也是洪武君臣践行以"王道政治"为基础的新型东亚区域秩序的一个微观侧面。
- 刘晓东年旭
- 关键词:明太祖倭寇洪武朝贡
- 洪武朝明·日交涉史研究
- 目前研究多将洪武朝明·日关系史的核心定位为倭寇问题,进而以禁倭为中心解读洪武朝明·日交涉史。但如若结合中·日史料,并将洪武朝对日诏书置于同时期与诸国诏书对比中,即可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朱元璋最初对日遣使的核心目的应是要...
- 年旭
- 关键词:倭寇洪武
- 文献传递
- 明清鼎革后日朝通信使笔谈中的“中华”观碰撞被引量:3
- 2021年
- 明清鼎革后,日本在对朝鲜人的笔谈中,早期借助崇明贬清,解构清的"中华上国"政治地位;后在"文化中华"论争中,打造"神国""东方君子国"等理念,继续"斥中"同时,也基于政治目的"抚朝",试图笼络朝鲜到日本的政治秩序内;并重构"神州"概念,提出"中华移易"说,进行"尊己自华"宣传。对此,朝鲜人基于"事大"之职,必须维护清的"中华上国"地位,但又不舍"思明"衷情;在"文化中华"论争中,既要抵制日本的政治"斥中",又想突出自身文化的"中华赓续",还要维系对日"邻好"。因而,在"孰是中华"论辩上,大多采取沉默对抗方式,以消解日本的政治文化企图,但也有少量为清朝文化的间接辩护。在相对摆脱文化束缚的"神州"论辩上,朝鲜方面从"地望中华"角度,依托"夷夏之防"理念,通过维护清的"中华神州"地位,有力回击日本的"自华"与"斥中"。双方"中华"观的碰撞中,可见日朝两国知识界"中华"观演变的复杂样态。
- 年旭
- 关键词:笔谈
- 选秀民间与联姻畎亩:洪武朝宫廷政治史之一面被引量:2
- 2014年
- 洪武朝早期,选秀民间与联姻畎亩含义并不等同。选秀民间最初所选女子虽也有后妃储备之意,但更主要是作为女官存在。其后女官与后妃职能分离,选秀民间便单纯是后妃预备而施行。不过,因洪武初确立的联姻勋旧政策的存在,选秀民间在洪武时期并不会被轻易施行,其每一次实施都与内外廷政治发展密切相连。从选秀民间与联姻畎亩二者含义的融合过程,可窥视出洪武朝宫廷政治史发展的整体线索。
- 刘晓东年旭
- 关键词:洪武宫廷政治